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101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雾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雾器压力损失大的问题。除雾器包括用于设置在待除雾的烟气的排放路径上的除雾单元,所述除雾单元包括由多支用于捕捉待除雾的烟气中液滴的柱状体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立体网状多孔结构。柱状体能够在烟气的前进过程中对其中的液滴进行捕捉,并且在立体网状多孔结构中,在烟气通过由相连接的柱状体配合形成的间隙的路径上存在多组柱状体配合形成的用于捕捉烟气中液滴的结构,保证了对烟气中液滴进行充分地捕捉,并且立体网状多孔结构中可供烟气流动的空间大,对净化烟气的阻力小,减少烟气在流动时的压力损失,并且能够避免烟气在除雾过程中对除雾单元堵塞的问题。

Mist elimin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雾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雾器。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除雾装置通常用于去除气体中夹带的液滴,以减少液滴对后续设备的污染和腐蚀,或防止气体直接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目前,国内大部分火电厂均采用火力发电脱硫机组,火电脱硫机组中90%以上采用的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在这种湿法脱硫工艺中,小粒径浆液能使气液分离快速进行,因此导致脱硫后的烟气含有浆液液滴,容易被净化烟气携带排出,造成系统的污染和腐蚀。因此净化烟气需要进行除雾才能离开吸收塔。在现有技术中,在湿法脱硫工艺中使用折流板除雾器来对脱硫后的净化烟气进行气液分离,但是折流板除雾器的叶片需要以特定的间隙和角度进行固定安装以保证对脱硫后的净化烟气的气液分离效率。但是正是由于折流板除雾器结构,导致了折流板除雾器在安装时较难,且对径向尺寸较小的液滴的分离效率低。为了保证对净化烟气中不同径向尺寸的液滴的分离,技术人员采用了丝网除雾器来替代折流板除雾器。丝网除雾器是将过滤网层层折叠对形成多层的丝网来对脱硫后的净化烟气进行气液分离,丝网除雾器的多层丝网在脱硫后的净化烟气在前进路径上形成了多层的来捕捉液滴的结构,例如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5032087B,授权公告日为2017.08.25的专利文件中所公开的一种风车-管式冷凝式除雾器及其除雾方法,该除雾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沿着净化烟气前进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风车陈列除雾层,换热管阵列除雾层及丝网除雾层。风车陈列除雾层中设置有多个串联成排的风车,风车的叶片旋转时能够将通过风车陈列除雾层中的净化烟气的运动方向进行偏转,大直径的液滴由于自身惯性较大,会撞击到风车的叶片上,从而实现了去除大直径的液滴。当去除大直径的液滴后,净化烟气会进入到换热管阵列除雾层,流经换热管表面的净化烟气温度越低,净化烟气携带的液滴变成过饱和状态,且净化烟气的携带能力下降,较大粒径的液滴也会下落。在净化烟气经过前两个除雾层后,其中的固体颗粒及径向尺寸较大的液滴已经被分离出去,丝网除雾层只需要对净化烟气中径向尺寸较小的液滴进行去除,同时在丝网的表面上涂有纳米材料,使得丝网容易冲洗,不会被堵住。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丝网除雾层虽然能够防止固体壳体的堵塞,但丝网中的供净化烟气通过的通孔尺寸小并且排列紧密,但净化烟气在经过一层丝网后损失一定压力,经过多层丝网后,除雾层中会出现液滴对通孔封堵的现象,压力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雾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雾器在除雾作业时压力损失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除雾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除雾器,包括用于设置在待除雾的烟气的排放路径上的除雾单元,所述除雾单元包括由多支用于捕捉待除雾的烟气中液滴的柱状体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立体网状多孔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除雾单元是由多支柱状体形成的,柱状体能够在烟气的前进过程中对其中的液滴进行捕捉,并且由柱状体形成的立体网状多孔结构中,相连接的柱状体配合形成了供烟气通过的间隙,在烟气通过间隙的路径上存在多组柱状体配合形成的用于捕捉烟气中液滴的结构,保证了在烟气仅通过一次的情况下来对液滴进行充分地捕捉,并且立体网状多孔结构中可供净化烟气流动的空间大,对净化烟气的阻力小,减少烟气在流动时的压力损失,并且能够避免烟气在除雾过程中对除雾单元堵塞的问题,另外,由于立体网状多孔结构中具有由柱状体围成的倾斜的间隙,即使液滴对倾斜的间隙液封,形成水膜,但是由于倾斜设置的原因,液滴会在自重的作用下实现主动的解封,水膜破裂,能够保证在除雾作业时除雾器不会使待除雾的烟气压降过大。进一步的,所述柱状体具有多种不同的规格。其有益效果在于:柱状体有多种规格,这些柱状体围成的间隙各不相同,能够保证烟气在沿一条直线前进的路径上,液滴能够被多次捕捉,提高了除雾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器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除雾单元的支架。其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通过支架来对除雾单元进行拆装、清洗,能够减少除雾单元中的堆积,避免出现除雾单元堵塞的情况,提高了装配的灵活程度。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设置在待除雾的烟气的排放路径上的前后两侧的格栅,所述除雾单元设置在所述格栅之间以形成夹层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由格栅-除雾单元-格栅形成的夹层结构,能够保证对除雾单元的稳定支撑。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之间并排设置有多个除雾单元。其有益效果在于:增加除雾单元的数量,使除雾单元在实现原有功能的前提下,体积更小,更轻量化,便于技术人员进行装配、检修。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器还包括用于与排放待除雾的烟气的管道对接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用于支撑除雾单元的台阶。其有益效果在于:在除雾器中设置有套筒,能够增加除雾器的使用工况,提高除雾器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除雾器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除雾器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除雾器的除雾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筒;2.格栅;3.除雾单元;31.柱状体;4.支撑杆;5.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中除雾器的实施例:除雾器包括用于与待除雾的烟气连通的套筒1,在套筒1内设有能够将通入套筒1中烟气的除雾单元3,在套筒1内还设置有用于将除雾单元3固定在套筒1内的支架,以便于技术人员对除雾单元3进行拆装,清洁维护。对于套筒1内的除雾单元3,是由多支设置在净化烟气动路径上的柱状体31形成的,柱状体31的直径很细并且能够在净化烟气时能够与烟气中的液滴发生碰撞,液滴被柱状体31阻挡而附着在柱状体31上,实现了捕捉烟气中液滴的功能,由图3可知,每支柱状体31首尾相连形成了立体网状多孔结构,使除雾单元3呈现出立体网状多孔结构的状态,而在除雾单元3中的柱状体31具有多种不同的径向尺寸及轴向尺寸,形成了多种不同规格的柱状体31,不同规格的柱状体31形成的供净化烟气通过的间隙也不相同。由柱状体31形成的除雾单元3的成型过程包括将高分子材料,发泡剂和塑化剂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进行发泡、硫化、熟化、裁剪等工序,对产品进行加工以得到不同尺寸的除雾单元3。用于支撑固定除雾单元3的支架包括形成支架主体的格栅2,设置在格栅2中的支撑杆4及设置在格栅2端部的挡板5。而除雾单元3设置在两格栅2之间,形成了夹层结构,并且在夹层内,除雾单元3并排设置有多个。对应的在套筒1内,设置有与挡板5挡止配合的台阶。在技术人员使用本技术中的除雾器时,可以先将支架安装在套筒1内,再将除雾单元3放置在套筒1中的支架上,或是将支架与除雾单元3装配好,将支架与除雾单元3作为整体放置在套筒1内。当除雾单元3安装完成后,技术人员将套筒1与需要进行除雾的烟气连通,使待除雾的烟气进入到套筒1内,烟气在前进过程中,在烟气中裹挟的液滴会在被烟气推动的过程中与除雾单元3内的柱状体31发生碰撞,液滴会附着在柱状体31上。当烟气的流速较低时,柱状体31可以直接捕捉到烟气中的径向尺寸较小的液滴,使液滴附着在柱状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待除雾的烟气的排放路径上的除雾单元,所述除雾单元包括由多支用于捕捉待除雾的烟气中液滴的柱状体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立体网状多孔结构,所述除雾器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除雾单元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设置在待除雾的烟气的排放路径上的前后两侧的格栅,所述除雾单元设置在所述格栅之间以形成夹层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待除雾的烟气的排放路径上的除雾单元,所述除雾单元包括由多支用于捕捉待除雾的烟气中液滴的柱状体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立体网状多孔结构,所述除雾器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除雾单元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设置在待除雾的烟气的排放路径上的前后两侧的格栅,所述除雾单元设置在所述格栅之间以形成夹层结构。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相生宁坚申泰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