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78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驱动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缩驱动器,包括扬声器外壳和设于扬声器外壳内的相位塞,所述相位塞的输入端一侧设有振膜,相位塞的输出端一侧设有喉口,所述相位塞包括第一相位塞、第二相位塞和第三相位塞,所述第一相位塞与第二相位塞之间设有第一缝隙、第二相位塞与第三相位塞之间设有第二缝隙、第三相位塞与扬声器外壳之间设有第三缝隙;所述第三相位塞包括中空圆柱体和倒扇形腔体,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一端与倒扇形腔体连接,中空圆柱体的另一端延长至喉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三相位塞将第二缝隙和第三缝隙分隔开来,改善声学性能,使得频率响应曲线更加平滑。

A compressed dr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驱动器
本技术涉及压缩驱动器
,尤其涉及一种压缩驱动器。
技术介绍
压缩驱动单元是一种采用了空气压缩技术的驱动器,通过大面积振膜振动和小面积号筒式喉部输出来提高电声转换效率,当压缩驱动单元的振膜直径较大时,振膜边缘部分和中心部分发出的声波到喉口时有相位差,当频率的半个波长小于或等于振膜半径时,会出现反相干涉,频率响应曲线会在某个频段出现峰谷且无法很好的延伸高频,使得喉口处的声输出下降,严重影响扬声器的声学性能,为消除上述不利影响,在振膜和号筒喉部间设置相位塞,此外,振膜和相位塞间的腔内空气振动的模态会导致频率响应曲线出现峰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声学性能,使频率响应曲线更加平滑的压缩驱动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压缩驱动器,包括扬声器外壳和设于扬声器外壳内的相位塞,所述相位塞的输入端一侧设有振膜,相位塞的输出端一侧设有喉口,所述相位塞包括第一相位塞、第二相位塞和第三相位塞,所述第一相位塞与第二相位塞之间设有第一缝隙、第二相位塞与第三相位塞之间设有第二缝隙、第三相位塞与扬声器外壳之间设有第三缝隙;所述第三相位塞包括中空圆柱体和倒扇形腔体,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一端与倒扇形腔体连接,中空圆柱体的另一端延长至喉口。优选的,所述中空圆柱体的内腔直径为13mm,即在垂直距离相位塞中心线的13mm位置,中空圆柱体与倒扇形腔体连接,中空圆柱体的另一端延长至喉口处。优选的,所述第一相位塞为底面呈弧形的圆锥体,所述第二相位塞为倒扇形腔体。优选的,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相通,所述第三相位塞将第二缝隙和第三缝隙分隔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第三相位塞包括中空圆柱体和倒扇形腔体,中空圆柱体的一端与倒扇形腔体连接,中空圆柱体的另一端延长至喉口,第三相位塞将第二缝隙和第三缝隙分隔开来,改善声学性能,使得频率响应曲线更加平滑。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压缩驱动器;图2为本技术压缩驱动器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相位塞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模拟的压缩驱动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图5为实测的压缩驱动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其中,1为扬声器外壳;2为相位塞;21为第一相位塞;22为第二相位塞;23为第三相位塞;231为中空圆柱体;232为倒扇形腔体;3为第一缝隙;4为第二缝隙;5为第三缝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驱动器,包括扬声器外壳1和设于扬声器外壳1内的相位塞2,相位塞2的输入端一侧设有振膜,相位塞2的输出端一侧设有喉口,相位塞2包括第一相位塞21、第二相位塞22和第三相位塞23,第一相位塞21与第二相位塞22之间设有第一缝隙3、第二相位塞22与第三相位塞23之间设有第二缝隙4、第三相位塞23与扬声器外壳1之间设有第三缝隙5;第三相位塞23包括中空圆柱体231和倒扇形腔体232,中空圆柱体231的一端与倒扇形腔体232连接,中空圆柱体231的另一端延长至喉口。中空圆柱体231的内腔直径为13mm,即在垂直距离相位塞2中心线的13mm位置,中空圆柱体231与倒扇形腔体232连接,中空圆柱体231的另一端延长至喉口处,由于压缩驱动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在高频上的峰谷主要是由于反相位干扰相消或者压缩腔体的声学共振引起,依据该原理对相位塞2最外通道重新设计,在12.5kHz对应的半波长为13.7mm,在垂直距离相位塞2中心线的13mm位置,延长最外通道至喉口,即第三相位塞23,其弧线要平缓过渡,分隔开第二缝隙4和第三缝隙5。其中,第一相位塞21为底面呈弧形的圆锥体,第二相位塞22为倒扇形腔体,第一缝隙3和第二缝隙4相通,第三相位塞23将第二缝隙4和第三缝隙5分隔开。本实施例模拟和实测带号角负载的压缩驱动器在1m处的频率响应曲线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由图4模拟的两条频响曲线可知,传统的后辐射式的压缩驱动器在12.5kHz位置存在峰谷,应用本实施例优化后的相位塞2进行模拟,能改善12.5kHz位置的峰谷;根据图5可知,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带本实施例优化后的相位塞2可以很好的改善12.5kHz位置的峰谷,消除约8dB的深谷,使频响曲线更加平缓,提高压缩驱动器的升邪输出特性,进一步分析,频响曲线在12.5kHz的峰谷形成主要由于传统的相位塞所形成的第二缝隙和第三缝隙在汇合处提前发生相位干涉相消现象,即对应频率的声压幅值叠加变小,极大的削弱了该频率下的声波能量,致使号筒负载的压缩驱动器的输出声压级降低。以上内容仅仅为本技术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驱动器,包括扬声器外壳(1)和设于扬声器外壳内的相位塞(2),所述相位塞的输入端一侧设有振膜,相位塞的输出端一侧设有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塞(2)包括第一相位塞(21)、第二相位塞(22)和第三相位塞(23),所述第一相位塞(21)与第二相位塞(22)之间设有第一缝隙(3)、第二相位塞(22)与第三相位塞(23)之间设有第二缝隙(4)、第三相位塞(23)与扬声器外壳(1)之间设有第三缝隙(5);/n所述第三相位塞(23)包括中空圆柱体(231)和倒扇形腔体(232),所述中空圆柱体(231)的一端与倒扇形腔体(232)连接,中空圆柱体(231)的另一端延长至喉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驱动器,包括扬声器外壳(1)和设于扬声器外壳内的相位塞(2),所述相位塞的输入端一侧设有振膜,相位塞的输出端一侧设有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塞(2)包括第一相位塞(21)、第二相位塞(22)和第三相位塞(23),所述第一相位塞(21)与第二相位塞(22)之间设有第一缝隙(3)、第二相位塞(22)与第三相位塞(23)之间设有第二缝隙(4)、第三相位塞(23)与扬声器外壳(1)之间设有第三缝隙(5);
所述第三相位塞(23)包括中空圆柱体(231)和倒扇形腔体(232),所述中空圆柱体(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迪芬尼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