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灌注桩锚桩法检测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968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灌注桩锚桩法检测连接装置,包括主横梁以及灌注在地面的锚桩,所述锚桩的上表面对称预埋固定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主连接钢管、主环形锁具、次连接钢管、次环形锁具、垫片、锁紧垫圈、通孔和连接孔;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次环形锁具的内部也安装固定有与主环形锁具内部相同结构的锁紧垫圈,有助于增加钢绞线在次连接钢管内部的牢固并避免脱落,方便钢绞线通过主连接钢管与预埋钢筋连接固定,并省去了焊接过程,避免了低温或受力不均导致钢筋拉断,同时缩短工期和节约人力,并降低了施工成本,且检测完成后,解开主环形锁具和次环形锁具,对钢绞线及预埋钢筋无损害。

A new type of testing connection device for cast-in-place pile with anchor pil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灌注桩锚桩法检测连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锚桩法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灌注桩锚桩法检测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灌注桩基础由于其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施工操作简便、技术成熟可靠、地层适应性强等优点,大量应用于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大型工业建筑中,成为当前一种最主流的建筑基础形式,在灌注桩施工完成后,都应该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测,以确定其是否满足要求,目前在单桩承载力检测方面,常用的办法是锚桩法。现有的锚桩法检测灌注桩时由于需要焊接,且焊接是刚性连接,无法保证试验时钢筋均匀受力,容易拉断,从而导致其它钢筋由于突然受力增大,瞬间断裂,且发生连锁反应,大部分钢筋断裂,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为了继续试验,必须再次进行焊接费时费工,并增加检测成本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灌注桩锚桩法检测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灌注桩锚桩法检测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锚桩法检测灌注桩时由于需要焊接,且焊接是刚性连接,无法保证试验时钢筋均匀受力,容易拉断,从而导致其它钢筋由于突然受力增大,瞬间断裂,且发生连锁反应,大部分钢筋断裂,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为了继续试验,必须再次进行焊接费时费工,并增加检测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灌注桩锚桩法检测连接装置,包括主横梁以及灌注在地面的锚桩,所述主横梁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放置有次横梁,所述次横梁的上表面对称放置有半圆柱形锚盒,所述半圆柱形锚盒的上表面对称放置有钢绞线,所述锚桩的上表面对称预埋固定有预埋钢筋,所述钢绞线的两端竖直悬挂放置在预埋钢筋的上侧,所述预埋钢筋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主连接钢管、主环形锁具、次连接钢管、次环形锁具、垫片、锁紧垫圈、通孔和连接孔,所述钢绞线一端通过主连接钢管与预埋钢筋连接,所述主连接钢管通过通孔套设在预埋钢筋的顶端,所述通孔开设在主连接钢管的内部并贯穿主连接钢管的上下两端,所述主环形锁具套设固定在预埋钢筋的顶端并位于主连接钢管的上表面,所述锁紧垫圈安装固定在主环形锁具的内部,所述次连接钢管通过焊接对称安装固定在主连接钢管的两侧,所述连接孔开设在次连接钢管的内部并贯穿次连接钢管的上下两端,所述钢绞线的一端从上往下贯穿次连接钢管的内部,所述垫片套设在钢绞线的表面并贴合在次连接钢管的底端,所述次环形锁具套设在钢绞线的表面并位于垫片的下表面,所述次环形锁具的内部也安装固定有与主环形锁具内部相同结构的锁紧垫圈,所述次横梁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锚板、吊环、固定块、活动孔和限位槽,所述限位锚板对称安装固定在半圆柱形锚盒的两端,所述限位锚板的顶端安装固定有固定块,所述活动孔开设在固定块的内部并贯穿固定块的两侧,所述吊环的局部安装放置在活动孔的内部,所述吊环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限位锚板的底端与限位槽相匹配卡合,所述限位槽等间隔开设在次横梁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主横梁的下侧预埋固定有试桩,所述试桩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顶端贴合接触在主横梁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主横梁的下表面贴合固定有防滑板。优选的,所述千斤顶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底座。优选的,所述主横梁和次横梁的两端均对称安装固定有吊耳。优选的,所述主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的次环形锁具的内部也安装固定有与主环形锁具内部相同结构的锁紧垫圈,有助于增加钢绞线在次连接钢管内部的牢固并避免脱落,方便钢绞线通过主连接钢管与预埋钢筋连接固定,并省去了焊接过程,避免了低温或受力不均导致钢筋拉断,同时缩短工期和节约人力,并降低了施工成本,且检测完成后,解开主环形锁具和次环形锁具,对钢绞线及预埋钢筋无损害,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2)该技术的限位槽等间隔开设在次横梁的上表面,方便限位锚板的底端插入限位槽的内部,便于半圆柱形锚盒在次横梁的上表面选择合适的位置,增加半圆柱形锚盒的牢固性且避免了半圆柱形锚盒使用时在次横梁上滑动,且吊环局部可在活动孔的内部活动,提高吊环的灵活性并方便半圆柱形锚盒吊起移动,减轻工人搬运的劳动强度并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横梁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连接钢管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主环形锁具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主连接钢管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图1中B区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锚桩;2、主横梁;3、千斤顶;4、试桩;5、钢绞线;6、半圆柱形锚盒;7、次横梁;8、主连接钢管;9、预埋钢筋;10、主环形锁具;11、次连接钢管;12、次环形锁具;13、垫片;14、锁紧垫圈;15、通孔;16、连接孔;17、限位锚板;18、吊环;19、固定块;20、活动孔;21、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灌注桩锚桩法检测连接装置,包括主横梁2以及灌注在地面的锚桩1,主横梁2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放置有次横梁7,次横梁7的上表面对称放置有半圆柱形锚盒6,半圆柱形锚盒6的上表面对称放置有钢绞线5,锚桩1的上表面对称预埋固定有预埋钢筋9,钢绞线5的两端竖直悬挂放置在预埋钢筋9的上侧,预埋钢筋9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主连接钢管8、主环形锁具10、次连接钢管11、次环形锁具12、垫片13、锁紧垫圈14、通孔15和连接孔16,钢绞线5一端通过主连接钢管8与预埋钢筋9连接,主连接钢管8通过通孔15套设在预埋钢筋9的顶端,通孔15开设在主连接钢管8的内部并贯穿主连接钢管8的上下两端,主环形锁具10套设固定在预埋钢筋9的顶端并位于主连接钢管8的上表面,锁紧垫圈14安装固定在主环形锁具10的内部,增加主环形锁具10在预埋钢筋9表面的牢固性并避免主环形锁具10从预埋钢筋9的顶端脱落,次连接钢管11通过焊接对称安装固定在主连接钢管8的两侧,连接孔16开设在次连接钢管11的内部并贯穿次连接钢管11的上下两端,钢绞线5的一端从上往下贯穿次连接钢管11的内部,垫片13套设在钢绞线5的表面并贴合在次连接钢管11的底端,次环形锁具12套设在钢绞线5的表面并位于垫片13的下表面,次环形锁具12的内部也安装固定有与主环形锁具10内部相同结构的锁紧垫圈14,有助于增加钢绞线5在次连接钢管11内部的牢固并避免脱落,方便钢绞线5通过主连接钢管8与预埋钢筋9连接固定,并省去了焊接过程,避免了低温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灌注桩锚桩法检测连接装置,包括主横梁(2)以及灌注在地面的锚桩(1),所述主横梁(2)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放置有次横梁(7),所述次横梁(7)的上表面对称放置有半圆柱形锚盒(6),所述半圆柱形锚盒(6)的上表面对称放置有钢绞线(5),所述锚桩(1)的上表面对称预埋固定有预埋钢筋(9),所述钢绞线(5)的两端竖直悬挂放置在预埋钢筋(9)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筋(9)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主连接钢管(8)、主环形锁具(10)、次连接钢管(11)、次环形锁具(12)、垫片(13)、锁紧垫圈(14)、通孔(15)和连接孔(16),所述钢绞线(5)一端通过主连接钢管(8)与预埋钢筋(9)连接,所述主连接钢管(8)通过通孔(15)套设在预埋钢筋(9)的顶端,所述通孔(15)开设在主连接钢管(8)的内部并贯穿主连接钢管(8)的上下两端,所述主环形锁具(10)套设固定在预埋钢筋(9)的顶端并位于主连接钢管(8)的上表面,所述锁紧垫圈(14)安装固定在主环形锁具(10)的内部,所述次连接钢管(11)通过焊接对称安装固定在主连接钢管(8)的两侧,所述连接孔(16)开设在次连接钢管(11)的内部并贯穿次连接钢管(11)的上下两端,所述钢绞线(5)的一端从上往下贯穿次连接钢管(11)的内部,所述垫片(13)套设在钢绞线(5)的表面并贴合在次连接钢管(11)的底端,所述次环形锁具(12)套设在钢绞线(5)的表面并位于垫片(13)的下表面,所述次环形锁具(12)的内部也安装固定有与主环形锁具(10)内部相同结构的锁紧垫圈(14),所述次横梁(7)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灌注桩锚桩法检测连接装置,包括主横梁(2)以及灌注在地面的锚桩(1),所述主横梁(2)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放置有次横梁(7),所述次横梁(7)的上表面对称放置有半圆柱形锚盒(6),所述半圆柱形锚盒(6)的上表面对称放置有钢绞线(5),所述锚桩(1)的上表面对称预埋固定有预埋钢筋(9),所述钢绞线(5)的两端竖直悬挂放置在预埋钢筋(9)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筋(9)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主连接钢管(8)、主环形锁具(10)、次连接钢管(11)、次环形锁具(12)、垫片(13)、锁紧垫圈(14)、通孔(15)和连接孔(16),所述钢绞线(5)一端通过主连接钢管(8)与预埋钢筋(9)连接,所述主连接钢管(8)通过通孔(15)套设在预埋钢筋(9)的顶端,所述通孔(15)开设在主连接钢管(8)的内部并贯穿主连接钢管(8)的上下两端,所述主环形锁具(10)套设固定在预埋钢筋(9)的顶端并位于主连接钢管(8)的上表面,所述锁紧垫圈(14)安装固定在主环形锁具(10)的内部,所述次连接钢管(11)通过焊接对称安装固定在主连接钢管(8)的两侧,所述连接孔(16)开设在次连接钢管(11)的内部并贯穿次连接钢管(11)的上下两端,所述钢绞线(5)的一端从上往下贯穿次连接钢管(11)的内部,所述垫片(13)套设在钢绞线(5)的表面并贴合在次连接钢管(11)的底端,所述次环形锁具(12)套设在钢绞线(5)的表面并位于垫片(13)的下表面,所述次环形锁具(12)的内部也安装固定有与主环形锁具(10)内部相同结构的锁紧垫圈(14),所述次横梁(7)的两端设置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志鹏梁大伟黄浩樊清禄于向阳刘张保冯杰武向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