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板式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327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板式换热系统,属于智能板式换热系统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智能板式换热系统;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管道主阀门,管道主阀门的进水口与软水水箱相连,管道主阀门的出水口连接机组进水管道,机组进水管道上并接有多路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水口均与板式换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板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用户端相连;板式换热器的外侧还设置有补水泵变频装置;机组进水管道上和板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位置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门;机组底座上还设置有智能变频控制柜,智能变频控制柜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循环泵、板式换热器、补水泵变频装置、流量控制阀门的信号控制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采暖供热场所。

Intelligent plate heat exchan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板式换热系统
本技术智能板式换热系统,属于智能板式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大型换热站设计选型时,循环泵的功率设计有一定富余流量,当进行变频自动控制时,可以将这部分富余功率节省下来,尤其是30KW以上大功率循环泵节能效果非常明显,根据实测数据显示,大型换热站循环泵工作在40HZ左右基本满足供暖要求,此时循环泵节电率在20-50%左右,节能效果明显;但目前使用的换热系统缺少循环泵变频控制的节能效果,浪费大量热源,不利于节能环保;另一方面,目前使用的换热系统为保持稳定运行,要求有工作人员值守监控,工作人员需手动控制系统内各阀门和泵的动作状态,工作量大,每名工作人员需进行长时间培训才能上岗,耗费大量人力时间,但监控运行系统的效果仍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智能板式换热系统结构的改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智能板式换热系统,包括统一设置在机组底座上的管道主阀门,所述管道主阀门的进水口与软水水箱相连,所述管道主阀门的出水口连接机组进水管道,所述机组进水管道上并接有多路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均与板式换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用户端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外侧还设置有补水泵变频装置;所述机组进水管道上和板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位置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门;所述机组底座上还设置有智能变频控制柜,所述智能变频控制柜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循环泵、板式换热器、补水泵变频装置、流量控制阀门的信号控制端相连;所述循环泵、板式换热器、补水泵变频装置的外围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智能变频控制柜相连。所述软水水箱与管道主阀门之间还设置有过滤除污器和温控装置。所述智能变频控制柜内部还设置有故障报警诊断模块和通信模块。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板式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智能变频控制柜,温控装置,各种传感器,管路、阀门集成为一体,统一组合安装在机组底座上,使蒸汽或高温水在温控阀门的控制下,按供热系统所需要流量使一次侧热源(蒸汽,高温水)进入板式换热器,与二次侧循环水进行间接热交换,然后返回一次侧回水管网,二次侧循环回水经过循环泵加压后,进入板式换热器与一次侧热源进行间接热交换,然后进入二次侧供水管网,补水定压泵自动向二次侧回水管网补水定压,维持整个换热系统稳定运行,有效提高了热源使用效率;本技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可靠性高,具备无人值守自运行功能,维护运行成本低,可在需要采暖供热的单位区域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管道主阀门、2为软水水箱、3为机组进水管道、4为循环泵、5为板式换热器、6为补水泵变频装置、7为流量控制阀门、8为智能变频控制柜。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智能板式换热系统,包括统一设置在机组底座上的管道主阀门1,所述管道主阀门1的进水口与软水水箱2相连,所述管道主阀门1的出水口连接机组进水管道3,所述机组进水管道3上并接有多路循环泵4,所述循环泵4的出水口均与板式换热器5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5的出水口与用户端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5的外侧还设置有补水泵变频装置6;所述机组进水管道3上和板式换热器5的出水口位置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门7;所述机组底座上还设置有智能变频控制柜8,所述智能变频控制柜8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循环泵4、板式换热器5、补水泵变频装置6、流量控制阀门7的信号控制端相连;所述循环泵4、板式换热器5、补水泵变频装置6的外围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智能变频控制柜8相连。所述软水水箱2与管道主阀门1之间还设置有过滤除污器和温控装置。所述智能变频控制柜8内部还设置有故障报警诊断模块和通信模块。本技术使用换热机组专用控制柜作为控制单元,工作人员对智能变频控制柜进行设置,可对换热系统中各阀门、泵的动作进行预设调控,同时各传感器将监控到的水流量、温度等参数反馈回控制单元,控制柜再对整个系统工作模块进行适应性调节,最终实现整个换热系统无人值守正常工作,使换热系统更加节能,热转换效率更高。所述补水泵变频装置6具有变频恒压补水功能,用户通过预设控制参数,可以控制补水压力稳定,使其具备定时自动切换备用泵功能,防止备用泵长时间不用锈蚀;补水泵同时具备动静压补水压力自动控制功能,可设定动压和静压两个补水压力,在循环泵启动和停止时自动切换,并同时具备补水箱缺水自动保护功能,在补水箱缺水时自动停泵,防止补水泵空转,当检测到管道内压力超出阈值,则控制补水泵自动泄水,在系统热膨胀超压时可自动打开泄压电磁阀泄压。所述循环泵4采用变频压力进行控制,根据二次网供,回水压差或供水压力自动调节循环泵的转速,保证二次网出口压力或供回水压差稳定,控制系统最多可控制三台循环泵自动运行,当一台循环泵不能满足二次网的供水压力或流量要求时,系统自动将第一台循环泵从变频状态切换到工频状态,然后变频启动第二台循环泵投入工作,当两台泵满负荷运行还不满足系统要求时,则依次启动第三台泵变频投入工作;当外网热负荷减小时,系统将依次停掉先启动的循环泵,保证外网压力稳定,实现二次网的变流量自动调节功能,达到自动节能的效果,由于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大功率的循环泵启动和停止都由变频器控制,对供电网无浪涌冲击,对供热管网也无压力冲击,有效降低了管道阀门损坏率,同时对换热站的电力变压器容量要求也大大降低,节省投资和维护费用。本技术根据二次网出口的水循环温度自动控制一次网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保证二次网出口温度稳定,具有户外温度补偿控制功能,可根据户外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二次网出口温度,当户外温度越高,二次网出口温度越低,户外温度越低,二次网出口温度越高,可在智能变频控制柜8上手动调节控制流量调节阀开度,也可设置为分时段控制,通过人机界面设定区间节能模式。本技术另外在智能变频控制柜中设置数据通讯模块,使其具备对监控数据的远程传输功能,控制系统可配备RS485远程数据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在一台计算机同一条线上最多可挂61个换热站数据端口,每个站点通过设置不同站号进行区分,可方便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在配备上位电脑时,可远程监控换热机组的运行参数,并能根据设定的时间自动进行数据记录,可在电脑上随时查询,打印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能在电脑上描绘打印历史温度,压力,便于分析和掌握机组运行状况,并对故障进行分析解决。本技术另外还设置有故障报警诊断模块,具备传感器故障提示和控制保护功能,支持对温度传感器短路和断线汉字显示提示功能、压力传感器断线系统保护功能,系统能自动检查压力传感器断线状态,防止系统补水压力过高对管网和用户取暖设备造成损坏。故障自动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板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统一设置在机组底座上的管道主阀门(1),所述管道主阀门(1)的进水口与软水水箱(2)相连,所述管道主阀门(1)的出水口连接机组进水管道(3),所述机组进水管道(3)上并接有多路循环泵(4),所述循环泵(4)的出水口均与板式换热器(5)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5)的出水口与用户端相连;/n所述板式换热器(5)的外侧还设置有补水泵变频装置(6);/n所述机组进水管道(3)上和板式换热器(5)的出水口位置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门(7);/n所述机组底座上还设置有智能变频控制柜(8),所述智能变频控制柜(8)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循环泵(4)、板式换热器(5)、补水泵变频装置(6)、流量控制阀门(7)的信号控制端相连;/n所述循环泵(4)、板式换热器(5)、补水泵变频装置(6)的外围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智能变频控制柜(8)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板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统一设置在机组底座上的管道主阀门(1),所述管道主阀门(1)的进水口与软水水箱(2)相连,所述管道主阀门(1)的出水口连接机组进水管道(3),所述机组进水管道(3)上并接有多路循环泵(4),所述循环泵(4)的出水口均与板式换热器(5)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5)的出水口与用户端相连;
所述板式换热器(5)的外侧还设置有补水泵变频装置(6);
所述机组进水管道(3)上和板式换热器(5)的出水口位置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门(7);
所述机组底座上还设置有智能变频控制柜(8),所述智能变频控制柜(8)的信号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晋城市荣尔飞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