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过滤再生纤维素膜粘胶的滤器的排气装置,包括:移动式底座,移动式底座上安装有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内设置有分离腔;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进气阀门,进气阀门上安装有连通烛式过滤器的进气管,在真空泵和烛式过滤器之间设置气液分离装置,利用真空泵将烛式过滤器和气液分离装置营造成真空环境,防止了空气混入粘胶中影响产品质量;同时防止了烛式过滤器中的杂质和水蒸气进入真空泵中损坏真空泵;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排气阀门,排气阀门上安装有连通真空泵的排气管,气液分离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处位于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排液阀门,可在排气完成后将水排出气液分离装置。
Exhaust device of filter used for filtering regenerated cellulose film visc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过滤再生纤维素膜粘胶的滤器的排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造纸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过滤再生纤维素膜粘胶的滤器的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纸是一种是以棉浆、木浆等天然纤维为原料,用胶黏法制成的薄膜,它透明、无毒无味,因为空气、油、细菌和水都不易透过玻璃纸,使得其可作为食品包装使用。在玻璃纸的生产中,粘胶制成后至成型时需要先经过烛式过滤器进行第一遍过滤,再经过盘式滤器进行第二次过滤。由于烛式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网孔内会有杂质堵塞,达不到生产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刷洗,烛式过滤器在刷洗完成后再经过水漫法排气即可投入使用。但在实际生产中,水漫法排气时容易排气不够彻底,并且水中常溶解有部分气体,在压力变化和温度变化后,气体会从水中溢出,造成气体的集聚。烛式过滤器如果排气不彻底就会造成滤器中存在一定量的空气,使用时会将空气混入粘胶中从而造成薄膜的断裂,既影响产品质量又大大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过滤再生纤维素膜粘胶的滤器的排气装置,利用该装置对烛式过滤器进行抽真空,使烛式过滤器形成负压的真空环境,从而防止空气混入粘胶中,影响产品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用于过滤再生纤维素膜粘胶的滤器的排气装置,包括:移动式底座,所述移动式底座上安装有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内设置有分离腔;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进气阀门,所述进气阀门上安装有连通烛式过滤器的进气管;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排气阀门,所述排气阀门上安装有连通真空泵的排气管,所述真空泵安装于所述移动式底座上;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上还安装有测量所述分离腔内真空度的真空压力表;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处位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排液阀门。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安装有顶盖;所述壳体内设置所述分离腔,所述分离腔内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隔板分割成第一分离半腔和第二分离半腔,所述隔板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半腔和第二分离半腔的连接通道;所述第一分离半腔连通所述进气管,所述第一分离半腔内设置有若干导流板;所述第二分离半腔连通所述排气管,所述第二分离半腔内设置有螺旋槽。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导流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导流板间隔设置。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每一所述导流板均包括第一半导流板,所述第一半导流板连接有一体成型的第二半导流板,所述第二半导流板和第一半导流板均倾斜设置。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导流板的下部位于所述第一分离半腔内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螺旋槽的上方位于所述第二分离半腔内安装有第二过滤网。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用于过滤再生纤维素膜粘胶的滤器的排气装置,包括:移动式底座,移动式底座上安装有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内设置有分离腔;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进气阀门,进气阀门上安装有连通烛式过滤器的进气管,通过在真空泵和烛式过滤器之间设置气液分离装置作为中介容器,利用真空泵将烛式过滤器营造成真空环境,从而防止空气混入粘胶中,影响产品质量;同时防止了烛式过滤器中的杂质和水蒸气进入真空泵中损坏真空泵;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排气阀门,排气阀门上安装有连通真空泵的排气管;气液分离装置上还安装有测量分离腔内真空度的真空压力表,以检测真空环境是否达到生产环境的标准;气液分离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处位于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排液阀门,可在排气完成后将水排出气液分离装置。由于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端安装有顶盖;壳体内设置分离腔,分离腔内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隔板分割成第一分离半腔和第二分离半腔,隔板的下部设置有连通第一分离半腔和第二分离半腔的连接通道;第一分离半腔连通进气管,第一分离半腔内设置有若干导流板,利用导流板实现水汽中的液态水的分离,防止液态水进入真空泵从而损坏真空泵;第二分离半腔连通排气管,第二分离半腔内设置有螺旋槽,混合气体经螺旋槽的导流形成涡旋,混合气体中的液态水经涡旋的离心作用从而被甩出,进一步提高了水汽分离的效果。由于导流板设置有两组,两组导流板间隔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导流板的碰撞导流作用。由于每一导流板均包括第一半导流板,第一半导流板连接有一体成型的第二半导流板,第二半导流板和第一半导流板均倾斜设置,便于将液态水引流到底部。由于导流板的下部位于第一分离半腔内安装有第一过滤网;螺旋槽的上方位于第二分离半腔内安装有第二过滤网,过滤混合气体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真空泵内造成真空泵的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移动式底座,2-气液分离装置,3-分离腔,4-进气阀门,5-进气管,6-排气阀门,7-真空泵,8-排气管,9-真空压力表,10-排液口,11-排液阀门,12-壳体,13-顶盖,14-隔板,15-第一分离半腔,16-第二分离半腔,17-连接通道,18-导流板,19-螺旋槽,20-第一半导流板,21-第二半导流板,22-第一过滤网,23-第二过滤网,24-烛式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用于过滤再生纤维素膜粘胶的滤器的排气装置,包括:移动式底座1,移动式底座1上安装有气液分离装置2,气液分离装置2内设置有分离腔3;气液分离装置2上安装有进气阀门4,进气阀门4上安装有连通烛式过滤器24的进气管5;气液分离装置2上安装有排气阀门6,排气阀门6上安装有连通真空泵7的排气管8,真空泵7安装于移动式底座1上;通过在真空泵7和烛式过滤器24之间设置气液分离装置2作为中介容器,防止烛式过滤器24中的杂质和水蒸气进入真空泵7中,从而损坏真空泵7。本技术中,真空泵7优选为达尔拓vp750型真空泵。气液分离装置2上还安装有测量分离腔3内真空度的真空压力表9;气液分离装置2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10,排液口10处位于气液分离装置2上安装有排液阀门11,真空泵7在抽真空时,由于烛式过滤器24内存在的部分水被抽出,并且壳体12内的温度和压力改变会将部分水蒸气析出形成液态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壳体12内,排液阀门11可在排气完成后将水排出气液分离装置2。本技术中,进气管5和排气管8优选为聚四氟乙烯软管,连接方便。如图2所示,气液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过滤再生纤维素膜粘胶的滤器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移动式底座,所述移动式底座上安装有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内设置有分离腔;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进气阀门,所述进气阀门上安装有连通烛式过滤器的进气管;/n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排气阀门,所述排气阀门上安装有连通真空泵的排气管,所述真空泵安装于所述移动式底座上;/n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上还安装有测量所述分离腔内真空度的真空压力表;/n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处位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排液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过滤再生纤维素膜粘胶的滤器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式底座,所述移动式底座上安装有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内设置有分离腔;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进气阀门,所述进气阀门上安装有连通烛式过滤器的进气管;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排气阀门,所述排气阀门上安装有连通真空泵的排气管,所述真空泵安装于所述移动式底座上;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上还安装有测量所述分离腔内真空度的真空压力表;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处位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上安装有排液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过滤再生纤维素膜粘胶的滤器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安装有顶盖;所述壳体内设置所述分离腔,所述分离腔内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隔板分割成第一分离半腔和第二分离半腔,所述隔板的下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金江,马庆强,李瑞丰,李连波,陈元福,徐旭胜,解玉溪,谭营,孙洪志,李耕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