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凌凌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368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其结构包括缆线孔、散热格栅、电力箱体、吊臂环、显示操作屏、防水盖罩、开关手柄、观察窗、防护柜门、合页轴柱、便捷拆装座机构、安装底座,缆线孔与电力箱体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结构上工作人员通过向左转动机体壳外端的涡轮杆进行驱动同步的带动着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传动齿轮啮合着上端的啮合条板进行向右端位移同步压缩着后端设置的第一弹簧,再者啮合条板拉动着伸缩调节器同样向着右端移动,从而拉动着连接臂板上连接的固定爪销上的卡销嵌入到安装底座两侧设置的卡销孔对上端的电力箱体进行固定。

A power box device easy to disassem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属于电力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力箱在室外安置时,通常采用整体式和分段式两种方式,整体式在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很不方便,并且由于整体式体积大,容易在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导致箱体损坏,而分段式通常采用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拆卸,但是配电箱长期放置在外界容易造成固定装置如螺栓和螺母等部件的锈蚀。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820090637.8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包括底座、箱体和顶盖,底座的上方设有箱体,箱体由四个侧板围绕形成,侧板与底座之间通过活动装置连接,两个侧板之间通过固定装置连接,箱体的上方设有顶盖,箱体与顶盖之间通过限位装置连接,活动装置包括连接套圈、限位套圈和插轴,侧板的底部设有连接套圈,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电力箱拆装过程中需要繁琐复杂的工具,导致箱体需要维修更换时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电力箱拆装过程中需要繁琐复杂的工具,导致箱体需要维修更换时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其结构包括缆线孔、散热格栅、电力箱体、吊臂环、显示操作屏、防水盖罩、开关手柄、观察窗、防护柜门、合页轴柱、便捷拆装座机构、安装底座,所述缆线孔与电力箱体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热格栅左端嵌入安装于电力箱体右端内,所述电力箱体右端与吊臂环左端相焊接,所述显示操作屏嵌入安装于电力箱体内,所述观察窗与防护柜门前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力箱体通过合页轴柱与防护柜门铰链相连接,所述便捷拆装座机构上端与电力箱体下端相贴合,所述安装底座上端与电力箱体下端相焊接,所述安装底座下端嵌入安装于便捷拆装座机构内。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捷拆装座机构由第一弹簧、啮合条板、支撑杆、机体壳、第二弹簧、固定爪销、卡销孔、连接臂板、伸缩调节器、传动齿轮、涡轮杆组成,所述第一弹簧左端与啮合条板右端相连接,所述啮合条板下端与传动齿轮上端相啮合,所述支撑杆下端与连接臂板右端相焊接,所述第二弹簧内侧与固定爪销外侧相连接,所述固定爪销内侧嵌入安装于卡销孔内,所述连接臂板与伸缩调节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动齿轮右侧端与涡轮杆左侧端相啮合,所述啮合条板左端与伸缩调节器右端相焊接,所述伸缩调节器嵌入安装于机体壳内。进一步地,所述电力箱体上端与防水盖罩下端相焊接,所述开关手柄后端与防护柜门前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与卡销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安装底座下端嵌入安装于机体壳内。进一步地,所述吊臂环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和防腐性。进一步地,所述缆线孔外圈环由橡胶制成,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结构上工作人员通过向左转动机体壳外端的涡轮杆进行驱动同步的带动着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传动齿轮啮合着上端的啮合条板进行向右端位移同步压缩着后端设置的第一弹簧,再者啮合条板拉动着伸缩调节器同样向着右端移动,从而拉动着连接臂板上连接的固定爪销上的卡销嵌入到安装底座两侧设置的卡销孔对上端的电力箱体进行固定,在固定爪销两侧连接的第二弹簧产生弹性的挤压力进行更好的固定,当需要进行维修拆卸的时候将涡轮杆反方向进行旋转快捷的拆卸,避免了繁琐的工具进行拆卸提高了维修更换的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捷拆装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捷拆装座机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捷拆装座机构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缆线孔-1、散热格栅-2、电力箱体-3、吊臂环-4、显示操作屏-5、防水盖罩-6、开关手柄-7、观察窗-8、防护柜门-9、合页轴柱-10、便捷拆装座机构-11、安装底座-12、第一弹簧-111、啮合条板-112、支撑杆-113、机体壳-114、第二弹簧-115、固定爪销-116、卡销孔-117、连接臂板-118、伸缩调节器-119、传动齿轮-1110、涡轮杆-11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缆线孔1、散热格栅2、电力箱体3、吊臂环4、显示操作屏5、防水盖罩6、开关手柄7、观察窗8、防护柜门9、合页轴柱10、便捷拆装座机构11、安装底座12,所述缆线孔1与电力箱体3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热格栅2左端嵌入安装于电力箱体3右端内,所述电力箱体3右端与吊臂环4左端相焊接,所述显示操作屏5嵌入安装于电力箱体3内,所述观察窗8与防护柜门9前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力箱体3通过合页轴柱10与防护柜门9铰链相连接,所述便捷拆装座机构11上端与电力箱体3下端相贴合,所述安装底座12上端与电力箱体3下端相焊接,所述安装底座12下端嵌入安装于便捷拆装座机构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捷拆装座机构11由第一弹簧111、啮合条板112、支撑杆113、机体壳114、第二弹簧115、固定爪销116、卡销孔117、连接臂板118、伸缩调节器119、传动齿轮1110、涡轮杆1111组成,所述第一弹簧111左端与啮合条板112右端相连接,所述啮合条板112下端与传动齿轮1110上端相啮合,所述支撑杆113下端与连接臂板118右端相焊接,所述第二弹簧115内侧与固定爪销116外侧相连接,所述固定爪销116内侧嵌入安装于卡销孔117内,所述连接臂板118与伸缩调节器11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动齿轮1110右侧端与涡轮杆1111左侧端相啮合,所述啮合条板112左端与伸缩调节器119右端相焊接,所述伸缩调节器119嵌入安装于机体壳114内,所述电力箱体3上端与防水盖罩6下端相焊接,所述开关手柄7后端与防护柜门9前端相连接,所述安装底座12与卡销孔11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安装底座12下端嵌入安装于机体壳114内,所述吊臂环4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和防腐性,所述缆线孔1外圈环由橡胶制成,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本专利所说的,所述第一弹簧111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所述涡轮杆1111常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蜗轮与蜗杆在其中间平面内相当于齿轮与齿条,蜗杆又与螺杆形状相似。在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向左转动机体壳114外端的涡轮杆1111进行驱动同步的带动着传动齿轮1110进行转动,进而传动齿轮1110啮合着上端的啮合条板112进行向右端位移同步压缩着后端设置的第一弹簧111,再者啮合条板112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缆线孔(1)、散热格栅(2)、电力箱体(3)、吊臂环(4)、显示操作屏(5)、防水盖罩(6)、开关手柄(7)、观察窗(8)、防护柜门(9)、合页轴柱(10)、便捷拆装座机构(11)、安装底座(12),所述缆线孔(1)与电力箱体(3)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热格栅(2)左端嵌入安装于电力箱体(3)右端内,所述电力箱体(3)右端与吊臂环(4)左端相焊接,所述显示操作屏(5)嵌入安装于电力箱体(3)内,所述观察窗(8)与防护柜门(9)前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力箱体(3)通过合页轴柱(10)与防护柜门(9)铰链相连接,所述便捷拆装座机构(11)上端与电力箱体(3)下端相贴合,所述安装底座(12)上端与电力箱体(3)下端相焊接,所述安装底座(12)下端嵌入安装于便捷拆装座机构(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缆线孔(1)、散热格栅(2)、电力箱体(3)、吊臂环(4)、显示操作屏(5)、防水盖罩(6)、开关手柄(7)、观察窗(8)、防护柜门(9)、合页轴柱(10)、便捷拆装座机构(11)、安装底座(12),所述缆线孔(1)与电力箱体(3)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热格栅(2)左端嵌入安装于电力箱体(3)右端内,所述电力箱体(3)右端与吊臂环(4)左端相焊接,所述显示操作屏(5)嵌入安装于电力箱体(3)内,所述观察窗(8)与防护柜门(9)前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力箱体(3)通过合页轴柱(10)与防护柜门(9)铰链相连接,所述便捷拆装座机构(11)上端与电力箱体(3)下端相贴合,所述安装底座(12)上端与电力箱体(3)下端相焊接,所述安装底座(12)下端嵌入安装于便捷拆装座机构(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捷拆装座机构(11)由第一弹簧(111)、啮合条板(112)、支撑杆(113)、机体壳(114)、第二弹簧(115)、固定爪销(116)、卡销孔(117)、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钟政
申请(专利权)人:卢凌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