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303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水平设置的板状抱箍,所述的抱箍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旋转装置和右旋转装置,所述的抱箍的下表面中央位置与升降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抱箍上升或下降,所述的抱箍的下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旋转桩和右旋转桩,左旋转装置和右旋转装置均能够旋转并展开形成停车板。该装置可为长椅形态供人们休息,不会影响草坪的美观;车主需要时,通过旋转变形,展开停车板,调整轴距、停车板高度,供车主停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可广泛运用于各个小区。

A multifunctional par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
本技术是涉及停车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然而城市的停车场等停车类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两者的发生碰撞造成了停车难的现象。城市中能够用以停车的空间明显不足,一车占用两车位的不文明现象也激化了该现象的严重性。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大批量的停车装置。停车装置是通过机械创新、结构设计与制造而成的一种用来停放汽车的装置。该类装置不同于平常的停车位,主要表现在:一、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一般可以停放多辆车辆,一般停车位为水平方向停靠一辆车,可以提高三维空间利用率通过将多辆汽车停放在一辆车的车位的垂直方向空间来节省停车水平二维空间。二、存在结构与设计上的创新,设计者往往考虑成熟并精通多种领域的专业知识,将一种可行的、可靠的理论想法制作出来,通过不同领域的结合达到解决“停车难”问题。三、高倍率的技术经济指标,停车装置的成本往往不会过高,考虑到停车效率与数量以及占地面积等要素综合来说性价比高。四、外观协调,在停车环境中外形不突兀,可以完美融于人们的视野,不会破坏和影响环境,可以被人们接受。五、操作简单,通常只需要司机一人便可以完成操作,未经过培训的司机亦可轻易停放汽车。六、适应性强,停车装置应该可以做到在多种环境都能够投入使用,所以停车装置应具备一定的环境抗干扰能力。七、安全,停车装置应该结构安全并且在雨雪天气等不可抗拒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正常使用,在结构设计和外形上能够使车主放心使用该装置。在小区中有一个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公共区域,那就是草坪。如果我们在不影响草坪美观和对草坪造成损坏的前提下能够充分的利用这块公共区域,使停车装置与草坪和谐共存,小区的业主会获得极大的便利。针对在目前现有的小区的草坪区域,经过调查发现,虽然小区里草坪的占地面积大,但是不能够在不破坏草坪的前提下供停车使用,而且草坪的边缘或是没有长椅供人们休息,或是长椅的数量不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一种能够将停车位与长椅相结合,并能够自由切换而且不伤害草地的装置,能够更好地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能够通过折叠变形将普通的长椅状结构展开形成停车位,防止停车的过程中车轮对草坪造成大范围的损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水平设置的板状抱箍,所述的抱箍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旋转装置和右旋转装置,所述的抱箍的下表面中央位置与升降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抱箍上升或下降,所述的抱箍的下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旋转桩和右旋转桩;所述的左旋转装置包括左停车板和左旋转架,所述的左旋转架内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与左停车板传动连接,所述的左停车板包括相互折叠的第一左停车板和第二左停车板,所述的第一左停车板和第二左停车板远离旋转端的一侧边缘铰接,所述的第一左停车板和第二左停车板可通过驱动装置展开用于车轮支撑;所述的右旋转装置包括右停车板和右旋转架,所述的右旋转架内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与右停车板传动连接,所述的右停车板包括相互折叠的第一右停车板和第二右停车板,所述的第一右停车板和第二右停车板远离旋转端的一侧边缘铰接,所述的第一右停车板和第二右停车板可通过驱动装置展开用于车轮支撑;起落板的侧边两端分别与左旋转架和右旋转架铰接。所述的第二左停车板一端下表面与左旋转架内的旋转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另一端边缘与第一左停车板的端部边缘通过反转套杆铰接,左翻转舵机与连接第一左停车板和第二左停车板的反转套杆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右停车板一端下表面与右旋转架内的旋转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另一端边缘与第一右停车板的端部边缘通过反转套杆铰接,右翻转舵机与连接第一右停车板和第二右停车板的反转套杆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左停车板和第一右停车板上表面的两端边缘均固定安装有紧固扶手,所述的紧固扶手的高度相同。所述的左旋转架内的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左旋转电机,所述的左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台上,所述的左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蜗杆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蜗杆均两端采用第一轴承座支撑固定,所述的第一蜗杆与第一涡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涡轮的上端部通过左法兰盘与第二左停车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左旋转架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的右旋转架内的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右旋转电机,所述的右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云台上,所述的右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蜗杆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蜗杆的两端均采用第二轴承座支撑固定,所述的第二蜗杆与第二涡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涡轮的上端部通过右法兰盘与第二右停车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云台固定安装在电机轴上,所述的电机轴与直线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的电机轴在直线电机的驱动下旋转,进而可带动云台沿着电机轴轴向移动。所述的左旋转桩和右旋转桩结构相同,均采用可伸缩式结构,具体结构包括外部套筒,所述的外部套筒固定安装在左旋转架和右旋转架下表面,所述的外部套筒下端开孔,所述的外部套筒内嵌套有导柱,所述的导柱的直径小于外部套筒内径,所述的外部套筒下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封口,所述的导柱穿过环形封口,所述的导柱可在外部套筒内沿外部套筒轴向滑动,所述的导柱的底部端面与固定平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抱箍中央位置设置有连接盘,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丝杠,所述的丝杠的顶端与连接盘的下表面紧密接触,所述的丝杠的底端与升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的丝杠穿过固定平面,所述的固定平面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法兰,所述的法兰的中央通孔侧壁加工有螺纹,所述的丝杠穿过法兰并与法兰啮合连接,所述的连接盘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抱箍的中央位置。所述的起落板远离左旋转架和右旋转架的一侧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固定安装有滚轮。该种多功能停车装置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将停车位与长椅相结合,产生能够自由切换而且不伤害草地的停车装置。第二,可通过云台调节左、右两停车板之间的间距,适用于不同车宽的车辆。第三,起落板在装置整体落下时,会在固定平面的挤压下向外展开形成坡面,有助于车辆行驶进入停车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收起时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展开时的结构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抱箍的结构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左旋转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左旋转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右旋转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右旋转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升降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起落板的结构原理图。说明书附图标注:1、左旋转装置;2、右旋转装置;3、升降装置;4、抱箍;5、起落板;6、左停车板;7、左旋转桩;8、右停车板;9、右旋转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水平设置的板状抱箍(4),所述的抱箍(4)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旋转装置(1)和右旋转装置(2),所述的抱箍(4)的下表面中央位置与升降装置(3)传动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3)用于带动抱箍(4)上升或下降,所述的抱箍(4)的下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旋转桩(7)和右旋转桩(9);/n所述的左旋转装置(1)包括左停车板(6)和左旋转架(17),所述的左旋转架(17)内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与左停车板(6)传动连接,所述的左停车板(6)包括相互折叠的第一左停车板(10)和第二左停车板(12),所述的第一左停车板(10)和第二左停车板(12)远离旋转端的一侧边缘铰接,所述的第一左停车板(10)和第二左停车板(12)可通过驱动装置展开用于车轮支撑;/n所述的右旋转装置(2)包括右停车板(8)和右旋转架(18),所述的右旋转架(18)内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与右停车板(8)传动连接,所述的右停车板(8)包括相互折叠的第一右停车板(14)和第二右停车板(16),所述的第一右停车板(14)和第二右停车板(16)远离旋转端的一侧边缘铰接,所述的第一右停车板(14)和第二右停车板(16)可通过驱动装置展开用于车轮支撑;/n起落板(5)的侧边两端分别与左旋转架(17)和右旋转架(18)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水平设置的板状抱箍(4),所述的抱箍(4)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旋转装置(1)和右旋转装置(2),所述的抱箍(4)的下表面中央位置与升降装置(3)传动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3)用于带动抱箍(4)上升或下降,所述的抱箍(4)的下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旋转桩(7)和右旋转桩(9);
所述的左旋转装置(1)包括左停车板(6)和左旋转架(17),所述的左旋转架(17)内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与左停车板(6)传动连接,所述的左停车板(6)包括相互折叠的第一左停车板(10)和第二左停车板(12),所述的第一左停车板(10)和第二左停车板(12)远离旋转端的一侧边缘铰接,所述的第一左停车板(10)和第二左停车板(12)可通过驱动装置展开用于车轮支撑;
所述的右旋转装置(2)包括右停车板(8)和右旋转架(18),所述的右旋转架(18)内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与右停车板(8)传动连接,所述的右停车板(8)包括相互折叠的第一右停车板(14)和第二右停车板(16),所述的第一右停车板(14)和第二右停车板(16)远离旋转端的一侧边缘铰接,所述的第一右停车板(14)和第二右停车板(16)可通过驱动装置展开用于车轮支撑;
起落板(5)的侧边两端分别与左旋转架(17)和右旋转架(18)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左停车板(12)一端下表面与左旋转架(17)内的旋转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另一端边缘与第一左停车板(10)的端部边缘通过反转套杆(13)铰接,左翻转舵机(11)与连接第一左停车板(10)和第二左停车板(12)的反转套杆(13)传动连接;
所述的第二右停车板(16)一端下表面与右旋转架(18)内的旋转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另一端边缘与第一右停车板(14)的端部边缘通过反转套杆(13)铰接,右翻转舵机(15)与连接第一右停车板(14)和第二右停车板(16)的反转套杆(13)传动连接;
所述的第一左停车板(10)和第一右停车板(14)上表面的两端边缘均固定安装有紧固扶手,所述的紧固扶手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旋转架(17)内的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左旋转电机(26),所述的左旋转电机(26)固定安装在固定台(29)上,所述的左旋转电机(26)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27)与第一蜗杆(24)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蜗杆(24)均两端采用第一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育荣张敏许周凯沈星丁佳伟茅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