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20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旨在提供一种缓冲效果好,结构简单以及实用性强的弯头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管体内设有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包括设置于弯头部内的若干缓冲体、设置于各缓冲体上的缓冲斜面以及设置于弯头部出水口内壁上的缓冲组件,各缓冲斜面均呈圆弧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管件技术领域。

A large flow impact resistant elbow pipe at both en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它包括管体,管体包括主管体以及分别设置于主管体两端的弯头部。传统的管体,尤其是弯头部分,受到的冲击通常会比较大,也是最容易算坏的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效果好,结构简单以及实用性强的弯头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主管体以及分别设置于主管体两端的弯头部,所述管体内设有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包括设置于弯头部内的若干缓冲体、设置于各缓冲体上的缓冲斜面以及设置于弯头部出水口内壁上的缓冲组件,各缓冲斜面均呈圆弧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弯头部出水口内壁一侧的第一挡板以及与第一挡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呈倾斜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体、第二缓冲体以及第三缓冲体,第一缓冲体的高度、第二缓冲体的高度以及的第三缓冲体的高度由第一缓冲体往第三缓冲体方向逐渐增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斜面的斜面朝向主管体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1.通过在弯头部上设置的缓冲机构,使得形成良好的缓冲效果,并且缓冲机构包括设置于弯头部内的若干缓冲体、设置于各缓冲体上的缓冲斜面以及设置于弯头部出水口内壁上的缓冲组件,各缓冲斜面均呈圆弧状,而圆弧状结构的缓冲斜面具备良好的缓冲效果,提高了耐冲击的能力,确保了良好的实用性;2.通过将缓冲组件设置为包括设置于弯头部出水口内壁一侧的第一挡板以及与第一挡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挡板,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的呈倾斜状的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则形成了良好的耐冲击的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3.通过将缓冲体设置为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体、第二缓冲体以及第三缓冲体,第一缓冲体的高度、第二缓冲体的高度以及的第三缓冲体的高度由第一缓冲体往第三缓冲体方向逐渐增大,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配合缓冲弧面,则形成逐渐的缓冲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图中附图标记,1-管体,10-主管体,11-弯头部,20-缓冲体,21-缓冲斜面,30-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201-第一缓冲体,202-第二缓冲体,203-第三缓冲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对本技术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包括管体1,管体1包括主管体10以及分别设置于主管体10两端的弯头部11,通过在弯头部11上设置的缓冲机构,使得形成良好的缓冲效果,并且缓冲机构包括设置于弯头部11内的若干缓冲体20、设置于各缓冲体20上的缓冲斜面21以及设置于弯头部11出水口内壁上的缓冲组件,各缓冲斜面21均呈圆弧状,而圆弧状结构的缓冲斜面21具备良好的缓冲效果,提高了耐冲击的能力,确保了良好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将缓冲组件设置为包括设置于弯头部11出水口内壁一侧的第一挡板30以及与第一挡板30相对设置的第二挡板31,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的呈倾斜状的第一挡板30以及第二挡板31,则形成了良好的耐冲击的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缓冲体2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体201、第二缓冲体202以及第三缓冲体203,第一缓冲体201的高度、第二缓冲体202的高度以及的第三缓冲体203的高度由第一缓冲体201往第三缓冲体203方向逐渐增大,通过将缓冲体20设置为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体201、第二缓冲体202以及第三缓冲体203,第一缓冲体201的高度、第二缓冲体202的高度以及的第三缓冲体203的高度由第一缓冲体201往第三缓冲体203方向逐渐增大,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配合缓冲弧面21,则形成逐渐的缓冲效果,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缓冲斜面21的斜面朝向主管体10一侧,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则提高了对流体的缓冲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提高了良好的耐冲击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包括主管体(10)以及分别设置于主管体(10)两端的弯头部(11),其特征是:所述管体(1)内设有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包括设置于弯头部(11)内的若干缓冲体(20)、设置于各缓冲体(20)上的缓冲斜面(21)以及设置于弯头部(11)出水口内壁上的缓冲组件,各缓冲斜面(21)均呈圆弧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包括主管体(10)以及分别设置于主管体(10)两端的弯头部(11),其特征是:所述管体(1)内设有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包括设置于弯头部(11)内的若干缓冲体(20)、设置于各缓冲体(20)上的缓冲斜面(21)以及设置于弯头部(11)出水口内壁上的缓冲组件,各缓冲斜面(21)均呈圆弧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其特征是: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弯头部(11)出水口内壁一侧的第一挡板(30)以及与第一挡板(30)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新黄树堂
申请(专利权)人:菲时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