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净化及消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4098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处理净化及消毒方法,通过加入一定质量比例的二氧化氯和氯化物,并控制消毒处理时间和净化处理时间,使处理后的水中副产物亚氯酸盐和氯酸盐极少,远远低于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对消毒副产物含量的限值;经肉眼可见物评测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后的水体与纯净水进行比较,显示出清澈透明、无杂质的良好水质。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水中无“三致”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没有危害;方法步骤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具有工业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A method of water treatment, purification and disinf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净化及消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水处理净化及消毒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长,城市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污水中所含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也逐渐在增多,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目前中国有80%的地表水和60%以上的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采用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水处理工艺已经达不到规定的水质标准。目前在常规处理之前,会先进行预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水处理效果。现有技术常用的预处理方式有四种,第一种是采用氯气或次氯酸钠与活性炭对源水进行预处理,该种处理方式成本较低,但是,氯气、次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会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卤代反应生成很难去除的致癌、致畸、致突的“三致”物质,如三氯甲烷、卤乙酸、亚硝胺等;第二种是采用臭氧及活性炭对源水进行预处理,臭氧处理效果好,但设备投资及使用成本极高;第三种是增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该种处理方式能有效提升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但处理后水中金属铝易超标,不利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第四种是使用聚合氯化铁或三氯化铁作为混凝剂,铁元素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影响小,使用成本较低,但由于聚合氯化铁或三氯化铁的酸度较大,使处理后的水体pH值降低,且投加量难以控制,过少不能有效去除杂质,过多则处理后的水体就会变色,均不能达到国家标准。专利文件CN107746126A《一种源水的预处理方法》提供了一种采用二氧化氯、活性炭、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分阶段对源水进行预处理,并获得了较好的净化效果。但上述专利中仍存在亚氯酸盐或氯化亚铁等不能反应完全的问题,后续还需活性炭吸附多余的反应物,且对于使用后的活性炭,还需进一步通过过滤、沉降等方式去除后,再进行后续的常规水处理,增加了处理成本和处理工序;而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对人体皮肤、黏膜及呼吸道具有一定的刺激,且由于其可能夹杂不确定的污染物,也增加了后期回收处理工作的难度,不利于该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因此亟需一种安全高效、更为简便的水治理技术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处理净化及消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消毒处理:向待处理水体中投放二氧化氯,将其均匀分散到水体中,得到消毒处理的水体;步骤二、净化处理:向步骤一中所得消毒处理的水体中投放氯化物,充分混合反应后,即得处理后水体。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氧化氯投放的位置为水厂的取水泵进口、出口管道或消毒池。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氧化氯的投放量为1~4克/立方米。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氧化氯的投放量为1.5~3.5克/立方米。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消毒处理的时间为8~25min。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氯化物投放的位置为水厂源水管道或混凝反应池。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氯化物与二氧化氯的投放质量比为(4~10):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氯化物与二氧化氯的投放质量比为(5~9):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氯化物为氯化亚铁。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净化处理的时间为8~25min。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处理净化及消毒方法,通过加入一定质量比例的二氧化氯和氯化物,并控制消毒处理时间和净化处理时间,使处理后的水中副产物亚氯酸盐和氯酸盐极少,远远低于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对消毒副产物含量的限值;经肉眼可见物评测可知,本专利技术处理后的水体与纯净水进行比较,显示出清澈透明、无杂质的良好水质。且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净化消毒效果好,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杂质,处理后的水中无“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没有危害,使生活饮用水、生产用水、中水回用、污水达到使用或排放要求;本专利技术无需使用活性炭吸附多余的反应物,方法步骤简单,处理成本更低,无需后续的活性炭回收再生处理,设备投资减少50%,水处理成本降低30%以上,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并彻底解决了铁盐不能全部或部分替代铝盐的难题,为提高水质降低水处理成本找到了一个新方法,具有工业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的词语“优选的”、“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此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处理净化及消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消毒处理:向待处理水体中投放二氧化氯,将其均匀分散到水体中,得到消毒处理的水体;步骤二、净化处理:向步骤一中所得消毒处理的水体中投放氯化物,充分混合反应后,即得处理后水体。<消毒处理>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一、消毒处理的步骤为:向待处理水体中投放二氧化氯,将其均匀分散到水体中,得到消毒处理的水体。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氧化氯投放的位置为水厂的取水泵进口、出口管道或消毒池。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氧化氯和氯化物投放的位置均为水厂的取水泵进口管道。本专利技术所述水厂的取水泵位于水厂汲水水源处,将水源送至下一级处理装置中。(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在较宽的pH范围内高效、快速地杀死细菌,抑制病毒的活动,并且在消毒过程中,有机消毒副产物产生较少。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氧化氯的投放量为1~4克/立方米。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氧化氯的投放量为1.5~3.5克/立方米。在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氧化氯的投放量为2.5克/立方米。本申请中二氧化氯的投放量的单位“克/立方米”,指的是每立方米水体中加入的二氧化氯的质量(以克计量)。因二氧化氯不易储存等因素,大多数自来水厂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备。但是现场制备的大多都是二氧化氯和氯气组成的复合二氧化氯,在对水进行消毒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污染物——氯酸盐和亚氯酸盐;且二氧化氯的水溶液在受到温度和光照的影响时,也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氯酸盐和亚氯酸盐。国际肿瘤研究机构已证明氯酸盐和亚氯酸盐均会破坏人体血红细胞。氯酸盐会影响人体甲状腺吸收碘,造成甲状腺功能障碍,还可以造成肾脏损伤。亚氯酸盐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对婴儿大脑造成损伤,还会引起神经系统不灵敏和皮肤增生等问题。如何引入二氧化氯对待处理水体进行杀菌消毒的同时,又能除去其制备和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氯酸盐和亚氯酸盐,是专利技术人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研究探索发现,当向待处理水体中投放的二氧化氯的量为1.5~3.5克/立方米,尤其是2.5克/立方米时,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较好,且在消毒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净化及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消毒处理:向待处理水体中投放二氧化氯,将其均匀分散到水体中,得到消毒处理的水体;/n步骤二、净化处理:向步骤一中所得消毒处理的水体中投放氯化物,充分混合反应后,即得处理后水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净化及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消毒处理:向待处理水体中投放二氧化氯,将其均匀分散到水体中,得到消毒处理的水体;
步骤二、净化处理:向步骤一中所得消毒处理的水体中投放氯化物,充分混合反应后,即得处理后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净化及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氯投放的位置为水厂的取水泵进口、出口管道或消毒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净化及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氯的投放量为1~4克/立方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净化及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氯的投放量为1.5~3.5克/立方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超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齐力绿源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