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雾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313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油雾发生装置,包括油杯和上盖,其要点是上盖内设有压缩气流进口管,油雾出口管,压缩气流进口管上连有油雾喷嘴,油雾出口管与油雾接嘴由油雾出口接头连接,油杯内设有导油管,导油管的出口与油雾喷嘴相连,油杯与上盖之间设有隔板。油杯内设有加温控温器,底部设有螺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供回油泵、滑油冷却风扇、大容量滑油箱和复杂的监控系统,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重量轻。改进了轴承腔的清洁度、提高了使用寿命。航空发动机采用油雾冷却,简化了轴承腔的隔热和封严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小了发动机的重量和体积,提高了飞行器的运载能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速旋转机械 的油雾发生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旋转机械尤其是航空发动机采用的循环式润滑冷却系统,包 括大容量的滑油箱、供回油泵、冷却风扇、油滤、油雾分离器和连接 管路,同时还需要配置监控滑油压力、温度、回油中是否有杂质和轴 承磨损的监控设备。故这类润滑冷却系统设备多、监控系统复杂、体 积大、重量重,同时也消耗过多的机械功率,制造费用高。采用油雾 对航空发动机的轴承进行润滑冷却,可以减少润滑冷却系统的重量和 体积,改善高速旋转机械性能,提高飞行器的运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系统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 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润滑冷却效果好,适用性强,成本低的油雾发生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油雾发生装置包括油杯和上盖, 油杯与上盖组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内设有压縮气流进口 管,油雾出口管,压縮气流进口管上连有油雾喷嘴,油雾出口管与油 雾接嘴由油雾出口接头连接;所述的油杯内设有导油管,导油管的出口与油雾喷嘴相连;油杯与上盖之间还设有隔板。所述的油杯内还增设有加温控温器,油杯的底部设有螺塞。 本技术的油雾发生装置与现有装置相比具有工作可靠,维 修方便;不需要供回油泵、滑油冷却风扇、大容量的滑油箱和复杂的 监控系统,因此结构简单,重量轻;采用油雾润滑冷却,提高了轴承 腔的清洁度和轴承使用寿命;航空发动机采用油雾冷却,简化了轴承 腔的隔热、封严结构,降低了发动机的生产成本,同时还减小了发动 机的重量和体积,从而改进了发动机的性能,提高了飞行器的运载能 力。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杯,2、上盖,3、油腔,4、压縮气流进口接头,5、 压縮气流进口管,6、油雾喷嘴,7、迷宫式油雾腔,9、油雾接嘴, 10、油雾出口接头,11、油雾出口管,13、隔板,14、导油管,15、 加温控温器,16、螺塞。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油雾发生装置包括油杯1及上盖2,油杯1与上盖 2组合连接。上盖2内设有压縮气流进口管5、油雾出口管ll,油雾 喷嘴6与压縮气流进口管5由压縮气流进口接头4连接,油雾接嘴9 与油雾出口管ll由油雾出口接头10连接。在油杯1内还设有加温控 温器15和导油管14,导油管14的出口端与油雾喷嘴6相连,油杯l 的底部设有放油螺塞16,上盖2和油杯1之间设有隔板13,形成迷宫式油雾腔7和油腔3。隔板13将迷宫式油雾腔7与油腔3隔开,防止油与油雾的混合。 加温控温器15自动控制油腔3中滑油的温度,油雾发生装置不使用 时,拧开螺塞16,即可将油腔3中的滑油全部排出。工作开始时,向油杯1内加入适量的滑油,从压縮气流进口管5 引入压縮气流,进入油雾喷嘴6,在油雾喷嘴6的滑油进口处形成负 压,在负压的作用下,油腔3中滑油经导油管14进入油雾喷嘴6, 在压縮气流的作用下,油雾由油雾喷嘴6喷入迷宫式油雾腔7,油雾 由迷宫式油雾腔7进入油雾接嘴9,经油雾出口管11进入需要冷却 的旋转机械的轴承腔内,对轴承进行润滑冷却。权利要求1、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包括油杯(1)和上盖(2),油杯(1)与上盖(2)组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内设有压缩气流进口管(5),油雾出口管(11),压缩气流进口管(5)上连有油雾喷嘴(6),油雾出口管(11)与油雾接嘴(9)由油雾出口接头(10)连接;所述的油杯(1)内设有导油管(14),导油管(14)的出口与油雾喷嘴(6)相接;所述的油杯(1)与上盖(2)之间设有隔板(1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油杯(1)内设有加温控温器(1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杯(1) 的底部设有螺塞(1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油雾发生装置,包括油杯和上盖,其要点是上盖内设有压缩气流进口管,油雾出口管,压缩气流进口管上连有油雾喷嘴,油雾出口管与油雾接嘴由油雾出口接头连接,油杯内设有导油管,导油管的出口与油雾喷嘴相连,油杯与上盖之间设有隔板。油杯内设有加温控温器,底部设有螺塞。本技术无需供回油泵、滑油冷却风扇、大容量滑油箱和复杂的监控系统,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重量轻。改进了轴承腔的清洁度、提高了使用寿命。航空发动机采用油雾冷却,简化了轴承腔的隔热和封严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小了发动机的重量和体积,提高了飞行器的运载能力。文档编号F16N7/34GK201246593SQ200820054369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周剑波, 朱集和, 王亮云, 晖 郭 申请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雾发生装置,包括油杯(1)和上盖(2),油杯(1)与上盖(2)组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内设有压缩气流进口管(5),油雾出口管(11),压缩气流进口管(5)上连有油雾喷嘴(6),油雾出口管(11)与油雾接嘴(9)由油雾出口接头(10)连接;所述的油杯(1)内设有导油管(14),导油管(14)的出口与油雾喷嘴(6)相接;所述的油杯(1)与上盖(2)之间设有隔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集和郭晖周剑波王亮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