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89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护套,主要用于多晶硅锭熔铸的坩埚上,涉及护套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侧板(2)是长方形板;外侧板(1)的两侧都是由相接块(103)和相接区(107)构成;相接块(103)厚度大于外侧板(1)的厚度;内侧板(2)嵌于左接端(101)和右接端(102)间,内侧板(2)外壁贴于外侧板(1)的内壁;底板(3)是带有四个安装角(301)的长方形板;底板(3)是护套的底部,侧板(6)立于底板(3)的四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抗压支撑和保温效果,改变石英陶瓷坩埚中心到侧壁的温度分布,降低熔融硅在坩埚壁上成核的机率,实现多晶硅内部晶体结构的改变;结构简单,易于拆装。

A kind of graphite shea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护套
本技术涉及护套
,特别涉及一种石墨护套,主要用于多晶硅锭熔铸的坩埚上。
技术介绍
光伏产业重点研发如何更好地利用环保能源——太阳能,随着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开发应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与质量受多晶硅锭的影响较大,多晶硅锭是将外观不规则的多晶硅原料盛放于高纯陶瓷坩埚中,在多晶硅铸锭炉中经过加热、熔化、长晶、退火、冷却等步骤,最终生长成形状规则、晶粒均匀、晶粒较大的多晶硅锭。在多晶硅锭的熔铸过程中,融化、长晶工序中,温度维持在1400℃-1550℃,此时的石英陶瓷坩埚已经成软化状态。如果没有外界力的束缚,石英陶瓷坩埚壁将会坍塌,从而导致硅液溢流等事故;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在石英陶瓷坩埚的外侧安装护套,用以加固支撑石英陶瓷坩埚。目前,应用较多的坩埚护套是等静压高纯石墨材料的护套,等静压高纯石墨材料具有耐高温、较高的抗压强度、耐腐蚀、较高传热性能等性能。而等静压石墨护板由于具有较高的传热性能,故在多晶硅生长过程中,石英陶瓷坩埚四周散热较快,从而形成从坩埚壁到坩埚中心一个横向的温度梯度。由于坩埚侧壁较低温度,坩埚周围熔融硅更容易在坩埚壁上成核。在横向的温度梯度下,晶核向坩埚内部进行生长;在垂直的温度梯度下,晶核也会向上进行生长。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在坩埚壁上的晶核向坩埚中部的上方进行生长。光伏产业中,以薄片层横向多晶硅为优,尽量减少和避免垂直方向的生长。但是,现有石墨护套并没有改善坩埚的内部温度分布,对多晶硅内部晶体结构影响极微;而且,石墨护套拆装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护套,改善各部分的护板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护套,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是护套的底部,侧板立于底板的四周。侧板是两层结构,分为外侧板和内侧板;内侧板是长方形板;外侧板的两侧是左接端和右接端,左接端和右接端都是由相接块和相接区构成;相接块厚度大于外侧板的厚度;内侧板嵌于左接端和右接端间,内侧板外壁贴于外侧板的内壁。底板是带有四个安装角的长方形板;安装角是将长方形板的角去掉形成的,用于安放外侧板上最下端的相接块。外侧板是等静压石墨板,抗压能力强,主要作用是以外力束缚来加固支撑坩埚;内侧板是石墨碳毡板,绝热性能好,对于坩埚保温效果好,改善了石英陶瓷坩埚中心到侧壁的温度分布,降低了熔融硅在坩埚壁上成核的机率,实现多晶硅内部晶体结构的改变。进一步,外侧板上设置第三孔和第四孔;第三孔的孔径小于第四孔的孔径;内侧板上设置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二孔的孔径等于外侧板上的第三孔的孔径;外侧板和内侧板间螺栓联接。外侧板和内侧板间连接牢固,形同一体。进一步,相接块和相接区相邻依次分布;左接端上的相接块数目比右接端的相接块数目少一个;左接端上的相接区数目比右接端的相接区数目多一个。相接块上有销孔,销孔是通孔,销柱置于销孔中。相邻的两个外侧板间由相接块和相接区相嵌合联结后,再插入销柱,提高护套的束缚作用。销柱与销孔间隙配合,便于侧板的拆装。进一步,相接块厚度大于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厚度之和。内侧板完全嵌于外侧板中,内侧板不易破损,保温作用持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兼具抗压支撑和保温效果,改变石英陶瓷坩埚中心到侧壁的温度分布,降低熔融硅在坩埚壁上成核的机率,实现多晶硅内部晶体结构的改变;结构简单,易于拆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板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板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底板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内侧板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外侧板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侧板,2、内侧板,3、底板,4、销柱,5、坩埚,6、侧板;101、左接端,102、右接端,103、相接块,104、第三孔,105、第四孔,106、销孔,107、相接区,108、左相接块,109、右相接块,110、左相接区,111、右相接区;201、第一孔,202、第二孔;301、安装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图1,一种石墨护套,包括底板3和侧板6;底板3是护套的底部,侧板6立于底板3的四周。图2-3,侧板6是两层结构,分为外侧板1和内侧板2;内侧板2是长方形板;外侧板1的两侧是左接端101和右接端102,左接端101和右接端102都是由相接块103和相接区107构成;相接块103厚度大于外侧板1的厚度;内侧板2嵌于左接端101和右接端102间,内侧板2外壁贴于外侧板1的内壁。图5,底板3是带有四个安装角301的长方形板。外侧板1是等静压石墨板,抗压能力强,主要作用是以外力束缚来加固支撑坩埚;内侧板2是石墨碳毡板,绝热性能好,对于坩埚保温效果好,改善了石英陶瓷坩埚中心到侧壁的温度分布,降低了熔融硅在坩埚壁上成核的机率,实现多晶硅内部晶体结构的改变。图4和图6,外侧板1上设置第三孔104和第四孔105;第三孔104的孔径小于第四孔105的孔径;内侧板2上设置第一孔201和第二孔202;第二孔202的孔径等于外侧板1上的第三孔104的孔径;外侧板1和内侧板2间螺栓联接。外侧板1和内侧板2间连接牢固,形同一体。相接块103和相接区107相邻依次分布;左接端101上的相接块103数目比右接端102的相接块103数目少一个;左接端101上的相接区107数目比右接端102的相接区107数目多一个。相接块103上有销孔106,销孔106是通孔,销柱4置于销孔106中。相邻的两个外侧板1间由相接块103和相接区107相嵌合联结后,再插入销柱4,提高护套的束缚作用。销柱4与销孔106间隙配合,便于侧板的拆装。相接块103厚度大于外侧板1和内侧板2的厚度之和。内侧板2完全嵌于外侧板1中,再进行螺栓联接,内侧板2不易破损,保温作用持久。图7,外侧板1的左接端101由三个左相接块108和四个左相接区110构成;右接端102由三个右相接区111和四个右相接块109构成,左相接块108和右相接块109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护套,其特征在于,/n包括底板(3)和侧板(6);/n侧板(6)是两层结构,分为外侧板(1)和内侧板(2);/n内侧板(2)是长方形板;外侧板(1)的两侧是左接端(101)和右接端(102),左接端(101)和右接端(102)都是由相接块(103)和相接区(107)构成;相接块(103)厚度大于外侧板(1)的厚度;内侧板(2)嵌于左接端(101)和右接端(102)间,内侧板(2)外壁贴于外侧板(1)的内壁;/n底板(3)是带有四个安装角(301)的长方形板;底板(3)是护套的底部,侧板(6)立于底板(3)的四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护套,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板(3)和侧板(6);
侧板(6)是两层结构,分为外侧板(1)和内侧板(2);
内侧板(2)是长方形板;外侧板(1)的两侧是左接端(101)和右接端(102),左接端(101)和右接端(102)都是由相接块(103)和相接区(107)构成;相接块(103)厚度大于外侧板(1)的厚度;内侧板(2)嵌于左接端(101)和右接端(102)间,内侧板(2)外壁贴于外侧板(1)的内壁;
底板(3)是带有四个安装角(301)的长方形板;底板(3)是护套的底部,侧板(6)立于底板(3)的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护套,其特征在于,
相接块(103)和相接区(107)相邻依次分布;左接端(101)上的相接块(103)数目比右接端(102)的相接块(103)数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磊张玉玉张乃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海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