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及洗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88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包括内胆,其底部具有装配孔;电机,具有电机壳、与电机壳同轴设置的转轴;排水泵,设置于电机底部,其具有与转轴固定的排水叶轮,底部具有排水进水管和排水出水管;装配托架,电机通过装配托架固定于装配孔上;装配托架上开设有第一避让结构,用于装配托架由下至上安装于装配孔上时,避让排水进水管和排水出水管。洗碗机在装配时,可以先将电机、洗涤泵等套设于内胆的装配孔中,然后通过装配托架,由下至上安装于装配孔上时将电机、洗涤泵固定于装配孔上。通过在装配托架上设置第一避让结构,避让排水泵的排水进水管和排水出水管,能够使装配托架由下至上装配于内胆上,使安装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及洗碗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涤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及洗碗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洗碗机内设置有洗涤泵和排水泵,洗涤泵用于将水槽内的洗涤用水经喷淋臂喷洒于洗碗机内胆内清洗餐具,而排水泵用于排放水槽内的洗涤用水,现有的洗碗机,排水泵与内胆之间的装配过程较为复杂,不仅影响洗碗机的装配效率,而且影响排水泵的装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效率高、稳定性高的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及洗碗机。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包括:内胆,其底部具有装配孔;电机,具有电机壳、与电机壳同轴设置的转轴;排水泵,设置于电机底部,其具有与转轴固定的排水叶轮,底部具有排水进水管和排水出水管;装配托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装配托架固定于所述装配孔上;所述装配托架上开设有第一避让结构,用于所述装配托架由下至上安装于所述装配孔上时,避让所述排水进水管和排水出水管。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托架为环形,所述排水泵位于所述装配托架的内环中;所述第一避让结构包括开设于装配托架上、与装配托架的内环连通的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排水进水管,所述第二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排水出水管。进一步地,所述排水进水管和排水出水管水平设置,所述排水进水管伸出所述装配托架外边缘,所述第一避让槽处的装配托架的外边缘开设避让缺口。进一步地,所述避让缺口的两端连接有向下凸起的下沿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壳与所述装配托架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装配托架通过旋转卡接结构与所述内胆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避让缺口内侧的装配托架向所述第一避让槽延伸形成伸出部,所述装配托架旋转卡接固定后,所述排水进水管的顶面所述伸出部抵接,底面与所述下沿部抵接。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托架旋转卡接固定后,所述排水出水管与所述装配托架抵接,抵接处设置有第二避让结构,用于排水出水管与外接水管的避让安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避让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装配托架上的避让凹槽。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盘、设置于电机上侧的洗涤泵,所述洗涤泵具有与转轴上端固定的洗涤叶轮;所述加热盘为环形,套设在所述电机壳的外侧并与所述电机壳固定,所述装配托架设置在所述加热盘下侧,所述装配托架与所述内胆固定后,将所述加热盘压设固定于所述装配托架和内胆底面之间。一种洗碗机,上述的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上述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洗碗机在装配时,可以先将电机、洗涤泵等套设于内胆的装配孔中,然后通过装配托架,由下至上安装于装配孔上时将电机、洗涤泵固定于装配孔上。通过在装配托架上设置第一避让结构,避让排水泵的排水进水管和排水出水管,能够使装配托架由下至上装配于内胆上,使安装操作简便。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洗碗机的内胆底部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俯视方向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洗碗机的内胆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仰视方向视图;图3为图1的爆炸图;图4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示未示出内胆;图5为本专利技术洗碗机的内胆底部装配的正视剖视图;图6为图5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洗碗机的内胆底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洗碗机中过滤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洗碗机中过滤网组件的正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洗碗机中加热盘的仰视图;图11为图10中A-A剖面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中装配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中装配托架与排水泵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内胆100;装配孔110;支撑筋120;排水口130;凹槽140;容置凹槽150;卡爪槽160;固定爪170;电机壳200;喷淋臂300;洗涤叶轮400;排水蜗壳510;排水腔511;排水进水管520;排水出水管530;加热盘600;加热本体610;内弯部620;外弯部630;加热部件640;过滤网组件700;隔离板710;本体部711;外延伸部712;内延伸部713;凸出部714;通孔715;过滤器800;精过滤器810;粗过滤器820;装配固定环910;装配托架920;外挡筋921;第一避让槽922;第二避让槽923;避让缺口924;下沿部925;伸出部926;避让凹槽927;固定垫圈93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照图1-图13,为本专利技术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及洗碗机的一个实施例。洗碗机包括内胆100,内胆100具有洗涤腔,内胆100底部优选为凹槽结构,中心位置设置有装配孔110,内胆100底部设有排水口130。洗碗机还包括电机、洗涤泵、排水泵。电机具有电机壳200、与电机壳200同轴设置的转轴(未示出)。转轴的上下两端伸出于电机壳200外。电机上部设有喷淋臂300。洗涤泵包括洗涤叶轮400,洗涤叶轮400固定在转轴上端。排水泵包括排水蜗壳510和排水叶轮,电机壳200底部与排水蜗壳510之间设有排水腔511,排水蜗壳510上设有与排水腔511连通的排水进水管520和排水出水管530,排水进水管520与洗碗机内胆100连通,用于将洗碗机内胆100内的洗涤水导流至排水腔511内。排水叶轮伸入排水腔511内,连接固定在转轴的下端。当电机驱动转轴正转时,洗涤叶轮400正转,喷淋臂300运作,排水叶轮正转,排水出水管530截止;当电机驱动电机轴反转时,洗涤叶轮400反转,喷淋臂300停止运作,排水叶轮反转,排水出水管530开启排水。如图13,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包括装配托架920,电机通过装配托架920固定于装配孔110上。装配托架920上开设有第一避让结构,用于装配托架920由下至上安装于装配孔110上时,避让排水泵的排水进水管520和排水出水管530。上述的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洗碗机在装配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胆,其底部具有装配孔;/n电机,具有电机壳、与电机壳同轴设置的转轴;/n排水泵,设置于电机底部,其具有与转轴固定的排水叶轮,底部具有排水进水管和排水出水管;/n装配托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装配托架固定于所述装配孔上;所述装配托架上开设有第一避让结构,用于所述装配托架由下至上安装于所述装配孔上时,避让所述排水进水管和排水出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胆,其底部具有装配孔;
电机,具有电机壳、与电机壳同轴设置的转轴;
排水泵,设置于电机底部,其具有与转轴固定的排水叶轮,底部具有排水进水管和排水出水管;
装配托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装配托架固定于所述装配孔上;所述装配托架上开设有第一避让结构,用于所述装配托架由下至上安装于所述装配孔上时,避让所述排水进水管和排水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托架为环形,所述排水泵位于所述装配托架的内环中;所述第一避让结构包括开设于装配托架上、与装配托架的内环连通的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排水进水管,所述第二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排水出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进水管和排水出水管水平设置,所述排水进水管伸出所述装配托架外边缘,所述第一避让槽处的装配托架的外边缘开设避让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缺口的两端连接有向下凸起的下沿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碗机排水泵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奎杨林徐伟郝素吴奕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