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888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支架,包括一级支架管道、二级支架管道、三级支架管道、竖向连接管道、第一小孔、第二小孔、第三小孔、宝塔接口;所述一级支架管道、二级支架管道、三级支架管道通过竖向连接管道固定连接,所述一级支架管道的内侧设有水平向下倾斜30°、直径为3mm的第一小孔,所述二级支架管道和三级支架管道正上方设有直径为3mm的第二小孔,每个竖向连接管道沿竖直方向上设有3个直径为3mm的第三小孔,所述以及支架管道上分布宝塔接口。该支架实现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对内镜外表面的自动干燥及彻底的清洗、消毒或灭菌,同时有效解决软式内镜功能槽在清洗过程的排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清洗、消毒或干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或干燥支架。
技术介绍
对内镜的清洗,根据新规范的要求有两种清洗模式,一种是“纯手工”清洗流程模式:(测漏→)清洗→漂洗→浸泡→末洗→干燥,另外一种是“手工+内镜清洗消毒机”的模式:(测漏→)清洗→漂洗→内镜清洗消毒机。无论哪一种模式,都需要手工将要清洗的软式内镜进行移动并清洗、消毒或干燥,需要用水、清洗液、消毒液或洁净空气对软式内镜的内外表面进行处理。其中内表面的处理直接连接好内镜的灌流接口进行灌流,没有什么难度。而软式内镜的外表面处理却一直没有一个较理想的解决方案,基本靠手工进行处理,对内镜外表面用清洗液、消毒液进行处理时也只是直接简单的把软式内镜放在清洗液、消毒液中进行静态的浸泡,软式内镜与功能槽体直接接触部位是一个死角,静态浸泡效果不理想。另外软式内镜直接盘绕放置在功能槽内进行清洗,若是功能槽内没有专门的架空结构设计,清洗的污物排放受阻,造成软式内镜的清洗效果不理想。并且从一个功能槽到另外一个功能槽的内镜移动,也没有专门的支架,全是手工直接拿取,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工作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支架,可实现对软式内镜的外表面进行清洗、消毒或干燥,解决清洗、消毒、干燥时的死角、排污的顺畅、方便高效的移动软式内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支架,包括一级支架管道、二级支架管道、三级支架管道、竖向连接管道、第一小孔、第二小孔、第三小孔、宝塔接口;所述一级支架管道、二级支架管道、三级支架管道通过竖向连接管道固定连接,所述一级支架管道的内侧设有水平向下倾斜30°、直径为3mm的第一小孔,所述二级支架管道和三级支架管道正上方设有直径为3mm的第二小孔,每个竖向连接管道沿竖直方向上设有3个直径为3mm的第三小孔,所述以及支架管道上分布宝塔接口。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支架管道所在水平面高度高于二级支架管道所在水平面高度,所述二级支架管道所在水平面高度高于三级支架管道所在水平面高度。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支架管道、二级支架管道、三级支架管道、竖向连接管道均为中空金属管或中空塑料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采用三级高度设计,使清洗支架同时兼具移动运输支架的功能,减少内镜的重复盘存,充分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内镜周转率。同时配合节液槽结构使用时,可以节约1/2~2/3的清洗液或消毒液(具体节液量根据内镜的节液槽结构情况而定)。其次,第一小孔的设置可以实现对软式内镜的上表面进行清洗或干燥,第二小孔的设置可以实现对软式内镜的下表面进行清洗或干燥,第三小孔的设置可以实现对软式内镜的侧表面进行清洗或干燥,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式内镜清洗支架,可实现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对内镜外表面的自动干燥及更加彻底的清洗、消毒或灭菌,同时有效解决软式内镜功能槽在清洗过程的排污。另外方便软式内镜清洗过程的转运,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灵动强度、更加有效的保护内镜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级支架管道、2-二级支架管道、3-三级支架管道、4-竖向连接管道、5-第一小孔;6-第二小孔、7-第三小孔、8-宝塔接口。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对软式内镜的清洗进行专门的盘存方式设计、将软式内镜依照出厂时的盘存方式进行固定盘存、将软式内镜抬离功能槽底面、清洗支架采用特别的网格式设计。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竖向连接管道4、第一小孔5、第二小孔6、第三小孔7、宝塔接口8。本领域技术人员仅需简单将所述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通过竖向连接管道4固定连接,并将所述一级支架管道1的内侧设置水平向下倾斜30°、直径为3mm的第一小孔5,倾斜30°的倾斜角能够保证通过小孔喷出的液、水、气介质,能充分的与该处的软式内镜外表面接触并形成相应的冲击力,达到清洗或消毒、漂洗、干燥软式内镜外表面的作用。所述二级支架管道2和三级支架管道3正上方设有直径为3mm的第二小孔6,每个竖向连接管道4沿竖直方向上设有3个直径为3mm的第三小孔7,所述以及支架管道1上分布宝塔接口8。所述第一小孔5、第二小孔6、第三小孔7以及宝塔接口8的设置个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第一小孔的设置用于实现对软式内镜的上表面进行清洗或干燥,第二小孔的设置用于实现对软式内镜的下表面进行清洗或干燥,第三小孔的设置用于实现对软式内镜的侧表面进行清洗或干燥,宝塔接口8用于连接水、清洗液、消毒液或洁净空气的灌流接入口,实现对软式内镜进行清洗、消毒或干燥。所述一级支架管道1所在水平面高度高于二级支架管道2所在水平面高度,所述二级支架管道2所在水平面高度高于三级支架管道3所在水平面高度。本专利技术采用三级高度设计,使清洗支架同时兼具移动运输支架的功能,减少内镜的重复盘存,充分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内镜周转率。同时配合节液槽结构使用时,可以节约1/2~2/3的清洗液或消毒液本领域技术人员仅需简单设置所述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竖向连接管道4均为中空金属管或中空塑料管即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1)将软式内镜连同软式内镜清洗支架主体与自动灌流器连接管路一起放入清洗槽内,接好自动灌流器接口,启动自动灌流器向软式内镜清洗支架主体上宝塔接口8注入清洗液,清洗液由宝塔接口8流向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以及竖向连接管道4,由第一小孔5、第二小孔6、第三小孔7流出,实现对内镜外表面进行清洗。(2)清洗结束后,将软式内镜连同软式内镜清洗支架主体与自动灌流器连接管路一起放入漂洗槽内,接好自动灌流器接口,启动自动灌流器向软式内镜清洗支架主体上宝塔接口8,依次注入纯化水或无菌水、纯净空气,纯化水或无菌水、纯净空气由宝塔接口8流向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以及竖向连接管道4,由第一小孔5、第二小孔6、第三小孔7流出,实现对内镜外表面进行冲洗及干燥。(3)漂洗结束后,将软式内镜连同软式内镜清洗支架主体与自动灌流器连接管路一起放入浸泡槽内,接好自动灌流器接口,启动自动灌流器向软式内镜清洗支架主体上宝塔接口8依次注入消毒液、纯净空气,消毒液、纯净空气由宝塔接口8流向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以及竖向连接管道4,由第一小孔5、第二小孔6、第三小孔7流出,实现对内镜外表面进行消毒及干燥;或在漂洗结束后,将软式内镜连同软式内镜清洗支架主体与自动灌流器连接管路一起放入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内,接好自动灌流器接口,启动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对内镜进行自动化阶段的清洗、消毒、末洗及干燥。(4)浸泡结束后,将软式内镜连同软式内镜清洗支架主体与自动灌流器连接管路一起放入末洗槽内,接好自动灌流器接口,启动自动灌流器向软式内镜清洗支架主体上宝塔接口8依次注入纯化水或无菌水、纯净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竖向连接管道(4)、第一小孔(5)、第二小孔(6)、第三小孔(7)、宝塔接口(8);所述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通过竖向连接管道(4)固定连接,所述一级支架管道(1)的内侧设有水平向下倾斜30°、直径为3mm的第一小孔(5),所述二级支架管道(2)和三级支架管道(3)正上方设有直径为3mm的第二小孔(6),每个竖向连接管道(4)沿竖直方向上设有3个直径为3mm的第三小孔(7),所述以及支架管道(1)上分布宝塔接口(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式内镜的清洗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竖向连接管道(4)、第一小孔(5)、第二小孔(6)、第三小孔(7)、宝塔接口(8);所述一级支架管道(1)、二级支架管道(2)、三级支架管道(3)通过竖向连接管道(4)固定连接,所述一级支架管道(1)的内侧设有水平向下倾斜30°、直径为3mm的第一小孔(5),所述二级支架管道(2)和三级支架管道(3)正上方设有直径为3mm的第二小孔(6),每个竖向连接管道(4)沿竖直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柱张小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迈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