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342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T检测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CT射线源、CT滑环、CT探测器、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第一射线源、第二射线源、被检查物体、传送带、综合数据处理计算机、CT数据处理计算机、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传送带电机、滑环电机和运动控制计算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标定难度、数据量以及数据训练计算量。

A CT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安检
,尤其涉及一种CT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X射线技术早期被应用于安检时,主要通过形状信息检查刀,枪等违禁品,后来双能透视成像技术被应用后,能够通过双能透视图像区别有机物、无机物、混合物,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燃爆物的检查功能,但是精度还比较度。接着以多视角成像技术为代表的AT(advancedtechnology)技术可以获取物体的近似电子密度信息,提高了探测精度,但依然由于物体重叠等因素的影像,精度难以明显提高。X射线安检CT技术由于其高检测精度,在安全检查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X射线CT设备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燃爆物,被称为explosivedetectionSystem,通常不被赋予检查刀,枪等违禁品的自动探测任务,而违禁品的识别通常依然有人工完成。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解放人力,由机器自动探测刀,枪等违禁品已经变为设备用户强烈的需求。因此在CT技术探测燃爆物的基础上,增加违禁品自动探测的功能成为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趋势。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已经图像识别领域快速发展,但对于三维CT图像直接应用三维图像进行识别,存在计算量大,标定工作量大,计算资源要求高等缺点,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CT检测装置,由三维断层图完成燃爆物的探测识别,而基于二维投影图像由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完成燃爆物之外的其他违禁品(刀,枪等违禁品)的识别,简化了标定难度、数据量以及数据训练计算量。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CT检测装置,包括:CT射线源、CT滑环、CT探测器、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第一射线源、第二射线源、被检查物体、传送带、综合数据处理计算机、CT数据处理计算机、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传送带电机、滑环电机和运动控制计算机;其中,CT射线源和CT探测器均设置于所述滑环上,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均与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连接,CT探测器与CT数据处理计算机连接,CT数据处理计算机和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均与综合数据处理计算机连接,传送带电机和滑环电机均与运动控制计算机连接;运动控制计算机控制传送带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运动,运动控制计算机控制滑环电机匀速转动。被检测物体放置在传动带上,传送带带动检测物体进入检测通道,滑环围绕传送带匀速转动;CT射线源发射射线,CT探测器接收来自于CT射线源的射线光子信号,由CT数据处理计算机完成CT投影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第一探测器接收来自于第一射线源的射线光子信号,第二探测器接收来自于第二射线源的射线光子信号,由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完成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产生的透视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CT数据处理计算机完成燃爆物的识别,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完成燃爆物之外的违禁品的识别;最后由综合处理计算机给出最终的被检查物体报警信息。上述CT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一探测器为L型探测器。上述CT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二探测器为L型探测器。上述CT检测装置中,所述CT探测器为弧形。上述CT检测装置中,所述CT探测器包括N个探测板;每个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与CT射线源的射线源焦点的连线垂直于每个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所在的外表面;其中,以中心探测板为基准,其余的探测板沿中心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与射线源焦点的连线对称分布,中心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与其余每个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的连线与相对应的其余每个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与射线源焦点的连线垂直。上述CT检测装置中,中心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与射线源焦点的连线和左侧第k个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与射线源焦点的连线的夹角γk通过以下公式得到:其中,βk为左侧第k块探测器左边界点与射线源焦点的连线与中心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与射线源焦点的连线的夹角,k=2,3,4…,根据本技术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CT检测装置,包括:CT射线源、CT滑环、CT探测器、传送带、数据处理计算机、传送带电机、滑环电机和运动控制计算机;其中,CT射线源和CT探测器设置于滑环上,CT探测器与数据处理计算机连接,传送带电机和滑环电机均与运动控制计算机连接;运动控制计算机控制传送带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运动,运动控制计算机控制滑环电机匀速转动;被检测物体放置在传动带上,传送带带动被检测物体进入检测通道,滑环围绕传送带匀速转动;CT射线源发射射线,CT探测器接收来自于CT射线源的射线光子信号,由数据处理计算机完成CT投影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所有的数据处理工作。上述CT检测装置中,所述CT探测器包括N个探测板;每个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与CT射线源的射线源焦点的连线垂直于每个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所在的外表面;其中,以中心探测板为基准,其余的探测板沿中心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与射线源焦点的连线对称分布,中心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与其余每个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的连线与相对应的其余每个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与射线源焦点的连线垂直。上述CT检测装置中,中心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与射线源焦点的连线和左侧第k个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与射线源焦点的连线的夹角γk通过以下公式得到:其中,βk为左侧第k块探测器左边界点与射线源焦点的连线与中心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与射线源焦点的连线的夹角,k=2,3,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燃爆物识别和燃爆物之外的违禁品识别分开来做,由CT断层数据完成燃爆物识别,而由二维投影图像完成燃爆物之外的违禁品识别。鉴于三维断层数据数据量大,数据标定工作量大,数据训练计算量大,这种思路简化了燃爆物之外的违禁品识别的标定难度、数据量以及数据训练计算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T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T检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T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根据CT投影图得到二维投影图的流程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三维断层图像通过整体分割投影方法得到二维投影图的流程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三维断层图像通过细化分割投影方法得到二维投影图的流程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三维断层数据确定多个优选投影视角方向的流程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T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N个探测板和射线源焦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扇束重排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one-paral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T射线源(1)、CT滑环(2)、CT探测器(3)、第一探测器(4)、第二探测器(5)、第一射线源(6)、第二射线源(7)、传送带(9)、综合数据处理计算机(10)、CT数据处理计算机(11)、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12)、传送带电机(13)、滑环电机(14)和运动控制计算机(15);其中,/n所述CT射线源(1)和所述CT探测器(3)均设置于所述滑环(2)上,CT射线源(1)位于所述滑环(2)的顶部,所述CT探测器(3)位于所述传送带(9)的底部;/n所述滑环(2)套设于所述传送带(9);/n所述第一探测器(4)与所述传送带(9)相连接,所述第二探测器(5)与所述传送带(9)相连接,所述第一射线源(6)与所述第一探测器(4)相连接,所述第一射线源(6)设置于所述传送带(9)的底部,所述第二射线源(7)与所述第二探测器(5)相连接,所述第二射线源(7)设置于所述传送带(9)的侧部;/n第一探测器(4)和第二探测器(5)均与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12)连接,CT探测器(3)与CT数据处理计算机(11)连接,CT数据处理计算机(11)和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12)均与综合数据处理计算机(10)连接,传送带电机(13)和滑环电机(14)均与运动控制计算机(15)连接;/n运动控制计算机(15)控制传送带电机(13)带动传送带匀速运动,运动控制计算机(15)控制滑环电机(14)匀速转动,被检测物体(8)放置在传送带(9)上,传送带(9)带动检测物体(8)进入检测通道,滑环(2)围绕传送带匀速转动;/nCT射线源(1)发射射线,CT探测器(3)接收来自于CT射线源(1)的射线光子信号,由CT数据处理计算机(11)完成CT投影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第一探测器(4)接收来自于第一射线源(6)的射线光子信号,第二探测器(5)接收来自于第二射线源(7)的射线光子信号,由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12)完成第一探测器(4)和第二探测器(5)产生的透视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nCT数据处理计算机(11)完成燃爆物的识别,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12)完成燃爆物之外的违禁品的识别;/n最后由综合处理计算机(10)给出最终的被检查物体报警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T射线源(1)、CT滑环(2)、CT探测器(3)、第一探测器(4)、第二探测器(5)、第一射线源(6)、第二射线源(7)、传送带(9)、综合数据处理计算机(10)、CT数据处理计算机(11)、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12)、传送带电机(13)、滑环电机(14)和运动控制计算机(15);其中,
所述CT射线源(1)和所述CT探测器(3)均设置于所述滑环(2)上,CT射线源(1)位于所述滑环(2)的顶部,所述CT探测器(3)位于所述传送带(9)的底部;
所述滑环(2)套设于所述传送带(9);
所述第一探测器(4)与所述传送带(9)相连接,所述第二探测器(5)与所述传送带(9)相连接,所述第一射线源(6)与所述第一探测器(4)相连接,所述第一射线源(6)设置于所述传送带(9)的底部,所述第二射线源(7)与所述第二探测器(5)相连接,所述第二射线源(7)设置于所述传送带(9)的侧部;
第一探测器(4)和第二探测器(5)均与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12)连接,CT探测器(3)与CT数据处理计算机(11)连接,CT数据处理计算机(11)和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12)均与综合数据处理计算机(10)连接,传送带电机(13)和滑环电机(14)均与运动控制计算机(15)连接;
运动控制计算机(15)控制传送带电机(13)带动传送带匀速运动,运动控制计算机(15)控制滑环电机(14)匀速转动,被检测物体(8)放置在传送带(9)上,传送带(9)带动检测物体(8)进入检测通道,滑环(2)围绕传送带匀速转动;
CT射线源(1)发射射线,CT探测器(3)接收来自于CT射线源(1)的射线光子信号,由CT数据处理计算机(11)完成CT投影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第一探测器(4)接收来自于第一射线源(6)的射线光子信号,第二探测器(5)接收来自于第二射线源(7)的射线光子信号,由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12)完成第一探测器(4)和第二探测器(5)产生的透视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
CT数据处理计算机(11)完成燃爆物的识别,透视数据处理计算机(12)完成燃爆物之外的违禁品的识别;
最后由综合处理计算机(10)给出最终的被检查物体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器(4)为L型探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探测器(5)为L型探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T探测器(3)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T探测器(3)包括N个探测板;每个探测板的成像区域中心点与CT射线源(1)的射线源焦点(700)的连线垂直于每个探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