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其包括:空气注入机构、空气处理机构、注气井、抽气井和抽气机构,污染土壤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注气井,注气井上设置多个通孔,通孔沿注气井的周向设置,空气注入机构密闭连接注气井,污染土壤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抽气井,抽气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抽气井,抽气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空气处理机构,污染土壤地表上栽种有至少一种植物,至少一种植物用于吸收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用有效的解决工期长,造价高的问题,还能达到提高土壤的自净能力,避免二次污染的效果。
A bioremediation system for polluted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了广泛关注。欧美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前,土壤治理方式主要为物理修复,通过填埋、刮土、复土等措施治理退化土地;70-80年代,土壤治理方式为物理修复,主要是土壤资源的稳定利用,相关基本环境的配套;90年代,土壤治理方式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但主要修复技术是土地复垦,选用抗性植物恢复土壤特性;21世纪以来,土壤修复技术为物理、化学、生物修复,修复技术主要采用植物、微生物、固化/稳定化、热脱附、淋洗、化学萃取等,主要植物修复为研发重点。我国土壤污染尤其是工业聚集区的土壤,逐渐呈现出多源、复合、量大、持久、毒害的现代环境污染特征,污染退化正从常量污染物转向持久性毒害污染物(比如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等)。目前的处理方法往往是挖除进行换填,不仅工期长、造价高,还会对周边的原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可以用有效的解决工期长,造价高的问题,还能达到提高土壤的自净能力,避免二次污染的效果。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其包括:空气注入机构、空气处理机构、注气井、抽气井和抽气机构,污染土壤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注气井,注气井上设置多个通孔,通孔沿注气井的周向设置,空气注入机构密闭连接注气井,污染土壤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抽气井,抽气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抽气井,抽气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空气处理机构,污染土壤地表上栽种有至少一种植物,至少一种植物用于吸收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进一步地,上述空气注入机构通过管道连接于注气井,且管道延伸至注气井的底部,管道位于地面段为密封管,管道位于注气井段上设置有通孔。进一步地,空气处理机构包括储存罐和过滤组件,储存罐连接于抽气机构,过滤组件固定安装在储存罐内。进一步地,上述过滤组件包括空气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空气过滤棉层位于活性炭层下方。进一步地,上述储存罐进气口处安装有气压测量计和阀门。进一步地,上述污染土壤区域还设置有若干个监测井,监测井内设置气体采样孔和微生物采样孔。进一步地,上述污染土壤上还设置有微生物营养液储存罐,微生物营养液储存罐连接于每个监测井。进一步地,上述注气井与抽气井内均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通过水管接入附近水体。进一步地,上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沉淀池和化学反应池。进一步地,上述空气注入机构和抽气机构均为风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主要设置了空气注入机构、空气处理机构、注气井、抽气井和抽气机构,污染土壤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注气井,注气井上设置多个通孔,通孔沿注气井的周向设置,空气注入机构密闭连接注气井,污染土壤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抽气井,抽气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抽气井,抽气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空气处理机构,污染土壤地表上栽种有至少一种植物,至少一种植物用于吸收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污染土壤区域打若干口注气井和抽气井,注气井和抽气井可以使空气在土壤中形成负压,这样可以快速排出土壤内的气体,同时注气井和抽气井的深度要比污染土壤的是深度深,可以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提高空气的流通速度,在污染土壤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监测井,可以及时了解土壤的修复情况,从而能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复,且向监测井内注入微生物营养液,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数量,从而达到提高土壤修复的速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的剖面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其主要设置了空气注入机构1、空气处理机构2、注气井3、抽气井4和抽气机构5,污染土壤6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注气井3,注气井3上设置多个通孔,通孔沿注气井的周向设置,空气注入机构1密闭连接注气井3,污染土壤6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抽气井4,抽气机构5的一端连接于抽气井3,抽气机构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空气处理机构2,污染土壤6地表上栽种有至少一种植物7,至少一种植物7用于吸收污染土壤6中的污染物。参见图1至图3,空气注入机构1通过管道11连接于注气井3,且管道11延伸至注气井3的底部,管道11位于地面段为密封管,管道11位于注气井3段上设置有通孔,储存罐21进气口处安装有气压测量计23和阀门24,污染土壤6上还设置有微生物营养液储存罐62,微生物营养液储存罐62连接于每个监测井61,空气注入机构1和抽气机构5均为风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主要设置了空气注入机构、空气处理机构、注气井、抽气井和抽气机构,污染土壤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注气井,注气井上设置多个通孔,通孔沿注气井的周向设置,空气注入机构密闭连接注气井,污染土壤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抽气井,抽气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抽气井,抽气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空气处理机构,污染土壤地表上栽种有至少一种植物,至少一种植物用于吸收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污染土壤区域打若干口注气井和抽气井,注气井和抽气井可以使空气在土壤中形成负压,这样可以快速排出土壤内的气体,同时注气井和抽气井的深度要比污染土壤的是深度深,可以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提高空气的流通速度,在污染土壤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监测井,可以及时了解土壤的修复情况,从而能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复,且向监测井内注入微生物营养液,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数量,从而达到提高土壤修复的速度。实施例二: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空气处理机构2包括储存罐21和过滤组件22,储存罐21连接于抽气机构5,过滤组件22固定安装在储存罐21内,过滤组件22包括空气过滤棉层221和活性炭层222,空气过滤棉层221位于活性炭层222下方。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气体或土壤中自身含有的气体达不到直接排放的标准,直接排放会造成二次污染,通过空气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可以对气体进行净化,在排放到空气中,从而达到提高修复质量的目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注入机构(1)、空气处理机构(2)、注气井(3)、抽气井(4)和抽气机构(5),污染土壤(6)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注气井(3),所述注气井(3)上设置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注气井的周向设置,所述空气注入机构(1)密闭连接所述注气井(3),所述污染土壤(6)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抽气井(4),所述抽气机构(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抽气井(3),所述抽气机构(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处理机构(2),所述污染土壤(6)地表上栽种有至少一种植物(7),所述至少一种植物(7)用于吸收所述污染土壤(6)中的污染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注入机构(1)、空气处理机构(2)、注气井(3)、抽气井(4)和抽气机构(5),污染土壤(6)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注气井(3),所述注气井(3)上设置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注气井的周向设置,所述空气注入机构(1)密闭连接所述注气井(3),所述污染土壤(6)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抽气井(4),所述抽气机构(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抽气井(3),所述抽气机构(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处理机构(2),所述污染土壤(6)地表上栽种有至少一种植物(7),所述至少一种植物(7)用于吸收所述污染土壤(6)中的污染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注入机构(1)通过管道(11)连接于所述注气井(3),且所述管道(11)延伸至所述注气井(3)的底部,所述管道(11)位于地面段为密封管,所述管道(11)位于所述注气井(3)段上设置有通孔(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机构(2)包括储存罐(21)和过滤组件(22),所述储存罐(21)连接于所述抽气机构(5),所述过滤组件(22)固定安装在所述储存罐(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立策,邹耀林,朱明锋,晏黎东,孙鑫,李正功,邱维炜,刘启飞,王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