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05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包括上药管、涂药部和涂药头,上药管与涂药部内设置的导药管螺纹连接,涂药部上端设有电机,电机上设有转轴,转轴固定连接在涂药头内壁,涂药头上设有若干出药孔,出药孔与涂药部内的导药管连接,上药管的内部密封连接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轴贯穿上药管底端连接有活塞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可以使药物均匀地分布到患处,及时消除患者的炎症,实用性强。

A gynecological medicine applica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
技术介绍
妇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妇科是妇产科的一个分支专业,是以诊疗女性妇科病为诊疗的专业科室,分为西医妇科与中医妇科。妇科疾病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即为妇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其中阴道疾病中的妇科炎症的治疗最为普遍。目前,在妇科炎症的治疗中,经常需要往患处上药,常用的液体类药物通常由活塞、上药管等部件组成,一般将上药管插入到需要上药部位,然后将药液推出,这样操作上药效果不好,上药效果不均匀;而对于粉剂或膏剂药物,通常使用棉签蘸取药物,伸到患处进行涂抹,这样在涂抹前,药物易被碰掉,上药十分不便,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的不足。本技术特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包括上药管、涂药部、涂药头,上药管与涂药部内设置的导药管螺纹连接,涂药部上端设有电机,电机上设有转轴,转轴固定连接在涂药头内壁,涂药头上设有若干出药孔,出药孔与涂药部内的导药管连接,上药管的内部密封连接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轴贯穿上药管底端连接有活塞柄。优选的,所述上药管外壁设有隔层,隔层上侧壁设有进水口,隔层下侧壁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上均设有密封盖。优选的,所述涂药头为圆弧形结构,且涂药头外部设有均匀分布的软刷。优选的,上药管为透明结构且在外侧壁设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上药管内设有过滤网。优选的,涂药部外侧壁设有控制电机转动的按钮,涂药部内设有蓄电池。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上药管外壁设有隔层,隔层上侧壁设有进水口,隔层下侧壁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上均设有密封盖,隔层的设置,根据使用的情况注入热水或者冷水,对上药管内的液体药物进行加热或者降温。本技术所述的涂药头为圆弧形结构,且涂药头外部设有均匀分布的软刷,涂药头通过电机转动将液体药物均匀的涂抹在患处上,软刷可以在涂药过程中擦除患处脱落细胞,提高了涂药的效果和效率。本技术所述的上药管为透明结构且在外侧壁设有刻度线,方便医护人员随时精确的读出液体药物的使用量。本技术所述的上药管内设有过滤网,可以过滤掉液体药物内的杂质,避免患者患处不适,影响治疗效果。本技术的所述的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使药物均匀地分布到患处,及时消除患者的炎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的涂药部与涂药头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的上药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药管;2-涂药部;3-涂药头;4-导药管;5-活塞;6-活塞轴;7-活塞柄;8-隔层;9-电机;10-转轴;11-软刷;12-出药孔;13-出水口;14-进水口;15-密封盖;16-刻度线;17-过滤网;18-按钮;19-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包括上药管1、涂药部2、涂药头3、导药管4、活塞5、活塞轴6、活塞柄7、隔层8、电机9、转轴10、软刷11、出药孔12、出水口13、进水口14、密封盖15、刻度线16、过滤网17、按钮18、蓄电池19,上药管1与涂药部2内设置的导药管4螺纹连接,涂药部2上端设有电机9,电机9上设有转轴10,转轴10固定连接在涂药头3内壁,涂药头3上设有若干出药孔12,出药孔12与涂药部2内的导药管4连接,上药管1的内部密封连接有活塞5,活塞5通过活塞轴6贯穿上药管1底端连接有活塞柄7。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上药管1外壁设有隔层8,隔层8上侧壁设有进水口14,隔层8下侧壁设有出水口13,进水口14与出水口13上均设有密封盖15,隔层的设置,根据使用的情况注入热水或者冷水,对上药管内的液体药物进行加热或者降温。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涂药头3为圆弧形结构,且涂药头3外部设有均匀分布的软刷11,涂药头通过电机转动将液体药物均匀的涂抹在患处上,软刷可以在涂药过程中擦除患处脱落细胞,提高了涂药的效果和效率。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上药管1为透明结构且在外侧壁设有刻度线16,方便医护人员随时精确的读出液体药物的使用量。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上药管1内设有过滤网17,可以过滤掉液体药物内的杂质,避免患者患处不适,影响治疗效果。工作原理:本技术的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在使用时,将液体药物吸入到上药管1中,通过进水口14向隔层8内注入热水或冷水,热水或冷水对上药管1内的液体药物进行加热或降温,手持上药管1将涂药头3深入到患处,通过手握活塞柄推动活塞5移动,液体药物会通过过滤网18过滤后再经过导药管4进入到涂药头3内腔,通过涂药头3上的出药孔12流出到患处,电机9通过转轴10转动涂药头3使得液体药液均匀的涂抹在患处上,同时软刷11可以在涂抹过程中擦除患处脱落细胞,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使药物均匀地分布到患处,及时消除患者的炎症,就这样完成整个中医妇科上药器的使用过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包括上药管(1)、涂药部(2)、涂药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管(1)与涂药部(2)内设置的导药管(4)螺纹连接,涂药部(2)上端设有电机(9),电机(9)上设有转轴(10),转轴(10)固定连接在涂药头(3)内壁,其中:/n涂药头(3)上设有若干出药孔(12),出药孔(12)与涂药部(2)内的导药管(4)连接,上药管(1)的内部密封连接有活塞(5),活塞(5)通过活塞轴(6)贯穿上药管(1)底端连接有活塞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包括上药管(1)、涂药部(2)、涂药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管(1)与涂药部(2)内设置的导药管(4)螺纹连接,涂药部(2)上端设有电机(9),电机(9)上设有转轴(10),转轴(10)固定连接在涂药头(3)内壁,其中:
涂药头(3)上设有若干出药孔(12),出药孔(12)与涂药部(2)内的导药管(4)连接,上药管(1)的内部密封连接有活塞(5),活塞(5)通过活塞轴(6)贯穿上药管(1)底端连接有活塞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妇科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管(1)外壁设有隔层(8),隔层(8)上侧壁设有进水口(14),隔层(8)下侧壁设有出水口(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梅叶震中雷枭
申请(专利权)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