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66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包括金属端子、第一金属套筒、第二金属套筒以及中空的外壳;所述金属端子、第一金属套筒以及第二金属套筒均设于外壳内;所述第一金属套筒的一端与金属端子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套筒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套筒连接;所述金属端子的外壁设有定位插销;所述外壳的外壁设有防呆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插销以及防呆槽,防呆槽起到防呆的作用,以防止公座连接器误插,公座连接器插入母座连接器后,通过转动公座连接器以使得公座连接器的定位插销插入至母座连接器的定位孔中,以使得公座连接器与母座连接器插接稳固。

A convenient mal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用于连接两个有源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现有技术中,工业用的公座连接器插入母座连接器后需要固定公座连接器以及母座连接器,以防止二者的脱落,传统的做法是通过螺丝将二者固定,但是该做法需要用螺丝批操作,不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包括金属端子、第一金属套筒、第二金属套筒以及中空的外壳;所述金属端子、第一金属套筒以及第二金属套筒均设于外壳内;所述第一金属套筒的一端与金属端子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套筒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套筒连接;所述金属端子的外壁设有定位插销;所述外壳的外壁设有防呆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插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插销对称设于金属端子的两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呆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呆槽对称设于外壳的两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外壁设有防呆环;所述防呆槽与防呆环连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金属套筒内设有中空的冠簧;所述冠簧与第一金属套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套筒的端部穿设于冠簧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金属套筒包括插接部以及与插接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插接部用于穿设于冠簧内;所述连接部内设有金属导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导线与连接部铆接;所述金属导线与连接部的铆压面积为240平方毫米-300平方毫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端子的外部套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抵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端子的外壁设有卡坑;所述定位环设有与卡坑卡接的卡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外壁设有标记环;所述标记环上设有标记;所述标记与防呆槽对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插销以及防呆槽,防呆槽起到防呆的作用,以防止公座连接器误插,公座连接器插入母座连接器后,通过转动公座连接器以使得公座连接器的定位插销插入至母座连接器的定位孔中,以使得公座连接器与母座连接器插接稳固。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隐藏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隐藏外壳后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图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母座连接器的截面图;其中:1-金属端子;11-定位插销;12-卡坑;2-第一金属套筒;21-冠簧;3-第二金属套筒;31-插接部;32-连接部;4-外壳;41-防呆槽;42-防呆环;5-定位环;51-导向斜面;52-卡块;6-标记环;61-标记;7-母座连接器;71-外端子;72-定位孔;73-防呆块。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至图6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包括金属端子1、第一金属套筒2、第二金属套筒3以及中空的外壳4;所述金属端子1、第一金属套筒2以及第二金属套筒3均设于外壳4内;所述第一金属套筒2的一端与金属端子1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套筒2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套筒3连接;所述金属端子1的外壁设有定位插销11;所述外壳4的外壁设有防呆槽41。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金属套筒2以及第二金属套筒3,并且将第一金属套筒2与金属端子1连接,并使得第一金属套筒2与金属端子1电导通,在第二金属套筒3内铆接金属导线,其中,图中未画出金属导线;并使得第二金属套筒3与金属导线电导通,第一金属套筒2与第二金属套筒3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金属套筒2与第二金属套筒3电导通,最终实现金属导线与金属端子1电导通;与本实施例所述的便于插接的母座连接器7配合的母座连接器7,母座连接器7的外端子71内设置用于与定位插销11配合定位孔72,并且在母座连接器7上设置与防呆槽41配合的防呆块73;在本实施例的公座连接器与母座连接器7进行插接的时候,首先防呆块73与防呆槽41对准,起到防呆的作用,以防止公座连接器误插,公座连接器插入母座连接器7后,通过转动公座连接器以使得公座连接器的定位插销11插入至母座连接器7的定位孔72中,以使得公座连接器与母座连接器7插接稳固,不需要通过螺丝将公座连接器与母座连接器7连接,便于插接。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所述定位插销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插销11对称设于金属端子1的两侧。上述设置使得公座连接器与母座连接器7插接稳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所述防呆槽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呆槽41对称设于外壳4的两侧。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防呆的作用。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所述外壳4的外壁设有防呆环42;所述防呆槽41与防呆环42连通。上述设置使得母座连接器7的防呆块73插入防呆槽41后,并且防呆块73进入防呆环42的时候,可以通过转动公座连接器以使得定位插销11插入母座连接器7的定位孔72中。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所述第一金属套筒2内设有中空的冠簧21;所述冠簧21与第一金属套筒2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套筒3的端部穿设于冠簧21内。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中空的冠簧21,能够增强第二金属套筒3与第一金属套筒2接触的面积,从而使得第一金属套筒2与第二金属套筒3导通。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所述第二金属套筒3包括插接部31以及与插接部31连接的连接部32;所述插接部31用于穿设于冠簧21内;所述连接部32内设有金属导线。具体地,当插接部31与第一金属套筒2连接的时候,插接部31与冠簧21抵靠,从而使得第一金属套筒2与第二金属套筒3电导通,最终实现金属导线与金属端子1电导通。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所述金属导线与连接部32铆接;所述金属导线与连接部32的铆压面积为240平方毫米-300平方毫米。上述设置能够使得公座连接器的电流更加稳定。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所述金属端子1的外部套设有定位环5;所述定位环5上设有导向斜面51;所述导向斜面51的外壁与外壳4的内壁抵靠。具体地,当需要将第一金属套筒2安装在外壳4内的时候,通过在定位环5上设置导向斜面51,便于第一金属套筒2插入外壳4中,并且安装完成后,斜面上形成倒角能够防止第一金属套筒2脱落。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所述金属端子1的外壁设有卡坑12;所述定位环5设有与卡坑12卡接的卡块52。上述设置便于将定位环5固定在金属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端子(1)、第一金属套筒(2)、第二金属套筒(3)以及中空的外壳(4);所述金属端子(1)、第一金属套筒(2)以及第二金属套筒(3)均设于外壳(4)内;所述第一金属套筒(2)的一端与金属端子(1)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套筒(2)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套筒(3)连接;/n所述金属端子(1)的外壁设有定位插销(11);所述外壳(4)的外壁设有防呆槽(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端子(1)、第一金属套筒(2)、第二金属套筒(3)以及中空的外壳(4);所述金属端子(1)、第一金属套筒(2)以及第二金属套筒(3)均设于外壳(4)内;所述第一金属套筒(2)的一端与金属端子(1)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套筒(2)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套筒(3)连接;
所述金属端子(1)的外壁设有定位插销(11);所述外壳(4)的外壁设有防呆槽(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插销(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插销(11)对称设于金属端子(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槽(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呆槽(41)对称设于外壳(4)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外壁设有防呆环(42);所述防呆槽(41)与防呆环(4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插接的公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套筒(2)内设有中空的冠簧(21);所述冠簧(21)与第一金属套筒(2)的内壁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高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纳百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