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万英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医生操作的儿科口腔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05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医生操作的儿科口腔给药器,包括给药座,所述给药座的一侧设有储药槽,储药槽内密封滑动套设有活塞板,给药座的一侧设有T形推杆,T形推杆的一端延伸至储药槽内并与活塞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给药槽内设有给药头,给药头的一端延伸至给药座外,所述给药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助指环,T形推杆的下方设有开设在给药座一侧的观察孔,且观察孔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微形照明灯,所述观察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压舌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医生精确观察患者口喉中情况,达到精确给药,提高给药效果,满足使用需求。

A paediatric oral drug delivery device easy for doctors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医生操作的儿科口腔给药器
本技术涉及给药器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医生操作的儿科口腔给药器。
技术介绍
小儿患者喉部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春季最常见到,许多是扁桃腺炎所引起的,而且常是流感、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的并发症,着凉、粉尘或化学气体的刺激等会使得人体抵抗力下降,而且极容易引发其他病症;小儿患者喉部疾病多采用吃药和注射药物治疗,但这类治疗方法存在着治疗效果满的缺陷,小儿患者喉部病灶区直接给药的治疗方法较快。但目前的儿科口腔给药器具不便于进行精准给药,在给药器的给药头插入口中后,医生在外无法观察到患者口中情况,普遍都是使用压舌板下压儿童舌头,使得在压舌板与给药头之间出现微小缝隙进行观察,但是仍会出现看不清喉部发炎位置进行精确给药,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医生操作的儿科口腔给药器用于解决上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医生操作的儿科口腔给药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医生操作的儿科口腔给药器,包括给药座,所述给药座的一侧设有储药槽,储药槽内密封滑动套设有活塞板,给药座的一侧设有T形推杆,T形推杆的一端延伸至储药槽内并与活塞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给药槽内设有给药头,给药头的一端延伸至给药座外,所述给药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助指环,T形推杆的下方设有开设在给药座一侧的观察孔,且观察孔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微形照明灯,所述观察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压舌板,压舌板的一端延伸至给药座外,压舌板位于给药头的下方,所述观察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滑动套设有移动座,且移动座的底部延伸至给药座的下方并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移动座的上方设有横杆,且横杆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槽内并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横杆的一端延伸至给药座外并与压舌板的顶部相铰接,横杆的底部与移动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两个齿条对称设置,两个齿条之间啮合有同一个与矩形孔一侧内壁转动安装的齿轮。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销轴,压舌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的侧壁与第一销轴的外侧活动接触。优选的,所述矩形孔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销轴,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内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第二销轴的外侧固定套装。优选的,所述移动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方孔,且第一方孔与定位杆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座的外侧与矩形孔的侧壁不接触。优选的,所述安装槽靠近矩形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方孔,且第二方孔与横杆滑动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给药座、活塞板、T形推杆、观察孔、微形照明灯、安装槽、压舌板、矩形孔、定位杆、移动座、拉环、横杆、连接杆、齿条与齿轮相配合,给药时,把给药头和压舌板插入患者口中,开启微形照明灯,此时向远离压舌板的方向拉动拉环,拉环带动移动座在定位杆上滑动,移动座通过两个齿条中位于下方的一个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能带动位于上方的一个齿条向靠近压舌板的方向移动,位于上方的一个齿条带动横杆移动,横杆推动连接杆向下挤压压舌板,使得压舌板向下转动并下压患者舌头,达到避免患者舌头遮挡观察孔的视线,此时在微形照明灯照明的作用下,医生通过观察孔观察患者喉中情况,使得给药头与患者喉内发炎位置对准,推动T形推杆带动活塞板推出药物,达到精确给药。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医生精确观察患者口喉中情况,达到精确给药,提高给药效果,满足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医生操作的儿科口腔给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医生操作的儿科口腔给药器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医生操作的儿科口腔给药器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给药座、2活塞板、3T形推杆、4辅助指环、5观察孔、6微形照明灯、7安装槽、8压舌板、9矩形孔、10定位杆、11移动座、12拉环、13横杆、14连接杆、15齿条、16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便于医生操作的儿科口腔给药器,包括给药座1,给药座1的一侧设有储药槽,储药槽内密封滑动套设有活塞板2,给药座1的一侧设有T形推杆3,T形推杆3的一端延伸至储药槽内并与活塞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给药槽内设有给药头,给药头的一端延伸至给药座1外,给药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助指环4,T形推杆3的下方设有开设在给药座1一侧的观察孔5,且观察孔5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微形照明灯6,观察孔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安装槽7,且安装槽7内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压舌板8,压舌板8的一端延伸至给药座1外,压舌板8位于给药头的下方,观察孔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9,且矩形孔9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定位杆10,定位杆10上滑动套设有移动座11,且移动座11的底部延伸至给药座1的下方并固定安装有拉环12,移动座11的上方设有横杆13,且横杆13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槽7内并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14,连接杆14远离横杆13的一端延伸至给药座1外并与压舌板8的顶部相铰接,横杆13的底部与移动座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15,两个齿条15对称设置,两个齿条15之间啮合有同一个与矩形孔9一侧内壁转动安装的齿轮16,通过给药座1、活塞板2、T形推杆3、观察孔5、微形照明灯6、安装槽7、压舌板8、矩形孔9、定位杆10、移动座11、拉环12、横杆13、连接杆14、齿条15与齿轮16相配合,给药时,把给药头和压舌板8插入患者口中,开启微形照明灯6,此时向远离压舌板8的方向拉动拉环12,拉环12带动移动座11在定位杆10上滑动,移动座11通过两个齿条15中位于下方的一个齿条15带动齿轮16转动,齿轮16转动能带动位于上方的一个齿条15向靠近压舌板8的方向移动,位于上方的一个齿条15带动横杆13移动,横杆13推动连接杆14向下挤压压舌板8,使得压舌板8向下转动并下压患者舌头,达到避免患者舌头遮挡观察孔5的视线,此时在微形照明灯6照明的作用下,医生通过观察孔5观察患者喉中情况,使得给药头与患者喉内发炎位置对准,推动T形推杆3带动活塞板2推出药物,达到精确给药,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医生精确观察患者口喉中情况,达到精确给药,提高给药效果,满足使用需求。本技术中,安装槽7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销轴,压舌板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的侧壁与第一销轴的外侧活动接触,矩形孔9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销轴,齿轮16的一侧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内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第二销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医生操作的儿科口腔给药器,包括给药座(1),所述给药座(1)的一侧设有储药槽,储药槽内密封滑动套设有活塞板(2),给药座(1)的一侧设有T形推杆(3),T形推杆(3)的一端延伸至储药槽内并与活塞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给药槽内设有给药头,给药头的一端延伸至给药座(1)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助指环(4),T形推杆(3)的下方设有开设在给药座(1)一侧的观察孔(5),且观察孔(5)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微形照明灯(6),所述观察孔(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安装槽(7),且安装槽(7)内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压舌板(8),压舌板(8)的一端延伸至给药座(1)外,压舌板(8)位于给药头的下方,所述观察孔(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9),且矩形孔(9)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定位杆(10),所述定位杆(10)上滑动套设有移动座(11),且移动座(11)的底部延伸至给药座(1)的下方并固定安装有拉环(12),所述移动座(11)的上方设有横杆(13),且横杆(13)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槽(7)内并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远离横杆(13)的一端延伸至给药座(1)外并与压舌板(8)的顶部相铰接,横杆(13)的底部与移动座(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15),两个齿条(15)对称设置,两个齿条(15)之间啮合有同一个与矩形孔(9)一侧内壁转动安装的齿轮(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医生操作的儿科口腔给药器,包括给药座(1),所述给药座(1)的一侧设有储药槽,储药槽内密封滑动套设有活塞板(2),给药座(1)的一侧设有T形推杆(3),T形推杆(3)的一端延伸至储药槽内并与活塞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给药槽内设有给药头,给药头的一端延伸至给药座(1)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助指环(4),T形推杆(3)的下方设有开设在给药座(1)一侧的观察孔(5),且观察孔(5)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微形照明灯(6),所述观察孔(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安装槽(7),且安装槽(7)内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压舌板(8),压舌板(8)的一端延伸至给药座(1)外,压舌板(8)位于给药头的下方,所述观察孔(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9),且矩形孔(9)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定位杆(10),所述定位杆(10)上滑动套设有移动座(11),且移动座(11)的底部延伸至给药座(1)的下方并固定安装有拉环(12),所述移动座(11)的上方设有横杆(13),且横杆(13)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槽(7)内并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远离横杆(13)的一端延伸至给药座(1)外并与压舌板(8)的顶部相铰接,横杆(13)的底部与移动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万英张立卢可斌袁艳平刘凯宋玉配
申请(专利权)人:朱万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