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爱丽专利>正文

润滑油、脂供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60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润滑油、脂供给器,至少包括有含油囊的容器、活塞等,可独立供油,也可依设定条件自动用注油装置将润滑油或润滑脂挤入润滑机件,并且有用尽指示灯提示使用者及时更换前述容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或润滑脂的供应装置。使用含有润滑油或润滑脂的容器,对需要定期或经常润滑的机件进行润滑的技术,早已为人熟知。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自动给油型的润滑油供给器,其主要结构是内部设有一用以推出油脂的活塞和推动活塞用的弹簧,另外在给油器的顶部设一通气孔,以保持内部气压平衡。这种给油器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当润滑油脂用完之后,就再次装入新的油脂。但这样长期使用,弹簧会产生疲劳,从而影响给油的压力甚至发生给油压力不足的问题。由于这种给油器的使用次数与使用寿命无法以数据形式供使用者参考,所以无法确知何时该替换,往往直到发现油压不足无法送出所需的润滑油时,才加以更换。这样容易造成机件润滑不足而受损,这是缺点之一。缺点之二是通气孔位于给油器顶部,灰尘与水份容易由此侵入,不仅影响油脂的品质,还使活塞的滑动受阻。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有稳定的供油压力,防止润滑油、脂受到污染,可以按使用者设定的条件自动供给润滑油、脂,并有用尽指示的润滑油、脂供给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润滑油、脂供给器,主要由盖体、油囊、容器、活塞、弹簧、注油装置等所组成,油囊为挠性,设置在盖体内,盖体一侧设有若干通气孔;容器被盖体封闭,其内部设置活塞及用以推动活塞的弹簧,其上还设置有释放元件可供选择钩扣住活塞或释放活塞;注油装置由引导管、挤油机构、防漏装置等组成,外面设置有油尽指示灯,还可设置定时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挤油机构出油,可以提供稳定的适当大小的供油压力,使机件得到良好润滑,同时还可防止泄漏,通气良好,又不易受到灰尘与水份的侵害,而且可用定时器自动定时供油和润滑油用尽指示。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释放元件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注油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容器在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至少包括有透明的用以容纳润滑油、脂的容器1;设置在容器1内的用以推出润滑油、脂的活塞2;用于推动活塞2的弹簧3;用于封闭容器1的可分离的盖体4,该盖体4上设有出口40与待润滑的机件相连接;固设在盖体4内挠性油囊5用以储存润滑油或润滑脂,该油囊5内部的容积部份仅与出口40相通,润滑油或润滑脂通过出口40进入待润滑机件中;与出口40相接的是注油装置7,用以将润滑油或润滑脂以机械力方式推挤入待润滑的机件中。容器上1上设置有释放元件6,该释放元件6可选择地将活塞2置于不挤压油囊5的位置。其结构请参阅图3、图4,为一柱状体,由栓部60、销61及旋盘62等组成。其中栓部60向下穿过容器1的顶部,其上设置有销61,结合图6,可以看到在活塞2的顶部设置有相应的穿孔20,只有当栓部60与销61在某一特定位置时,才可以穿过该穿孔20的轴向,当栓部60与销61通过穿孔20并略微转离该特定位置时,销61便钩住活塞2,从而使活塞2处于不推挤油囊5的位置。此状态也是该容器在制造完成且尚未使用前的初始状态。一旦使用者旋转该释放元件6,使销61达到前述的特定位置,则活塞2被释放,受弹簧3推动,即活塞2推挤油囊5,将润滑油或润滑脂挤出出口40,送入注油装置7或是直接送到需润滑的机件内,参见图7。由图1、图3、图4可见,旋盘62的顶面具有一可供硬币或其他扁形工具旋动的施力槽620,以及用以指示销61到达特定位置的指标621;旋盘62的底面设置有呈四分之一圆弧状的定位沟63。在容器1的顶部还设有向上顶出的定位销10,其顶端恰好啮合于定位沟63。前述定位沟63的首尾为起点630和终点631,当销61钩扣住活塞2时,定位销10位于起点630中,当销61到达释放活塞口的位置时(参见图7),定位销10位于终点631中。该终点631为深度较定位沟63的其余部份都更深的孔,可以供定位销10插入,所以使用者一旦将该释放元件6旋转到这一位置,则活塞2即被释放,指标621与一固定于容器1顶部的释放指标11对正,定位销10插入终点631,使释放元件6再无法旋转到如图6所示的初始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容器1的顶端设置有一向内伸入的杯形体12,定位销10连同其推动弹簧放置在该杯形体12中,为了不使定位销10掉出,可在杯形体12的出口处安装一环形元件(图中未画出)。在活塞2处于不推挤油囊5的位置时,该杯形体12恰好可插入活塞2顶端的防转孔21中,这样可以在使用者旋转释放元件6时,防止活塞2同步旋转而造成销61无法顺利脱出穿孔20的现象发生。前述的盖体4的结构也呈杯形,其内部为一挠性油囊5,该油囊5由塑料等材料所制成,在油囊5的顶部设有一金属片50,该油囊5的底部周遭乃通过胶合等方式固结在盖体4的底部,从而形成一种其内部存放的润滑油或润滑脂仅能向出口40排出的油囊5。在油囊5充满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情况下,它与盖体4的内壁必须保持适当的间隙,以便位于盖体4侧壁的若干个通气孔41能将空气引导入该盖体4与容器1所共同引成的密封空间中,使活塞2能正转运动。通气孔41最好是设置在盖体4的底部边缘处,以便同时可将凝结在容器1内的水滴排出。活塞2的外周是一光滑表面,而未设置任何防漏橡皮环,即使有水份凝结在容器1的内壁,也不会造成如传统的注油器橡皮环滞涩现象。另一方面,活塞2的外表面与容器1的内壁保持有一适当间隙,以利空气流通。注油装置7主要包括有一与出口40相接的引导管70,参见图5和图2,一配设于该引导管70的挤油机构,定时器及一电源供应器72。其中该引导管70有一与出口40衔接的接头700,以及位于另一端的与机件相接的出油接头701,其中在接头700的顶端还设置有二个相互不接触的金属感知点73,该二个金属感知点73在油囊5中润滑油或润滑脂用尽而呈扁平状时,恰好可与金属片50接触,从而电路回路接通,使位于注油装置7外面的油尽指示灯74点亮,告知使用者应及时更换容器1。前述的挤油机构包括一伸入引导管70内的螺旋叶75,一电动机76,该电动机76经由一组减速齿轮77驱动螺旋叶75旋转,将位于引导管70内的润滑油或润滑脂推出出油接头701。定时器71为一常见的定时机构,使用者可用位于注油装置7顶面的指拨开关710来设定欲注油的时间。当到设定时间时,电动机76运作而送出润滑油或润滑脂到机件。在螺旋叶75与出油接头701之间,还设有钢珠78与弹簧79,起止漏阀作用。其中钢珠78受弹簧79推顶而封闭引导管70的流路,并且该弹簧79所提供的封闭压力大于前述弹簧3推挤油囊5所造成的压力,从而在螺旋叶75未推挤润滑油或润滑脂时,防止泄漏。电源供应器72、定时器71及电动机76等元件的电源开关8,设在注油装置7的顶部。在该注油装置7的顶部还有一将指拨开关710与电源开关8包围起来的环形凸起80,该凸起80仅与盖体4底部的迫紧槽42配合,当容器1连同盖体4一起装到注油装置7上时,盖体4的底部触压电源开关8而启动该注油装置7,并通过位于注油装置7外表的电源指示灯81显示其正在使用状态。迫紧槽42内设置有一橡皮环43(如图7所示)将指拨开关710与电源开关8完全与外界隔离,以使它们免受灰尘或水份的侵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油、脂供给器,主要由盖体(4)、油囊(5)、容器(1)、活塞(2)、弹簧(3)、注油装置(7)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盖体(4)内设置有挠性油囊(5),有与油囊(5)相通的出口(40),其一侧设有若干个通气孔(41);容器(1)被盖 体(4)封闭,其内部设置有活塞(2)及用以推动该活塞(2)的弹簧(3),该容器(1)上还设置有一释放元件(6);注油装置(7)包括有:一与出口(40)相通的引导管(70),一由螺旋叶(75)、电动机(76)、减速齿轮组(77)所组成的挤 油机构,一定时器(71)及一电源供应器(72),引导管(70)内还设置有起止漏阀作用的钢珠(78)与弹簧(7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爱丽
申请(专利权)人:蔡爱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