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25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包括安装筒,安装筒的筒内壁中部安装片上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反光镜的外表面安装片上螺纹孔螺纹连接,反光镜的内部通过连接件设有灯座,灯座的安装孔内设有灯源,安装筒的筒内壁前侧通过安装架设有聚光镜,安装筒的外表面前侧设有连接装置,该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结构简单,调焦方便,安装拆卸方便,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能够根据需求,通过连接装置保证各结构的便利拆卸安装,通过调焦装置实现成像光斑更加的清晰,保证了成像的质量,光源混色均匀,通过无毛边的光阑避免切割图案时带毛边情况的发生,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了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的使用效率。

Angle switch module of imaging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
本技术涉及灯具器件
,具体为一种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布号CN208331887U的专利公开了涉及一种成像灯,包括灯具壳体、设于灯具壳体后端的后盖组件、设于灯具壳体前端的灯头座,所述灯具壳体内设有成像组件、散热器、挡风板和散热风扇,所述挡风板设在散热器和散热风扇之间,所述散热风扇沿前后方向放置,所述灯具壳体上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通风口分别位于散热风扇的前方和后方,所述通风口位于灯具壳体上侧或下侧,但存在诸多问题,结构复杂,调焦不便,结构一体不能安装拆卸,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而且不能够根据需求保证各结构的便利拆卸安装,无法实现成像光斑更加的清晰,成像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光源混色不够均匀,无法避免切割图案时带毛边情况的发生,无形中增加了人员的工作负担,致使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的使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结构简单,调焦方便,安装拆卸方便,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能够根据需求,通过连接装置保证各结构的便利拆卸安装,通过调焦装置实现成像光斑更加的清晰,保证成像质量,光源混色均匀,通过无毛边的光阑避免切割图案时带毛边情况的发生,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了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的使用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筒内壁中部安装片上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反光镜的外表面安装片上螺纹孔螺纹连接,反光镜的内部通过连接件设有灯座,灯座的安装孔内设有灯源,安装筒的筒内壁前侧通过安装架设有聚光镜,安装筒的外表面前侧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中前侧的固定连接块与灯筒的外表面后端固定连接,安装筒的筒内壁前侧安装环片上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光阑的安装孔螺纹连接,安装筒、聚光镜、灯筒和光阑的中心轴线弧形重合,灯筒的筒内设有调焦装置,灯筒的前侧内螺纹与前灯筒的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前灯筒的筒内前端设有平面镜,前灯筒的前侧设有挡光结构,安装筒的筒内后端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中底片的上端螺纹孔通过螺栓与蓄电池的侧面螺纹孔螺纹连接,安装筒的筒内中部设有安放结构,安放结构中散热器固定板的上端螺纹孔通过螺栓与散热器的侧面螺纹孔螺纹连接,安装筒的后侧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后盖上端均匀分布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安装筒的外表面上设有悬挂调节装置,后盖的后侧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灯源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出端,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光束最小角度与最大角度切换,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块,所述固定连接块的底端分别与灯筒的后端外表面和安装筒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对应分布的固定连接块上端螺纹孔通过螺杆螺纹连接,螺杆的前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与前端的固定连接块前侧面接触连接,保证灯筒与安装筒的可拆卸连接,便于维护。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焦装置包括滑柱,所述灯筒的筒内壁通过连接件设有两个均匀分布的滑柱,滑柱与固定架的外侧弧面上滑套滑动连接,固定架的内部安装有透镜,灯筒的弧面上设有两条均匀分布的条形口,固定架的弧面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动调节螺纹柱,滑动调节螺纹柱穿出条形口并在顶端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母,锁止螺母的底面与灯筒的外侧面接触连接,实现透镜与平面镜相对位置的改变,因此便于调焦,实现成像光斑更加的清晰,保证成像质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光结构包括弧形卡片,所述前灯筒的前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卡片,弧形卡片的卡块与挡光板的卡槽卡接,通过弧形卡片的卡块与挡光板的卡槽卡接,起到射出光线的外部挡光遮蔽,保证成像质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电源固定框,所述电源固定框的侧面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安装筒的后端筒内壁上螺纹孔螺纹连接,电源固定框的后侧设有底片,实现对蓄电池的稳固安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放结构包括散热器固定板,所述散热器固定板的外侧弧面上均匀分布对的固定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安装筒的中部筒内壁上螺纹孔螺纹连接,散热器固定板的后侧设有开口,实现对散热器的稳固安装,保证器件的高效散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悬挂调节装置包括悬挂提手,所述悬挂提手的两侧底端转轴通过轴承与安装筒的弧面安装台转动连接,悬挂提手的两侧设有滑口,安装筒的弧面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弧形滑轨,弧形滑轨与调节螺杆的底端滑块滑动连接,调节螺杆的外侧穿出滑口并在端头处螺纹连接有加固螺母,加固螺母的内侧面与悬挂提手的两侧面接触连接,便于调节适宜的角度悬挂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筒的外表面后侧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调节把手,安装筒的外表面后侧上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条口,便于携拿装置,同时保证装置的及时散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后盖的后侧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电源输入接口组和USB输入接口组,电源输入接口组和USB输入接口组的输出端均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便于拆卸安装维护,同时能够以不同形式对蓄电池充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结构简单,释放锁止螺母与灯筒的外表面的接触连接,由于固定架的外侧弧面上滑套在滑柱上的滑动连接,实现透镜与平面镜相对位置的改变,因此便于调焦,实现成像光斑更加的清晰,保证成像质量,由于两个对应分布的固定连接块上端螺纹孔通过螺杆螺纹连接,便于灯筒与安装筒的安装拆卸,由于后盖的上端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安装筒的后端螺纹孔螺纹连接,灯筒的前侧内螺纹与前灯筒的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拆卸维护,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无毛边的光阑避免切割图案时带毛边情况的发生,通过控制开关调控,灯源运转发光,经过反光镜反射将光束反射至聚光镜上聚光,之后通过调节光阑对通过光束不同程度限制,经透镜增强光束从而保证成像质量,在此过程中,通过向光阑的插槽内插入色板,进而通过遮挡部分光束使光束角的大小得到改变,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光束最小角度与最大角度切换,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了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内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固定结构内部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安放结构内部剖视示意图。图中:1安装筒、2反光镜、3灯座、4灯源、5聚光镜、6连接装置、61固定连接块、62螺杆、63锁紧螺母、7灯筒、8光阑、9调焦装置、91滑柱、92固定架、93透镜、94条形口、95滑动调节螺纹柱、96锁止螺母、10前灯筒、11平面镜、12挡光结构、121弧形卡片、122挡光板、13固定结构、131电源固定框、132底片、14蓄电池、15安放结构、151散热器固定板、152固定螺纹孔、153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包括安装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的筒内壁中部安装片上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反光镜(2)的外表面安装片上螺纹孔螺纹连接,反光镜(2)的内部通过连接件设有灯座(3),灯座(3)的安装孔内设有灯源(4),安装筒(1)的筒内壁前侧通过安装架设有聚光镜(5),安装筒(1)的外表面前侧设有连接装置(6),连接装置(6)中前侧的固定连接块(61)与灯筒(7)的外表面后端固定连接,安装筒(1)的筒内壁前侧安装环片上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光阑(8)的安装孔螺纹连接,安装筒(1)、聚光镜(5)、灯筒(7)和光阑(8)的中心轴线弧形重合,灯筒(7)的筒内设有调焦装置(9),灯筒(7)的前侧内螺纹与前灯筒(10)的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前灯筒(10)的筒内前端设有平面镜(11),前灯筒(10)的前侧设有挡光结构(12),安装筒(1)的筒内后端设有固定结构(13),固定结构(13)中底片(132)的上端螺纹孔通过螺栓与蓄电池(14)的侧面螺纹孔螺纹连接,安装筒(1)的筒内中部设有安放结构(15),安放结构(15)中散热器固定板(151)的上端螺纹孔通过螺栓与散热器(16)的侧面螺纹孔螺纹连接,安装筒(1)的后侧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后盖(17)上端均匀分布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安装筒(1)的外表面上设有悬挂调节装置(18),后盖(17)的后侧设有控制开关(22),控制开关(22)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4)的输出端,灯源(4)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22)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包括安装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的筒内壁中部安装片上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反光镜(2)的外表面安装片上螺纹孔螺纹连接,反光镜(2)的内部通过连接件设有灯座(3),灯座(3)的安装孔内设有灯源(4),安装筒(1)的筒内壁前侧通过安装架设有聚光镜(5),安装筒(1)的外表面前侧设有连接装置(6),连接装置(6)中前侧的固定连接块(61)与灯筒(7)的外表面后端固定连接,安装筒(1)的筒内壁前侧安装环片上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光阑(8)的安装孔螺纹连接,安装筒(1)、聚光镜(5)、灯筒(7)和光阑(8)的中心轴线弧形重合,灯筒(7)的筒内设有调焦装置(9),灯筒(7)的前侧内螺纹与前灯筒(10)的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前灯筒(10)的筒内前端设有平面镜(11),前灯筒(10)的前侧设有挡光结构(12),安装筒(1)的筒内后端设有固定结构(13),固定结构(13)中底片(132)的上端螺纹孔通过螺栓与蓄电池(14)的侧面螺纹孔螺纹连接,安装筒(1)的筒内中部设有安放结构(15),安放结构(15)中散热器固定板(151)的上端螺纹孔通过螺栓与散热器(16)的侧面螺纹孔螺纹连接,安装筒(1)的后侧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后盖(17)上端均匀分布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安装筒(1)的外表面上设有悬挂调节装置(18),后盖(17)的后侧设有控制开关(22),控制开关(22)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4)的输出端,灯源(4)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22)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6)包括固定连接块(61),所述固定连接块(61)的底端分别与灯筒(7)的后端外表面和安装筒(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对应分布的固定连接块(61)上端螺纹孔通过螺杆(62)螺纹连接,螺杆(62)的前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63),锁紧螺母(63)与前端的固定连接块(61)前侧面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像灯角度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装置(9)包括滑柱(91),所述灯筒(7)的筒内壁通过连接件设有两个均匀分布的滑柱(91),滑柱(91)与固定架(92)的外侧弧面上滑套滑动连接,固定架(92)的内部安装有透镜(93),灯筒(7)的弧面上设有两条均匀分布的条形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焰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火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