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63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其包括引脚连接板、焊接在所述引脚连接板上的U型引脚插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引脚材料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了放电倍率能力。

A pin structure of lithium battery cove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盖板结构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
技术介绍
图1为传统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是采用在原材料上冲孔、压台阶;然后通过铆钉杆径铆合变形、膨胀来密封,因引脚为一体式,在引脚开发模具时材料利用率只能达到40%;提高了单个引脚制造成本,同比增加盖板组件成本,以上方式结构锂电池引脚制造成本高,直接影响锂电池整体结构设计方案;且因铆钉杆径与引脚接触面少,引脚对铆钉抱紧强度不够,无法满足锂电池要求的放电倍率能力,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增厚引脚连接片的厚度来满足放电倍率能力,但此方法会降低锂电池能量比,并提高制造盖板材料费用,还会增加锂电池的整体重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能够提高引脚材料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了放电倍率能力。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其包括引脚连接板、焊接在所述引脚连接板上的U型引脚插片。进一步的,所述引脚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插槽,所述U型引脚插片的两个平行边端部插在所述插槽中并焊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引脚连接板上还设置有供铆钉杆径穿过的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的上表面外周设置有一环形增厚部,增加与铆钉杆径的接触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引脚插片设计成U型,通过U型弯曲部来限定两个平行插片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人为的捏小两个插片之间的距离造成的接触不良的问题,进而大大提高了电池盖板电气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将引脚设置成两个部件,大大提高了引脚制作过程中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制作成本;在连接孔的上表面外周设置有一环形增厚部,增加与铆钉杆径的接触面积,提升了电池过电流倍率,从而提升了整个锂电池盖板的功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00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1引脚连接板;2U型引脚插片;3插槽;4连接孔;5环形增厚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照图2-图3,本实施例为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100,其包括引脚连接板1、焊接在引脚连接板1上的U型引脚插片2,引脚连接板1上设置有两个插槽3,U型引脚插片2的两个平行边端部插在插槽3中并焊接在一起。引脚连接板1上还设置有供铆钉杆径穿过的连接孔4,连接孔4的上表面外周设置有一环形增厚部5,增加与铆钉杆径的接触面积,提升了电池过电流倍率,从而提升了整个锂电池盖板的功能性。可通过设置环形增厚部5来提升所有型号锂电池盖板功能性与放电倍率。通过将引脚插片2设计成U型,通过U型弯曲部来限定两个平行插片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人为的捏小两个插片之间的距离造成的接触不良的问题,进而,U型引脚插片2大大提高了电池盖板电气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引脚连接板、焊接在所述引脚连接板上的U型引脚插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引脚连接板、焊接在所述引脚连接板上的U型引脚插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盖板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插槽,所述U型引脚插片的两个平行边端部插在所述插槽中并焊接在一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炬鸿通讯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