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跑步机上油系统结构,其主要是由一组跑步台、一基座与一组上油系统所组成,其可设于跑步台的跑步板下方适当位置处,于基座两端固设一上油底座,其上方设有一L型油管,于L型油管上方可套盖一上油管与油管帽,并于两侧L型油管间套设一漏油管,该漏油管略呈V型且底部设有数个漏油孔;其将两侧油管帽拆开,将润滑油剂滴入上油管并经L型油管流入漏油管中,且顺势向中央流动并经各该漏油孔分别滴落于跑步台的履带上,可在其表面形成一润滑油界面,而能减少履带与跑步板间受力面层的磨耗作用,并形成一实时型补给上油系统结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跑步机上油系统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保持常态性可补给上油的上油系统,使用者可于跑步台表面两侧将润滑油剂挤入上油管且流入漏油管中,该漏油管组设于跑步机基座间,其底部设具有数个漏油孔,使可将润滑油剂均匀滴于履带表面,并使其表面形成一润滑界面层,并可提供受力面层的润滑作用以避免磨耗。
技术介绍
一般常用的跑步机外观,请参阅图7,其构成包括一设有驱动马达的基座50、一组扶手支架51、一组具履带53与跑步板54的跑步台52及所组成,使用者可直接脚踏接触跑步台52,并调整控制跑步速度与跑步台52倾斜,藉以模拟一般路跑情境,以达到运动成效;其中,由于使用者直接脚踏跑步台52,使履带53形成直接的受力面层,且该受力面层与下方的跑步板54间受高速重力而产生摩擦作用,因此有常用结构(图未示)是于跑步板体54与受力面层53间涂设有润滑油剂,然其易受高速重力的磨擦而将润滑油剂消耗掉;或另有常用结构如图7所示,其于跑步板体54顶面形成数个开口波谷型导油槽541,使该跑步板体54顶面涂上润滑油剂55,而使其表面形成一润滑油剂界面层,据以形成一自动补给润滑油剂系统,以达到长期自动供给且减少受力面层间的磨耗作用。上述跑步机的上油系统其于跑步板体表面设有数个开口导油槽,其导油槽的开口设计易影响跑步板的强度,且长期使用后,其表面的润滑油剂补充需先拆除跑步台部份构件,造成补充上油的极大不便利,故使整体结构的实用性与便利性降低,确有待改良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跑步机的上油系统长期使用后,其表面的润滑油剂补充需先拆除跑步台部份构件,造成补充上油的极大不便利,使整体结构的实用性与便利性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跑步机上油系统结构,其构成包括一组跑步台、一组扶手支架及一设有驱动马达的基座所组成,藉由人体脚部踩踏该跑步台,透过驱动马达的作动,使得驱动跑步台履带卷动,以形成一跑步机功能,于跑步台下方适当位置处设一上油系统,其将一组上油底座分别固接于基座两端,该上油底座上方设有一导油管,于二导油管间套设一具设有数个漏油孔的漏油管;其将润滑油剂注入两侧上油底座内,使润滑油剂经各漏油孔滴于履带上,使其表面形成一润滑界面层,以可提供受力面层的润滑作用,避免磨耗问题。藉由以上构件组成,并使跑步机的跑步履带与跑步板间得透过该上油系统产生的润滑界面层,形成一常备型入油系统结构,并提供减少磨耗作用的功效。具体来说,其于跑步机基座之跑步板下方设有一组上油底座,该上油底座上方设有一L型油管,且于该L型油管上方再分别套设一上油管与一油管帽,使该L型油管向内相对置设并藉上油底座固接于两侧基座上,再将一漏油管两端分别与该组L型油管相互套设,该漏油管中央弯折以形成一V型状,且其一侧凸伸形成一略呈L型的漏油管道,该漏油管道底部系间隔设有数个不同孔径大小的漏油孔;当跑步机经长期使用下,履带与跑步板间润滑减少而磨耗产生噪音时,使用者可直接将该油管帽移除,将油瓶对准上油管并将润滑油剂挤入,则润滑油剂即会沿V型漏油管向中央滑入,且透过各该漏油孔滴于履带上,其表面即形成一润滑界面层,以提供受力面层的润滑作用,以减少磨耗,遂可形成一具常态型的跑步机上油系统结构,整体结构确具极佳产业实用性与创新效益。兹由以上说明得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达到如下的效果1、便利上油由于本技术的上油系统设计,使用者只需将油管帽拆除,再将油瓶对准上油管后并将润滑油剂挤入,则润滑油剂即会沿漏油管流入且经各该数个漏油孔滴于履带上,以达到履带与跑步台间的润滑作用,确可达到便利上油的功效。2、构件简单由于本技术的上油系统是由上油底座、上油管与漏油管相互组接形成,确具构件简单的效益。3、均匀上油由于本技术上油系统其漏油管底部不同孔径大小的漏油孔设计,使润滑油剂顺势流下时,由于上方位置的油量大且重,因此透过小孔径的漏油孔滴落,而流至底部的油量减少,因此透过较大孔径的漏油孔滴落,使滴于履带上的润滑油剂体积相同,并达到均匀上油的功效。4、保持清洁状态由于本技术的L型漏油管形成的双尖端,其外侧尖端为一集油端,使当跑步台收折时,管内残余的润滑油剂得流入该集油端内,以避免滴落至地面,并达到保持清洁状态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跑步机的组合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油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上油系统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油系统的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跑步机收折时的外观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跑步机收折时上油系统的侧视剖面图。图7为常用跑步机上油系统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 A跑步机上油系统结构10基座 11跑步台12履带13跑步板14滚轮轴杆 15扶手支架 16伸缩杆 17脚座18饰板 20上油系统 21上油底座22L型油管221垂直管222底管 223内部管道 23上油管24油管帽 30漏油管31注油管道32漏油管道33集油端 34漏油端35漏油孔 40油瓶50基座 51扶手支架 52跑步台 53履带54跑步板 541导油槽 55润滑油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5,为本技术的跑步机上油系统结构A,其构成包括一设有驱动马达的基座10、一组跑步台11、一组扶手支架15与一组内具油压系统的伸缩杆16所组成,藉由人体脚部踩踏该跑步台11,透过驱动马达的作动,使得驱动跑步台履带12往前或往后卷动,整体结构形成一跑步机功能,而本技术主要改良在于一上油系统20,请配合参阅图2-4所示,其包括一组上油底座21,其为一座管且上方设有一L型油管22,该L型油管22其底管222略呈向下倾斜,且其内部管道223同样略呈倾斜状,令二上油底座21的L型油管22向内相对且固接于基座10两端,且其位于跑步板13末端与履带12末端的滚轮轴杆14间;一组上油管23,为一可供注油的套管,并套设于上油底座21的L型油管22垂直管221上方管口处;一组油管帽24,可套盖于该上油管23管口处,以达到盖饰效果;一漏油管30,为一具有数个漏油孔35的管体,其藉两端管口分别与两侧的L型油管22底管222套设;该漏油管体30中央弯折略呈V型,且管体一侧突伸形成L型,该管体30内部具有一垂直的注油管道31与一略呈向下倾斜的漏油管道32,而该漏油管道32于底部形成有双尖端,该外侧的尖端为一集油端33,而底部的尖端为一漏油端34,该漏油端34自二外侧端向内侧集中并以适当间隔形成有数个孔径由小而大的漏油孔35,其由于当润滑油剂注入时,于两外侧端处的油量最大且重,因此于漏油端34近外侧端的两端设以较小的漏油孔35,可避免因注入大量润滑油剂而造成滴入过多的油量,且其油量随漏油管30向中央倾斜落下而逐步递减,而漏油管30中央处由于油量已减少且轻,因此需设以较大孔径的漏油孔35以使润滑油剂可顺利通过,并使漏油管30上各位置的漏油孔35可滴落相同体积的油量,以达到均匀上油的功效;藉由以上构件组成,当跑步机于长期使用后,履带12与跑步板13间会渐渐少了润滑而产生摩擦噪音,此时,使用者可以旋动或移除该两侧的油管帽24组件,将油瓶40对准两侧上油管23并将润滑油剂挤入,使润滑油剂即会沿该呈V型漏油管30两端往中央落下,即由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跑步机上油系统结构,其构成包括一组跑步台、一组扶手支架及一设有驱动马达的基座所组成,藉由人体脚部踩踏该跑步台,通过驱动马达的作动,使得驱动跑步台履带卷动,以形成一跑步机,其特征在于: 于跑步台下方适当位置处设一上油系统,其将一组上油底座分别固接于基座两端,该上油底座上方设有一导油管,于二导油管间套设一具有数个漏油孔的漏油管;润滑油剂注入两侧上油底座内,使润滑油剂经各漏油孔滴于履带上,使其表面形成一润滑界面层;跑步机的跑步履带与跑步板间得通过该上油系统产生的润滑界面层,形成一常备型入油系统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耿彰,
申请(专利权)人:张耿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