三轮车用轮胎套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69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轮车用轮胎套组,是安装于在转弯时使轮胎倾斜而拐弯的类型的轮胎,特别是高速行进时的乘坐舒适性、操纵性和轻量性优异。三轮车用轮胎套组安装于以下三轮车:该三轮车由两个前轮一个后轮或者一个前轮两个后轮构成且具备在转弯时使轮胎倾斜的机构。安装于两轮侧的两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小于安装于一轮侧的一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并且两轮侧轮胎在胎面接地面部具有横穿轮胎赤道地延伸的横槽(1)。

Tyre set for tr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三轮车用轮胎套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轮车用轮胎套组(以下也简称为“轮胎套组”),详细地讲是涉及安装于三轮车的前部和后部来使用的三轮车用的轮胎套组,特别涉及高速行进用的自动三轮车用轮胎套组的改良。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作为三轮车,存在两个前轮一个后轮和一个前轮两个后轮这两种车辆。这样的三轮车中的转弯时使轮胎倾斜而拐弯的类型的车辆展示出与转弯时不使轮胎倾斜的类型的车辆不同的特有的车身行为。因此,关于所使用的轮胎,要求性能也不同。例如,对应用于后者的轮胎几乎不赋予外倾角,与此相对,对应用于前者的轮胎赋予外倾角,因此这些轮胎关于胎冠部的使用区域也不同。作为安装于三轮车的轮胎的现有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在安装于自动三轮车的后部的两个车轮的自动三轮车用轮胎中,在胎面设置在轮胎赤道的两侧沿着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纵槽,从而划分成夹在纵槽之间且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中央条形花纹和形成纵槽与胎面接地端之间的侧部,其中,由花纹块列构成侧部,该花纹块列是由一端与纵槽连通且另一端越过胎面接地端地延伸的横槽划分成的花纹块沿着轮胎周向排列而成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5506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讲,关于两轮车、三轮车,前轮(前轮胎)和后轮(后轮胎)均具有相同的轮辋直径或者轮胎直径。与此相对,若例如在两轮车中使前轮或者后轮中的任一者比另一者小径,则与前轮和后轮具有相同的轮辋直径的情况相比操纵性上升,但由于设为小径的一侧的刚度不足,因此在设为小径的一侧需要弥补不足的刚度。另一方面,在三轮车中,由于在前部或者后部中的任一处安装有两个轮,因此在三个轮使用相同直径的轮胎的情况下,在两轮侧,除了轮胎的刚度倍增之外,悬架的总弹簧常数与一轮侧相比也显著升高,因此两轮侧的刚度与一轮侧的刚度相比大幅度升高。因此,特别是在高速行进时,若路面有突起物,则在轧上时受到很大的振动,因此乘坐舒适性变差,另外,由于车身的陀螺效应(与旋转体的旋转半径、旋转速度、质量等相应地产生的姿势恢复力)增大,因此也存在操纵性变差这样的问题。为了降低该陀螺效应的影响,车身或者轮胎的轻量化变得重要。在这一点上,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涉及的是三轮车用轮胎中应用于在转弯时不使轮胎倾斜而拐弯的类型的车辆的轮胎,因此没有上述那样的由陀螺效应引起的操纵性变差的问题,另外,由于不应用于高速行进,因此可以说乘坐舒适性变差的问题也很小。因而,不能解决在转弯时使轮胎倾斜而拐弯的类型的三轮车中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转弯时使轮胎倾斜而拐弯的类型的三轮车的轮胎套组,特别是高速行进时的乘坐舒适性、操纵性和轻量性优异的三轮车用轮胎套组。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专心研究的结果是,发现通过设为下述结构而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三轮车用轮胎套组,其安装于三轮车,所述三轮车由两个前轮一个后轮或者一个前轮两个后轮构成且具备在转弯时使轮胎倾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于两轮侧的两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小于安装于一轮侧的一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并且该两轮侧轮胎在胎面接地面部具有横穿轮胎赤道地延伸的横槽。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两轮侧轮胎的胎面接地面部的槽面积比率x处于5%~30%的范围,并且所述横槽的倾斜角度相对于轮胎周向处于40°~90°的范围。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两轮侧轮胎是子午线轮胎。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两轮侧轮胎的胎面接地面部的槽面积比率x与所述一轮侧轮胎的胎面接地面部的槽面积比率y的比x/y大于1,更优选为1.1~2.5。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只要没有特别否定,则轮胎的各尺寸是将轮胎组装于由在生产、使用轮胎的地域有效的工业标准规定的轮辋并在填充了在所述工业标准中规定的内压的无负荷状态下测量的值。此外,上述工业标准例如在日本是指JATMA(日本汽车轮胎协会)YEARBOOK,在欧洲是指ETRTO(欧洲轮胎轮辋技术组织)标准手册,在美国是指TRA(轮胎与轮辋协会)YEARBOOK。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安装于具备在转弯时使轮胎倾斜地拐弯的类型的三轮车的轮胎,特别是高速行进时的乘坐舒适性、操纵性以及轻量性优异的三轮车用轮胎套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三轮车用轮胎套组中的两轮侧轮胎的胎面花纹的一例的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三轮车用轮胎套组是安装于三轮车的前轮和后轮的轮胎套组,所述三轮车由两个前轮一个后轮或者一个前轮两个后轮构成,且具备在转弯时使轮胎倾斜的机构。在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套组中,安装于两轮侧的两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形成为小于安装于一轮侧的一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通过使两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小于一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从而能够获得通过小径化实现的操纵性的提高效果,并且还能够获得有效地降低在相同直径的情况下两轮侧与一轮侧相比大幅度升高的刚度的效果,作为结果,特别能够提高高速行进时例如时速180km/hr以上进而时速240km/hr左右的高速行进时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此外,通过对于两轮侧轮胎的两个轮均减小轮胎直径,从而作为三轮车整体还能谋求轻量化,因此也能够抑制由于陀螺效应而对操纵性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本专利技术中,虽然只要两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形成为小于一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就能够获得专利技术的效果,但若两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过大,则由小径化产生的效果变小,若两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过小,则操纵变得过于敏感,稳定性变差。因此,特别优选的是,两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Rb与一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Rm的比例Rb/Rm满足0.8≤Rb/Rm≤0.9,更优选的是满足0.84≤Rb/Rm≤0.86。在此,与通过将一个轮变为两个轮而产生的刚度的增大量相比,通过减小轮胎直径而能够降低的两轮侧的刚度存在极限。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进一步降低两轮侧的刚度,而使两轮侧轮胎在胎面接地面部具有横穿轮胎赤道地延伸的横槽。另外,在两轮车用轮胎的情况下,若减小一个轮胎的轮胎直径,则单纯是小径侧的轮胎刚度不足,因此需要提高小径侧的轮胎刚度,但在本专利技术这样的三轮车用轮胎的情况下,即使减小两轮侧的轮胎直径,与一轮侧相比两轮侧的刚度也仍然过高,因此需要进一步降低小径侧的轮胎刚度。即,可以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用来解决在两轮车用轮胎中不会产生的三轮车用轮胎特有的问题。在图1中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三轮车用轮胎套组中的两轮侧轮胎的胎面花纹的一例的展开图。另外,图中的箭头表示旋转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在两轮侧轮胎10的胎面接地面部设置横穿轮胎赤道CL地延伸的横槽1,从而能够降低弹簧常数,而降低轮胎直行方向的刚度,能够进一步降低两轮侧的刚度,因此作为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操纵性。因而,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安装于在转弯时使轮胎倾斜而拐弯的类型的三轮车的轮胎套组,特别是高速行进时的乘坐舒适性、由轻量化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轮车用轮胎套组,其安装于三轮车,所述三轮车由两个前轮一个后轮或者一个前轮两个后轮构成且具备在转弯时使轮胎倾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n安装于两轮侧的两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小于安装于一轮侧的一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并且该两轮侧轮胎在胎面接地面部具有横穿轮胎赤道地延伸的横槽。/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18 JP 2017-0990031.一种三轮车用轮胎套组,其安装于三轮车,所述三轮车由两个前轮一个后轮或者一个前轮两个后轮构成且具备在转弯时使轮胎倾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
安装于两轮侧的两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小于安装于一轮侧的一轮侧轮胎的轮胎直径,并且该两轮侧轮胎在胎面接地面部具有横穿轮胎赤道地延伸的横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用轮胎套组,其中,
所述两轮侧轮胎的胎面接地面部的槽面积比率x处于5%~30%的范围,并且所述横槽的倾斜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松直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