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98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包括:槽体(2),平行于公路护坡道(1)的长度方向设置,上端为开口,具有靠近山区边坡(3)设置的第一坡道(21)、靠近公路护坡道(1)设置的第二坡道(2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坡道(21)和第二坡道(22)的第三坡道(23),且所述第一坡道(21)的坡度小于所述第二坡道(22)的坡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的复杂环境的排水边沟。

A drainage side ditch suitable for Mountainous High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
本技术涉及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
技术介绍
我国山区气候和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且恶劣,这使得公路的建设与养护变得极为困难。水损害是导致公路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山区公路边坡具有坡陡谷深的特点,水很容易在沟溪中汇集,造成路基及防护工程的水毁破坏,这使得山区公路不管在服务职能还是交通运输职能方面都大大降低,严重制约当地村民的经济生活发展。边沟排水是山区公路地表排水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作用主要是及时快速排除汇集降落在路基、边坡的雨水。路面有效排水能减少和避免水膜,保证行车安全。边沟能及时拦截排除流向路面的坡面水,防止其侵蚀路面、浸泡路基。而在山区公路工程中,排水边沟左右两侧所处的环境不同,通常情况下,一侧为山区边坡,排水量较大,水流相对较急,另一侧为山区公路,排水量相对较小,水流缓慢。现有的排水边沟未能根据两侧环境的差异进行设置,导致其大多适用于城市公路,对于山区公路工程的适用性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排水边沟不能适用于山区公路的复杂环境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的复杂环境的排水边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包括:槽体,平行于公路护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上端为开口,具有靠近山区边坡设置的第一坡道、靠近公路护坡道设置的第二坡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的第三坡道,且所述第一坡道的坡度小于所述第二坡道的坡度。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还包括延伸至所述山区边坡底部的第四坡道。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所述第一坡道、第二坡道、第三坡道和第四坡道由沿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若干预制模块拼接而成。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模块通过预制连接件连接。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所述预制连接件包括设于两个所述预制模块拼接面之间的第一构件和设于两个所述预制模块贴近土层的外表面处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均为塑料材质,且通过热熔胶连接。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所述第一构件高于所述预制模块远离土层的内表面设置。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在所述第四坡道上设有用于阻挡杂物进入所述槽体中的网状组件。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所述网状组件包括若干沿所述槽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柱和设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的格栅。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所述连接柱上预留有插口,所述格栅相对的两端插入所述插口中固定。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槽体具有靠近山区边坡设置的第一坡道、靠近公路护坡道设置的第二坡道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的第三坡道,且第一坡道的坡度小于第二坡道的坡度。这样从山区边坡流下的较多的雨水就可以沿着坡度相对较缓的第一坡道进入槽体中,使得流速较缓,渗流的路径较长;而从公路坡道流下的较少的雨水则沿着坡度相对较陡的第二坡道进入槽体中,虽然第二坡道的渗流路径较短,流速较急,但由于流量较小,因此排水边沟两侧的雨水基本可以以同等的流量汇入槽体中,满足了山区公路排水的特殊需求。2.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第一坡道、第二坡道、第三坡道和第四坡道由沿槽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若干预制模块拼接而成。这样便于排水边沟的快速施工,提高施工效率。3.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相邻两个预制模块通过预制连接件连接,不仅便于排水边沟的施工,还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4.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在第四坡道上设有用于阻挡杂物进入槽体中的网状组件。这样可以有效阻止在水流作用下随之可能进入槽体中的大量杂物,避免了槽体的堵塞。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两个预制模块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预制模块的示意图;图6为预制连接件的示意图;图7为网状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护坡道;2-槽体;3-山区边坡;4-山区公路;5-预制模块;6-预制连接件;7-网状组件;21-第一坡道;22-第二坡道;23-第三坡道;24-第四坡道;61-第一构件;62-第二构件;71-连接柱;72-格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7所示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要用于山区公路边沟排水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包括平行于公路护坡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槽体2,槽体2上端为开口,具有靠近山区边坡3设置的第一坡道21、靠近公路护坡道1设置的第二坡道2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坡道21和第二坡道22的第三坡道23,第一坡道21、第二坡道22和第三坡道23可以一体预制成型,第三坡道23为基本水平的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坡道21的坡度小于所述第二坡道22的坡度,具体的坡度大小可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设定。护坡道1位于山区公路4的侧方,槽体1的顶部,混凝土材质,护坡道1与山区公路4之间通过混凝土凝结硬化连接,从山区公路4流下的水流经护坡道1进入槽体2中,可以有效防止水流不渗入路基中。第一坡道21的顶端向所述山区边坡3底部延伸形成第四坡道2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坡道21、第二坡道22、第三坡道23和第四坡道24由沿所述槽体2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若干预制模块5拼接而成。预制模块5在工厂预先加工成型,当搬运至现场后,再铺装到挖好的导沟中即可,提高了施工效率。为了保证相邻两个预制模块5连接的可靠性,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模块5通过预制连接件6连接。具体地,所述预制连接件6包括设于两个所述预制模块5拼接面之间的第一构件61和设于两个所述预制模块5贴近土层的外表面处的第二构件62,所述第一构件61和第二构件62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构件61和第二构件62均为塑料材质,且通过热熔胶连接。第一构件61位于相邻两个预制模块5的拼接面之间,且第二构件62贴合在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其特征在于,包括:/n槽体(2),平行于公路护坡道(1)的长度方向设置,上端为开口,具有靠近山区边坡(3)设置的第一坡道(21)、靠近公路护坡道(1)设置的第二坡道(2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坡道(21)和第二坡道(22)的第三坡道(23),且所述第一坡道(21)的坡度小于所述第二坡道(22)的坡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其特征在于,包括:
槽体(2),平行于公路护坡道(1)的长度方向设置,上端为开口,具有靠近山区边坡(3)设置的第一坡道(21)、靠近公路护坡道(1)设置的第二坡道(2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坡道(21)和第二坡道(22)的第三坡道(23),且所述第一坡道(21)的坡度小于所述第二坡道(22)的坡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伸至所述山区边坡(3)底部的第四坡道(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道(21)、第二坡道(22)、第三坡道(23)和第四坡道(24)由沿所述槽体(2)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若干预制模块(5)拼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模块(5)通过预制连接件(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排水边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连接件(6)包括设于两个所述预制模块(5)拼接面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静张陶然杨玲张善锋王青杜凤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