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阀与截止阀联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3176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4:02
一种闸阀与截止阀联用系统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串联的闸阀和截止阀;闸阀包括闸阀阀体、闸阀阀杆、闸阀阀盖、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它还有双铰链组件,闸阀阀体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以及设置于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间的一对斜板;截止阀包括截止阀阀体、截止阀阀盖、截止阀阀瓣以及用于驱动截止阀阀瓣做上下直线运动的截止阀阀杆,截止阀阀体内设有截止阀阀座,截止阀阀瓣与截止阀阀座抵触连接,截止阀阀瓣为圆盘形结构,截止阀阀瓣包括一体成型的圆台密封部、圆环密封部、圆盘部以及位于圆盘部上部的阀杆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降低截止阀开关期间介质瞬时流量对截止阀的冲击,有效延长截止阀的使用寿命。

A combined system of gate valve and stop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闸阀与截止阀联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阀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闸阀与截止阀联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截止阀在使用期间往往都是直接使用,在其打开和关闭期间的介质瞬时流量会非常大,这样使得截止阀开关期间介质瞬时流量对截止阀的冲击很大,降低了截止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闸阀与截止阀联用系统。本技术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串联的闸阀和截止阀;所述闸阀包括闸阀阀体、闸阀阀杆、闸阀阀盖、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它还有双铰链组件,闸阀阀体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间的一对斜板,斜板中部设有阀门主流道,一对斜板沿闸阀阀杆对称设置,闸阀阀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闸阀阀体的底部敞口处设置有盲板,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两侧面与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间为间隙配合,双铰链组件包括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第一销轴、U形连杆和阀杆固定部,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通过第一销轴铰接,第一铰接部与第一阀板固定连接,第二铰接部与第二阀板固定连接,U形连杆的两端设有轴套,U形连杆通过轴套活动安装在第一销轴的上,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位于U形连杆的一对轴套之间,U形连杆的顶部通过第二销轴与阀杆固定部的底部铰接,阀杆固定部的顶部与闸阀阀杆固定连接;所述截止阀包括截止阀阀体、截止阀阀盖、截止阀阀瓣以及用于驱动截止阀阀瓣做上下直线运动的截止阀阀杆,截止阀阀体内设有截止阀阀座,所述截止阀阀瓣与截止阀阀座抵触连接,所述截止阀阀瓣为圆盘形结构,所述截止阀阀瓣包括一体成型的圆台密封部、圆环密封部、圆盘部以及位于圆盘部上部的阀杆连接部,所述圆盘部下表面的边缘设有圆环密封部,所述圆环密封部与圆盘部同轴设置且圆环密封部的外径与圆盘部的直径相同,所述圆环密封部的下部设有弧形凸起部;所述圆盘部下表面的中部设有所述圆台密封部,所述圆台密封部为倒圆台状结构且与圆盘部同轴设置,所述弧形凸起部的下端与圆盘部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圆台密封部的高度,所述圆台密封部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圆环密封部的内径使得圆台密封部和圆环密封部之间形成间隙部,所述间隙部内容纳有一环形橡胶密封圈,环形橡胶密封圈的上部粘贴设置在所述圆盘部的下表面,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的厚度小于所述圆环密封部的高度;所述截止阀阀座上设有与所述圆台密封部相配合的阀座密封面,所述截止阀阀座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圆环密封部相适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底部设有一环形橡胶垫圈,环形橡胶垫圈的顶部向内凹陷并形成与所述弧形凸起部相适配的弧形凹陷部。所述闸阀阀体和截止阀阀体的内壁上涂有刚性塑料涂层。所述截止阀阀盖内部开设有填料槽,填料槽底部设有柔性填料垫,填料槽内部填充有填料,填料槽上部设有填料压套和填料压板。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环形橡胶垫圈的高度。所述截止阀阀瓣设置为:在截止阀阀杆的驱动下,当所述弧形凸起部与所述弧形凹陷部相抵紧时,所述圆台密封部与所述阀座密封面密封配合,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与截止阀阀座的上表面相抵触。第一阀板的两侧面与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2-0.5mm,第二阀板的两侧面与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2-0.5mm。第二销轴的中心线与第一销轴的中心线呈空间垂直。本技术优点是:工作期间需要使用时先不完全打开截止阀,然后再打开闸阀,然后再根据流量需求调节截止阀的打开程度;关闭时先关闭闸阀,再关闭截止阀。这样会有效降低截止阀开关期间介质瞬时流量对截止阀的冲击,有效延长截止阀的使用寿命。闸阀部分将点接触转变为线接触,使用寿命长,不易磨损,加工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截止阀部分通过一体成型的圆台密封部、圆环密封部和圆盘部的设计,实现与截止阀阀座的阀座密封面、环形凹槽、环形橡胶垫圈的配合,将常规截止阀的单次密封改为多次密封,圆台密封部与截止阀阀座密封面密封配合,环形橡胶密封圈与截止阀阀座的上表面相抵触进行二次密封,弧形凸起部与弧形凹陷部相抵紧实现三次密封,有效保证了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截止阀阀瓣与截止阀阀座的关系示意图;图3为截止阀阀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环形橡胶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环形橡胶密封圈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环形橡胶垫圈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闸阀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闸阀局部隐藏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双铰链组件隐藏第一阀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串联的闸阀和截止阀;所述闸阀包括闸阀阀体31、闸阀阀杆32、闸阀阀盖33、第一阀板34和第二阀板35,其特征在于它还有双铰链组件44,闸阀阀体3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竖直板41和第二竖直板4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板41和第二竖直板42之间的一对斜板43,斜板43中部设有阀门主流道,一对斜板43沿闸阀阀杆32对称设置,闸阀阀体3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闸阀阀体31的底部敞口处设置有盲板46,第一阀板34和第二阀板35的两侧面与第一竖直板41和第二竖直板42之间为间隙配合,双铰链组件44包括第一铰接部36、第二铰接部37、第一销轴38、U形连杆39和阀杆固定部40,第一铰接部36和第二铰接部37通过第一销轴38铰接,第一铰接部36与第一阀板34固定连接,第二铰接部37与第二阀板35固定连接,U形连杆39的两端设有轴套,U形连杆39通过轴套活动安装在第一销轴38的上,第一铰接部36和第二铰接部37位于U形连杆39的一对轴套之间,U形连杆39的顶部通过第二销轴45与阀杆固定部40的底部铰接,阀杆固定部40的顶部与闸阀阀杆32固定连接;所述截止阀包括截止阀阀体1、截止阀阀盖2、截止阀阀瓣3以及用于驱动截止阀阀瓣3做上下直线运动的截止阀阀杆4,截止阀阀体1内设有截止阀阀座5,所述截止阀阀瓣3与截止阀阀座5抵触连接,所述截止阀阀瓣3为圆盘形结构,所述截止阀阀瓣3包括一体成型的圆台密封部6、圆环密封部7、圆盘部8以及位于圆盘部8上部的阀杆连接部20,所述圆盘部8下表面的边缘设有圆环密封部7,所述圆环密封部7与圆盘部8同轴设置且圆环密封部7的外径与圆盘部8的直径相同,所述圆环密封部7的下部设有弧形凸起部9;所述圆盘部8下表面的中部设有所述圆台密封部6,所述圆台密封部6为倒圆台状结构且与圆盘部8同轴设置,所述弧形凸起部9的下端与圆盘部8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圆台密封部6的高度,所述圆台密封部6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圆环密封部7的内径使得圆台密封部6和圆环密封部7之间形成间隙部,所述间隙部内容纳有一环形橡胶密封圈10,环形橡胶密封圈10的上部粘贴设置在所述圆盘部8的下表面,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10的厚度小于所述圆环密封部7的高度;所述截止阀阀座5上设有与所述圆台密封部6相配合的阀座密封面,所述截止阀阀座5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圆环密封部7相适配的环形凹槽11,所述环形凹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闸阀与截止阀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串联的闸阀和截止阀;/n所述闸阀包括闸阀阀体(31)、闸阀阀杆(32)、闸阀阀盖(33)、第一阀板(34)和第二阀板(35),其特征在于它还有双铰链组件(44),闸阀阀体(3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竖直板(41)和第二竖直板(4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板(41)和第二竖直板(42)之间的一对斜板(43),斜板(43)中部设有阀门主流道,一对斜板(43)沿闸阀阀杆(32)对称设置,闸阀阀体(3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闸阀阀体(31)的底部敞口处设置有盲板(46),第一阀板(34)和第二阀板(35)的两侧面与第一竖直板(41)和第二竖直板(42)之间为间隙配合,/n双铰链组件(44)包括第一铰接部(36)、第二铰接部(37)、第一销轴(38)、U形连杆(39)和阀杆固定部(40),/n第一铰接部(36)和第二铰接部(37)通过第一销轴(38)铰接,第一铰接部(36)与第一阀板(34)固定连接,第二铰接部(37)与第二阀板(35)固定连接,U形连杆(39)的两端设有轴套,U形连杆(39)通过轴套活动安装在第一销轴(38)的上,第一铰接部(36)和第二铰接部(37)位于U形连杆(39)的一对轴套之间,U形连杆(39)的顶部通过第二销轴(45)与阀杆固定部(40)的底部铰接,阀杆固定部(40)的顶部与闸阀阀杆(32)固定连接;/n所述截止阀包括截止阀阀体(1)、截止阀阀盖(2)、截止阀阀瓣(3)以及用于驱动截止阀阀瓣(3)做上下直线运动的截止阀阀杆(4),截止阀阀体(1)内设有截止阀阀座(5),所述截止阀阀瓣(3)与截止阀阀座(5)抵触连接,所述截止阀阀瓣(3)为圆盘形结构,所述截止阀阀瓣(3)包括一体成型的圆台密封部(6)、圆环密封部(7)、圆盘部(8)以及位于圆盘部(8)上部的阀杆连接部(20),所述圆盘部(8)下表面的边缘设有圆环密封部(7),所述圆环密封部(7)与圆盘部(8)同轴设置且圆环密封部(7)的外径与圆盘部(8)的直径相同,所述圆环密封部(7)的下部设有弧形凸起部(9);所述圆盘部(8)下表面的中部设有所述圆台密封部(6),所述圆台密封部(6)为倒圆台状结构且与圆盘部(8)同轴设置,所述弧形凸起部(9)的下端与圆盘部(8)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圆台密封部(6)的高度,所述圆台密封部(6)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圆环密封部(7)的内径使得圆台密封部(6)和圆环密封部(7)之间形成间隙部,所述间隙部内容纳有一环形橡胶密封圈(10),环形橡胶密封圈(10)的上部粘贴设置在所述圆盘部(8)的下表面,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10)的厚度小于所述圆环密封部(7)的高度;/n所述截止阀阀座(5)上设有与所述圆台密封部(6)相配合的阀座密封面,所述截止阀阀座(5)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圆环密封部(7)相适配的环形凹槽(11),所述环形凹槽(11)底部设有一环形橡胶垫圈(12),环形橡胶垫圈(12)的顶部向内凹陷并形成与所述弧形凸起部(9)相适配的弧形凹陷部(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阀与截止阀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串联的闸阀和截止阀;
所述闸阀包括闸阀阀体(31)、闸阀阀杆(32)、闸阀阀盖(33)、第一阀板(34)和第二阀板(35),其特征在于它还有双铰链组件(44),闸阀阀体(3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竖直板(41)和第二竖直板(4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板(41)和第二竖直板(42)之间的一对斜板(43),斜板(43)中部设有阀门主流道,一对斜板(43)沿闸阀阀杆(32)对称设置,闸阀阀体(3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闸阀阀体(31)的底部敞口处设置有盲板(46),第一阀板(34)和第二阀板(35)的两侧面与第一竖直板(41)和第二竖直板(42)之间为间隙配合,
双铰链组件(44)包括第一铰接部(36)、第二铰接部(37)、第一销轴(38)、U形连杆(39)和阀杆固定部(40),
第一铰接部(36)和第二铰接部(37)通过第一销轴(38)铰接,第一铰接部(36)与第一阀板(34)固定连接,第二铰接部(37)与第二阀板(35)固定连接,U形连杆(39)的两端设有轴套,U形连杆(39)通过轴套活动安装在第一销轴(38)的上,第一铰接部(36)和第二铰接部(37)位于U形连杆(39)的一对轴套之间,U形连杆(39)的顶部通过第二销轴(45)与阀杆固定部(40)的底部铰接,阀杆固定部(40)的顶部与闸阀阀杆(32)固定连接;
所述截止阀包括截止阀阀体(1)、截止阀阀盖(2)、截止阀阀瓣(3)以及用于驱动截止阀阀瓣(3)做上下直线运动的截止阀阀杆(4),截止阀阀体(1)内设有截止阀阀座(5),所述截止阀阀瓣(3)与截止阀阀座(5)抵触连接,所述截止阀阀瓣(3)为圆盘形结构,所述截止阀阀瓣(3)包括一体成型的圆台密封部(6)、圆环密封部(7)、圆盘部(8)以及位于圆盘部(8)上部的阀杆连接部(20),所述圆盘部(8)下表面的边缘设有圆环密封部(7),所述圆环密封部(7)与圆盘部(8)同轴设置且圆环密封部(7)的外径与圆盘部(8)的直径相同,所述圆环密封部(7)的下部设有弧形凸起部(9);所述圆盘部(8)下表面的中部设有所述圆台密封部(6),所述圆台密封部(6)为倒圆台状结构且与圆盘部(8)同轴设置,所述弧形凸起部(9)的下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文清谢建中王水好王新旺
申请(专利权)人:斯耐特湖北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