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管道堵漏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20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管道堵漏工具,工具包括:一组密封件,每一密封件的两端可相互拼接且两端拼接后形成可与管道外壁紧密贴合的环形结构;两个压紧件,均为半圆筒形壳体,两个压紧件拼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筒形壳体,每一压紧件两端的内壁分别开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每一压紧件两端的外壁分别开设有紧固件安装槽,一组密封件可分别置于压紧件两端的密封件安装槽内;一组紧固件,紧固件的两端设置有相互匹配的一组锁紧结构,紧固件置于紧固件安装槽内后可通过所述一组锁紧结构锁紧,以便将两个压紧件拼合后的整体紧固在管道外壁,整个工具结构简单,可快速安装,可以在线堵漏,进一步地,设置密封剂加注管口还可实现第二重密封堵漏。

Plugging tools for nuclear power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管道堵漏工具
本技术涉及核电管道维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管道堵漏工具。
技术介绍
核电站应急柴油机上,有许多回路的管道采用插接加密封圈(O圈)的形式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是拆装方便,缩短检修时间,但由于柴油机在运行情况下振动较大,长时间运行后,这些管道难免会出现O圈挤压变形、管道错位等问题,最终造成管道内介质泄露,且这种泄漏存在不可预见性,严重威胁柴油机的可用性。目前,核电站堵漏工作主要集中在大中型管道上,这些管道的堵漏方式是采用外加罩壳、最后焊接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是不适合在线堵漏,缺陷处理时间长,风险较高,而电站对应急柴油机缺陷的处理有着严格的时限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O圈密封所存在的容易泄露,而现有堵漏方式操作时间长风险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核电管道堵漏工具,可以对管道进行快速堵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核电管道堵漏工具,包括:一组密封件,每一所述密封件的两端可相互拼接且两端拼接后形成可与管道外壁紧密贴合的环形结构;两个压紧件,均为半圆筒形壳体,两个压紧件拼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筒形壳体,每一压紧件两端的内壁分别开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每一压紧件两端的外壁分别开设有紧固件安装槽,所述一组密封件可分别置于压紧件两端的密封件安装槽内;一组紧固件,可分别置于压紧件两端的紧固件安装槽内,所述紧固件的两端设置有相互匹配的一组锁紧结构,紧固件置于紧固件安装槽内后可通过所述一组锁紧结构锁紧,以便将两个压紧件拼合后的整体紧固在管道外壁。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在拼合处沿所述密封件的周向采用榫接方式拼合;和/或,所述密封件在拼合处沿所述密封件的轴向采用榫接方式拼合。优选地,两个压紧件中的任一压紧件的两端之间的某个位置,开设有贯穿压紧件内外的密封剂加注口,所述密封剂加注管口内设置有单向阀。优选地,每一压紧件包括半圆筒形的主体部以及连接于主体部两端的两个半圆筒形的端部,所述主体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端部的内径,所述主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端部的外径,每一所述端部的内壁开设有所述密封件安装槽,每一所述端部的外壁开设有所述紧固件安装槽,两个压紧件中的任一压紧件的主体部上开设所述密封剂加注管口。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橡胶制件。本技术的核电管道堵漏工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堵漏时,只需将预先置于其中一个压紧件两端的密封件安装槽内的一组密封件各自拼接,然后在拼合另一个压紧件,再将紧固件安装好,最后通过组锁紧结构锁紧以将压紧件抱紧在管道上,最终的效果是将整个密封件与管道更紧密的贴合以实现密封堵漏,整个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安装,可以大大节省带压堵漏缺陷处理的时间,可以在线堵漏;进一步地,为防止在安装后密封件的拼合处有介质渗漏,密封件在拼合处沿周向和轴向均采用榫接方式拼合,可以进行再次节流,防止介质流失,从而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可以从密封剂加注管口注入密封剂,实现第二重密封堵漏,性能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核电管道堵漏工具安装到管道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密封件的轴向榫接示意图;图3是密封件的周向榫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参考图1,本技术的核电管道堵漏工具包括:一组密封件1、两个压紧件2(图中仅示意了其中一个)、一组紧固件3。其中,每一所述密封件1的两端可相互拼接且两端拼接后形成可与管道100外壁紧密贴合的环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密封件1优选为橡胶制件。其中,两个压紧件2均为半圆筒形壳体,两个压紧件2拼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筒形壳体。每一压紧件2两端的内壁分别开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每一压紧件2两端的外壁分别开设有紧固件安装槽,所述一组密封件1可分别置于压紧件2两端的密封件安装槽内;一组紧固件3,所述一组紧固件3可分别置于压紧件2两端的紧固件安装槽内,所述紧固件3的两端设置有相互匹配的一组锁紧结构,紧固件3置于紧固件安装槽内后可通过所述一组锁紧结构锁紧,以便将两个压紧件2拼合后的整体紧固在管道100外壁,实现带压堵漏。密封件1为核心部件,主要起到的是一次密封作用,同时还起到吸收一定管道形变的作用,可以与管路紧密贴合。优选的,为防止在安装后橡胶密封件的接合处有介质渗漏,参考图2,所述密封件1在拼合处沿所述密封件1的周向采用阶梯式榫接方式拼合,如图2,密封件1的与其轴向垂直的截面中,密封件1拼合处呈阶梯状。参考图3,所述密封件1在拼合处沿所述密封件1的轴向采用锯齿式榫接方式拼合,如图3,视线垂直于密封件1的轴向看拼接处时可以看到拼接处呈锯齿状。周向和轴向均采用榫接方式的目的就在于进行再次节流,防止介质流失,从而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继续参考图1,每一压紧件2的平行于其轴向的截面大致呈“几”字形,具体的,每一压紧件2均包括半圆筒形的主体部21以及连接于主体部21两端的两个半圆筒形的端部22,所述主体部21和所述端部22的轴线重合,所述主体部21的内径大于所述端部22的内径,所述主体部21的外径大于所述端部22的外径。每一所述端部22的内壁开设有所述密封件安装槽,每一所述端部22的外壁开设有所述紧固件安装槽,密封件安装槽、紧固件安装槽可以方便密封件1、紧固件3的快速安装,同时起到防滑作用。两个压紧件2中的其中一个压紧件2的主体部21(优选为主体部21轴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开设有贯穿该压紧件2内外的密封剂加注口211,所述密封剂加注管口211内设置单向阀。密封剂加注管口2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管道堵漏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组密封件,每一所述密封件的两端可相互拼接且两端拼接后形成可与管道外壁紧密贴合的环形结构;/n两个压紧件,均为半圆筒形壳体,两个压紧件拼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筒形壳体,每一压紧件两端的内壁分别开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每一压紧件两端的外壁分别开设有紧固件安装槽,所述一组密封件可分别置于压紧件两端的密封件安装槽内;/n一组紧固件,可分别置于压紧件两端的紧固件安装槽内,所述紧固件的两端设置有相互匹配的一组锁紧结构,紧固件置于紧固件安装槽内后可通过所述一组锁紧结构锁紧,以便将两个压紧件拼合后的整体紧固在管道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管道堵漏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组密封件,每一所述密封件的两端可相互拼接且两端拼接后形成可与管道外壁紧密贴合的环形结构;
两个压紧件,均为半圆筒形壳体,两个压紧件拼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筒形壳体,每一压紧件两端的内壁分别开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每一压紧件两端的外壁分别开设有紧固件安装槽,所述一组密封件可分别置于压紧件两端的密封件安装槽内;
一组紧固件,可分别置于压紧件两端的紧固件安装槽内,所述紧固件的两端设置有相互匹配的一组锁紧结构,紧固件置于紧固件安装槽内后可通过所述一组锁紧结构锁紧,以便将两个压紧件拼合后的整体紧固在管道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管道堵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在拼合处沿所述密封件的周向采用榫接方式拼合;和/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斌初向南李品呈高佳王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