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汽车控制器系统和汽车液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381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汽车控制器系统和汽车液冷系统,能够贴合汽车中控屏控制器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液冷板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液流动的中空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流道。该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换热效率高,静谧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

Automobile controller liquid cooling system, automobile controller system and automobile liquid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汽车控制器系统和汽车液冷系统
本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汽车液冷系统及汽车控制器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飞速发展,中控屏控制器作为智能网联核心载体,功能集成度的越来越复杂,整体功耗上升,发热问题越发显著;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方向,自动驾驶控制器集成了定位、计算、图像处理、交换、存储等多种功能,功耗非常大。这两个控制器是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的核心系统,为保证其正常工作,传统的系统散热方案面临重大挑战。目前,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用于进行散热:一是铝合金、镁合金、镁铝合金等金属做成的鳍片散热片,热量通过传导被鳍片吸收后,再与空气对流进行自然散热,该方案是被动散热,对流换热效率低,不能满足大热功耗控制器的散热需求;二是使用散热风扇,强迫进行空气的对流,利用空气与散热器鳍片之间的热交换带走热量,该方案噪音大,难以符合电动汽车NVH要求,散热风扇寿命短,故障率高,换热效率差,不能满足大功耗控制器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能够贴合汽车中控屏控制器设置,包括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液冷板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液流动的中空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流道。进一步,所述第一液冷板包括第一液冷板主体,第一液冷板主体包括凹部和沿凹部的端部向外延伸的第一液冷板边缘,第一液冷板主体具有由自其凹部的一侧的中部向外延伸的凹部构成的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出液流道上设置有出液口。进一步,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呈一定夹角设置,所述进液流道的端部和所述出液流道的端部相互靠近。进一步,所述第二液冷板包括第二液冷板主体,所述第二液冷板主体呈平板状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一液冷板还包括第一液冷板固定部,第一液冷板固定部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液冷板边缘;第二液冷板还包括与第一液冷板固定部对应设置的第二液冷板固定部,第二液冷板固定部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到第二液冷板边缘,第一液冷板固定部和第二液冷板固定部能够固定连接中控屏控制器。进一步,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流道墙,所述流道墙限定出所述腔体内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流道,所述流道墙固定于第一液冷板和/或第二液冷板上,所述流道墙与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的内表面贴合设置。进一步,所述控制器液冷系统还包括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第一快接插头、第二快接插头、进液管、出液管、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分别能够连接控制器液冷系统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第一快接插头和第二快接插头分别用于插接连接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上,进液管和出液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连接至汽车冷却循环系统。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汽车控制器系统,包括依次安装的中控屏控制器、上述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之一和自动驾驶控制器,所述中控屏控制器贴合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外表面贴合所述自动驾驶控制器。进一步,所述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和所述自动驾驶控制器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控屏控制器上。进一步,所述中控屏控制器和第一液冷板的外表面之间还贴合设置有第一导热硅胶片,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外表面和自动驾驶控制器之间还贴合设置有第二导热硅胶片。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汽车液冷系统,包括上述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之一和用于调节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的汽车电池液冷系统,所述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和所述汽车电池液冷系统串联连接;或者,所述汽车液冷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用于对冷却液制冷的第一换热器、上述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之一、用于加热冷却液的第二换热器和汽车电池液冷系统;所述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还并联有用于调节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的冷却液流量的节流装置。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换热效率高,静谧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汽车控制器系统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汽车控制器系统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汽车液冷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技术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M,用于汽车中控屏控制器1和自动驾驶控制器2,所述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包括第一液冷板10和第二液冷板20,第一液冷板10与第二液冷板20扣合后密封连接,在第一液冷板10和第二液冷板20之间限定出供冷却液流动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道。第一液冷板10具有平坦的外表面,第一液冷板10包括第一液冷板主体11,第一液冷板主体11包括凹部和沿凹部的端部向外延伸的平坦的第一液冷板边缘12,第一液冷板主体11具有由自其凹部的一侧的中部向外延伸的凹部构成的进液流道111和出液流道112,进液流道111的端部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液口,出液流道112的端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进液流道111和出液流道112呈一定夹角设置,两流道的端部相互靠近,呈八字形,该结构能够降低冷却液的流动阻力,液冷系统更加节能。第一液冷板10还包括第一液冷板固定部13,第一液冷板固定部13大致呈平板状,通过大致垂直于第一液冷板边缘12的第一连接部14连接于第一液冷板边缘12,与进液流道111和出液流道112相对设置,第一液冷板固定部13的外表面与第一液冷板10的外表面大致处于一个平面。第二液冷板20具有平坦的外表面,第二液冷板20包括第二液冷板主体21,第二液冷板主体21大致呈平板状结构。第二液冷板主体设置为平板状结构,有利于降低加工难度,减少成本。第二液冷板20还包括第二液冷板固定部22,第二液冷板固定部22大致呈平板状,与第一液冷板固定部13对应设置,通过大致垂直于第二液冷板边缘的第二连接部23连接到第二液冷板边缘,安装时,第二液冷板固定部22的上表面与第一液冷板固定部13的下表面贴合,将第一液冷板固定部13和第二液冷板固定部22固定连接在中控屏控制器1上。第一液冷板10和第二液冷板20由导热材料制成,例如铝或其合金。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流道墙30,所述流道墙30限定出所述腔体内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流道,流道墙30由导热材料制成,例如铝或其合金,所述流道墙30固定于第一液冷板10和第二液冷板20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液冷板10和第二液冷板20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能够贴合汽车中控屏控制器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液冷板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液流动的中空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流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能够贴合汽车中控屏控制器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液冷板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液流动的中空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包括第一液冷板主体,第一液冷板主体包括凹部和沿凹部的端部向外延伸的第一液冷板边缘,第一液冷板主体具有由自其凹部的一侧的中部向外延伸的凹部构成的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出液流道上设置有出液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呈一定夹角设置,所述进液流道的端部和所述出液流道的端部相互靠近。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冷板包括第二液冷板主体,所述第二液冷板主体呈平板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还包括第一液冷板固定部,第一液冷板固定部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液冷板边缘;第二液冷板还包括与第一液冷板固定部对应设置的第二液冷板固定部,第二液冷板固定部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到第二液冷板边缘,第一液冷板固定部和第二液冷板固定部能够固定连接中控屏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流道墙,所述流道墙限定出所述腔体内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流道,所述流道墙固定于第一液冷板和/或第二液冷板上,所述流道墙与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的内表面贴合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显茂郭锐余鹏赵澎吴圳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