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83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包括用于附着微生物的第一空心软管,第一空心软管连接有卷曲结构,所述卷曲结构沿第一空心软管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空心软管上成形有若干排气孔;第一空心软管一端连通有第一通气机构,另一端闭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拟海葵的结构,加大生物膜的反应面积,易于捕捉污水中的悬浮物加快水体净化效果。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输液(气)输量,使柔性空心伸展和卷曲,使得得过厚的生物膜定时剥落,避免腐败事故,并且方便控制生物膜床展开和收拢,控制反应面积,加快反应效率,还方便反应池清理。

A biofilm bed devic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aerobic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
:本技术属于淤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氨氮等。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的手段有很多,常用的例如重力沉降、沉淀池、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吸附法等等。这其中生物膜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水处理方法。生物膜法是使污水连续流经填料或某种载体(如碎石、炉渣或塑料蜂窝等)。在填料上就能够形成膜状生物污泥,该膜状生物污泥被称为生物膜,生物膜附着物称为生物膜床。生物膜上繁殖着大量的微生物,能够起到与活性污泥同样的净化作用,吸附并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生物膜处理,废水中微生物沿固体(可称生物膜床)表面生长的生物处理方法的统称。因微生物群体沿固体表面生长成粘膜状,故名。废水和生物膜接触时,污染物从水中转移到膜上,从而得到处理。当生物膜床为微生物生长形成的膜状物所覆盖时,生物膜交替地与废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不断地取得污染物和氧气,净化废水。膜和盘面之间因转动而产生切应力,随着膜的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程度,膜从盘面脱落,随水流走。实现污水的处理。但是生物转盘法需在反应池面进行,池内部由于不能接触空气,因此不能使用,导致其空间利用率不高,需要大面积占地。另外一种方法为生物膜床固定在齿内,然后通过气泵向底部泵气,但是这样易扰动池底淤泥,且固定式生物膜床,不易清理,生物膜不易脱落,导致生物膜过厚,发生腐败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本技术通过拟海葵的结构,加大生物膜的反应面积,易于捕捉污水中的悬浮物加快水体净化效果。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输液(气)输量,使柔性空心伸展和卷曲,使得得过厚的生物膜定时剥落,避免腐败事故,并且方便控制生物膜床展开和收拢,控制反应面积,加快反应效率,还方便反应池清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包括用于附着微生物的第一空心软管,第一空心软管连接有卷曲结构,所述卷曲结构沿第一空心软管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空心软管上成形有若干排气孔;第一空心软管一端连通有第一通气机构,另一端闭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空心软管表面凸起成形有若干凸起部。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凸起部处于排气孔外周。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排气孔为单向排气孔。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卷曲结构包括初始即为卷曲形状的弹性条带。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条带为橡胶条带或弹性塑料条带或金属条带。进一步的改进,沿弹性条带长度方向固定有第二空心软管,第二空心软管一端连通有第二通气机构,另一端闭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通气机构和第二通气机构均为气泵。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空心软管、第一通气机构和第二通气机构,均安装在基座上,基座连接有升降装置;第一通气机构和第二通气机构有线或无线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或智能电脑或智能手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升降装置为气缸或油缸。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空心软管表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包括用于附着微生物的第一空心软管1,第一空心软管1连接有卷曲结构2,所述卷曲结构2沿第一空心软管1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空心软管1上成形有若干排气孔3;第一空心软管1一端连通有第一通气机构5,另一端闭合。第一空心软管1表面凸起成形有若干凸起部4,凸起部4不仅增大了微生物的附着面积而且有利于排气孔3排出的气体附着,即降低气泡上升的速度,从而充分利用气体中的氧气,从而保证微生物生长的同时降低通气量,降低对齿底的扰动和气泵的能量消耗。凸起部4处于排气孔3外周。排气孔3为单向排气孔。卷曲结构2包括初始即为卷曲形状的弹性条带。弹性条带为橡胶条带或弹性塑料条带或金属条带。第一通气机构5为气泵。第一空心软管1、第一通气机构5均安装在基座8上,基座8连接有升降装置9;第一通气机构5有线或无线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或智能电脑或智能手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升降装置9为气缸或油缸。一种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第一通气机构5向第一空心软管1通气,第一空心软管1内部受到空气压力,克服卷曲结构2的卷曲应力伸直,同时气体自排气孔3排出,并且沿第一空心软管1逐渐上行,为附着在第一空心软管1外表面的微生物供氧;步骤二、当需要去掉第一空心软管1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膜时,控制第一通气机构5循环降低和增加通气量,使得第一空心软管1循环卷曲和伸直形成抖动,将表面的微生物膜抖落;步骤三、当需要清理池底时,第一通气机构5停止供气,第一空心软管变成卷曲状态,降低所占体积,升降装置9将基座8顶升出水面,从而方便清理池底。实施例2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如下改进:沿弹性条带长度方向固定有第二空心软管6,第二空心软管6一端连通有第二通气机构7,另一端闭合。第二通气机构7为气泵,并且无线连接控制系统。这样需要去除生物膜时,第一通气机构5保持通气速度不变,保持或控制微生物的供氧量,而通过第二通气机构7控制整个结构的卷曲和伸直以及形成抖动。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附着微生物的第一空心软管(1),第一空心软管(1)连接有卷曲结构(2),所述卷曲结构(2)沿第一空心软管(1)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空心软管(1)上成形有若干排气孔(3);第一空心软管(1)一端连通有第一通气机构(5),另一端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附着微生物的第一空心软管(1),第一空心软管(1)连接有卷曲结构(2),所述卷曲结构(2)沿第一空心软管(1)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空心软管(1)上成形有若干排气孔(3);第一空心软管(1)一端连通有第一通气机构(5),另一端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软管(1)表面凸起成形有若干凸起部(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4)处于排气孔(3)外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3)为单向排气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氧反应池污水处理生物膜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结构(2)包括初始即为卷曲形状的弹性条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诗阳蔡红春董宛玥钟仁华钟雪鑫彭聪胤钟吉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鑫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