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无缝接长竹型材,解决了竹材难以接长且应用受限的问题,由竹条或竹板坯排列、接长而成,长度方向上竹条或竹板坯通过相互对应的拉槽或榫钩卡扣粘合接长;宽度和厚度方向上由竹条或竹板坯压制复合成设定尺寸的竹型材。优点是:结构新颖的拉槽与榫钩结构,榫钩顶端设置成斜面,达到表面无缝的效果,提高了竹材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可根据不同要求制成任意长、宽、厚的竹型材,制成各种产品,实现以竹代钢,以竹代木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户内外用型材,尤其是一种以竹子为原料的 无缝接长竹型材,可代替传统的木材、钢材使用。
技术介绍
竹子是中国产量巨大的自然资源,虽然通常用来制作板材的竹材 和木材看似非常相似,但实际上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竹子具有独特 的构造,其内部为空心,仅有一层竹肉可以用来制作板材,另外,竹 子具有大头小尾的特点,即竹肉在根部的厚度远大于在顶部的厚度, 再加上竹子为筒形结构,具有弧度,使竹子在制作板材上的应用受到 了极大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 一条刨去竹青、竹黄后呈立方体形状的竹条单元,其正常的厚度只有0.3 1.0cm,宽度只有0.5 2.5cm, 几乎无法将其制成较长的板材。传统的竹板材的加工通常采用竹条或竹板胚经胶合压制而成,针 对不同规格的竹条或竹板胚以及粘合剂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温度、压 力和施压时间。为了达到接长的目的,传统的加工工艺是在竹条或竹板胚的端部 设有凹槽或与之对应的凸榫,相互连接。这种方法有两大缺点首先, 凹槽和凸榫的连接方式仅是凸榫插接入凹槽内,最多依靠粘合剂进行 粘合,因此横向连接强度不够;其次,由此制作的板材会形成接缝, 不仅不美观,限制了竹子产品的加工,而且接缝还会藏污纳垢,更增 加了清洗的难度。另外,现有的竹材仅限于板材的制造,尚未有竹型材概念的提出, 利用竹子本身稳定性好,不易变形,硬度高、强度大、生产周期短等 优异特点,制造出具有一定厚度、宽度和长度的竹型材,才能真正达 到以竹代木、以竹代钢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缝接长竹型材,通过 接长、粘合、压制,实现长度、宽度、厚度上的复合,制成柱状、板 状等的竹型材。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缝接长竹 型材,由竹条或竹板胚排列、接长而成,其中,所述的竹条或竹板胚 通过长度方向上相互对应的拉槽、榫钩密配合接长,宽度和厚度方向 上均通过有序排列的竹条或竹板胚相互复合,构成设定尺寸的竹型 材。采用本专利技术结构,对竹条的选材无特殊要求,以最大限度的利用 竹资源为前提,可以选用尺寸利用率最高的竹条单元进行接长、复合,利用率最高的竹条单元长度为10 200cm,宽度为0.5 2.5cm,厚度 为0. 3 1. 2cm。所述的密配合接长是指竹条或竹板胚在长度方向上至少一个端 部开设有拉槽或榫钩, 一竹条或竹板胚的榫钩嵌入另一竹条或竹板胚 的拉槽内相互卡扣连接,其中,所述的拉槽与榫钩的对接面分别为向 内或向外的斜面。具体的,在开设有拉槽的端部,对应于拉槽形成榫钩,该拉槽与 榫钩形状相互匹配,因此任意竹条或竹板胚的榫钩都能正好扣入并完 全填补另一竹条或竹板胚的拉槽,这样相互连接的竹条或竹板胚就自然合成一体,如此实现无限接长的目的。另外,所述榫钩的顶端面为向内或向外的斜面,所述拉槽的侧内 壁形成有与榫钩斜面相抵顶的斜面。这种斜面设置有两大显著效果, 首先,向内倾斜的斜面能更容易的使竹条或竹板胚两两相互扣接,榫钩可以较容易的伸入拉槽内;第二,向内倾斜的斜面很好的掩盖了两竹条或竹板胚连接时形成的接缝,从而使经粘合压制制得的成品竹板 材达到无缝连接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竹型材,至少应当在外表面处采用以上斜面拼接结构, 保证竹型材、竹板胚具有光洁无缝的外观。所述竹条或竹板胚两端分别开设有拉槽,对应于拉槽在端部分别 形成一榫钩,二拉槽的开口方向相同或相反。拉槽可以开设在竹条或 竹板胚的上下表面,亦可以开设在侧向表面。设置方向相同或相反只 是连接形式上的区别,设置方向相同,则相邻连接的竹条或竹板胚一正一反地拼接;设置方向相反,则相邻连接的竹条或竹板胚同向连续 拼接。针对上述的无缝接长竹型材的制造方法,对竹条或竹板胚进行 长、宽、厚方向上的复合,依序为步骤一在竹条或竹板胚的端部开设拉槽或榫钩,在拉槽或榫钩 以及对接面处涂胶,并在竹条或竹板胚的厚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涂 胶,以方便两个或两个以上竹条或竹板胚连续卡扣、粘合接长,其中, 涂胶应先将竹条或竹板胚的上下表面平整砂光,再涂覆粘合剂,待粘合剂干燥,备用;步骤二先在长度方向接长,竹条或竹板胚通过相互对应的拉槽 和榫钩卡扣接长到设定尺寸;在宽度和厚度方向上采用压制复合至设 定尺寸,具体为将每一批次相同厚度的多数条涂胶的竹条或竹板胚扣接接长并在厚度方向上依序排布后,复合压制成单层板材B;和/或 将每一批次相同宽度的多数条涂胶的竹条或竹板胚扣接接长并在宽 度方向上依序排布后,在压机上复合压制成单层板材A;步骤三最后,将表面涂胶的单层板材A和/或单层板材B叠置 到设定尺寸, 一次压制复合或长度方向上分段压制复合制成竹型材。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三中,将单层板材A和/或单层板材 B叠置到设定尺寸的方法包括单层板材A之间叠置,或将单层板材B之间叠置,或将两块单层板材A中间夹一块单层板材B叠置,或将 两块单层板材B中间夹一块单层板材A叠置方法中的一种。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压制复合成竹型材的方法包括 一次压压制复合成型方法将单层板材A叠置,或将单层板材B叠置,或将两块单层板材A中间夹一块单层板材B叠置,或将两块单 层板材B中间夹一块单层板材A叠置,在压机下进行压制复合,制成 竹型材,这里所说的单层板材A或单层板材B叠置为两块或两块以上 的叠置;或者,进行二次压制复合成型在经过一次复合成型的竹型材的 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涂胶,叠置单层板材A或单层板材B,在压机下 进行二次压制复合;也可,进行二次以上的压制复合成型重复二次复合成型的步骤, 进行二次以上压制复合至设定尺寸的竹型材。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 一次压制复合成型是将三块或以上单层板 材A和/或单层板材B叠置,在压机下进行压制复合,制成厚度在150ram 内的复合竹型材。热压复合工艺是利用压机上的压机板的传热传入受压的材料内 部和胶合处使其胶粘剂固化而胶合在一起,另外如要把一定厚度的多层型材胶合在一起,采用二次及二次以上的复合成型方法,即在单层 板材表面先进行平整砂光再涂胶,进行排列后,进热压机复合,用此热 压复合方法具有热传播速度快、胶合固化时间短、不会破坏内在胶合 强度和产品性能,使产品质量有保障。而按传统的方法热压一定厚度 的产品就无法做到热固化胶合,其产品质量没有保障,且胶合强度差。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厚度在150mra以内的竹型材,可使用一次复合 成型。对于厚度大于150mm的竹型材采用二次及二次以上复合成型, 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可生产出厚度10mm 1000mm、宽度10mm 1300mm 和任意长度的无逢接长竹型材。所述的压制复合为热压复合,热压温度为85 165。C,压力为5 35kg/cm2Q所述叠置是指单层板材之间同向叠置或纵横错相叠置。由于竹子会发霉,且霉变速度比木材快,因此需在制备之前对原 材料进行防腐处理,所述的竹条在接长前经过碳化处理,其中,所述 的碳化处理包括水碳化处理、湿碳化处理或干碳化处理。所述的接长竹条或竹板胚在厚度和/或宽度方向排列时,其相邻 的连接位置相互错开。针对上述制造方法制得的无缝接长竹型材产品,用作户内外的 柱、梁、扶手、平台地砖、平台地板、室内外地板、汽车厢板、船用 踏板、集装厢板、建筑模板等,代替了用木材为原料的木制产品和建 材类木制产品的一切用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缝接长竹型材,由竹条或竹板胚排列、接长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条或竹板胚通过长度方向上相互对应的拉槽、榫钩密配合接长,宽度和厚度方向上均通过有序排列的竹条或竹板胚相互复合,构成设定尺寸的竹型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辉,高世卿,高世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云生竹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