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组件及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91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组件及吸尘器,属于吸尘器技术领域,该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支架,内部容纳有第一气体管道;其排气端沿径向贯穿过滤支架;过滤支架内壁与第一气体管道之间形成第一集尘腔;旋风分离装置,至少设置一个,分布在过滤支架的周侧,旋风分离装置的出气口伸入至第一集尘腔内;过滤网,围设在过滤支架外周,并露出第一气体管道的排气端;该过滤组件利用旋风分离装置及第一集尘腔沿长了过滤路径,同时,第一集尘腔起到集尘作用,提高了集尘容量。

Filter assembly and vacuum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组件及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吸尘器
,具体涉及一种过滤组件及吸尘器。
技术介绍
吸尘器是利用电动机驱动风机而产生负压进行除尘的清洁机器,又称真空吸尘器。它操作时不会使尘土飞扬,并能吸出缝隙中及地毯上一般不易清除的尘屑,使用方便、卫生,广泛用于家庭和公用场所。使用吸尘器进行清洁工作,节约了使用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减少了使用者与细菌直接接触的机会,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手持吸尘器主要包括主机、尘杯和过滤组件,其中,主机包括吸风装置、分离装置和安装于其上的把手,工作时,电机带动吸风装置旋转吸气,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将外部的尘屑随空气流带到过滤组件中,分离装置将尘屑与空气进行分离,尘屑留在过滤组件及尘杯中,过滤后的洁净空气经过电机从出风口排出。在现有吸尘器中,尘杯主要起到集尘的作用,而过滤组件占用了尘杯的内部一定空间,而过滤组件的集尘容量有限,导致集尘容量受到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组件,该过滤组件能够有效提高集尘容量,从而提升集尘效果。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过滤组件的吸尘器。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支架,内部容纳有第一气体管道;所述第一气体管道的排气端沿径向贯穿所述过滤支架;所述过滤支架内壁与所述第一气体管道之间形成第一集尘腔;旋风分离装置,至少设置一个,分布在所述过滤支架的周侧,所述旋风分离装置的出气口伸入至所述第一集尘腔内;过滤网,围设在所述过滤支架外周,并露出所述第一气体管道的排气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尘腔的底部表面高于第一气体管道的底部端面。进一步的,还包括挡尘罩,其与所述过滤支架的一端连接,包围在所述第一集尘腔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过滤支架外壁之间形成有导气腔,所述导气腔的出气口与所述旋风分离装置的进气口连通,用以将经过滤网过滤后的气体引入至第一集尘腔进行过滤。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支架包括第一筒支架及套设在所述第一筒支架外周的第二筒支架;所述第一筒支架内部设置所述第一气体管道,所述第一气体管道的出气端口沿径向贯穿所述第一筒支架和所述第二筒支架;所述过滤网围设在所述第二筒支架外周,所述过滤网、所述第一筒支架和第二筒支架的围设成所述导气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体管道包括沿轴向的进气管道与沿径向的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出气管道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道的轴线与过滤支架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出气管道的轴线与所述进气管道的中心轴线相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筒支架设置有出气端口,所述出气管道的排气端与所述出气端口相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端口包括第一边沿与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为气体的上游边沿,所述第二边沿为气体的下游边沿。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道包括第一弧面板与第二弧面板,所述第一弧面板的前端边沿与第一边沿的前端边沿相连接,所述第二弧面板的前端边沿与第二边沿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旋风分离装置的进气口设置在远离所述挡尘罩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旋风分离装置为旋风分离锥体,所述旋风分离锥体的进气口沿径向设置导气口,用以引入所述导气腔排出的气体。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支架还包括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及挡板;所述第一连接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筒支架上的靠近所述旋风分离装置的排气口的一端,用以连接所述挡尘罩;所述第二连接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筒支架上的靠近所述旋风分离装置进气口的一端;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架内,且顶靠在所述旋风分离装置的进气口的轴向一侧。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体为C字形结构,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边沿或所述第一边沿一侧的区域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边沿或所述第二边沿一侧的区域连接。进一步的,包括气体导向座,所述气体导向座与所述第二连接架连接,所述气体导向座内设置至少一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贯穿所述挡板与所述旋风分离装置的进气口连通。进一步的,包括海帕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气体导向座内,用于对所述导流孔排出的气体过滤。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器,包括尘杯体、搭接部,以及上述的过滤组件;所述尘杯体包括筒状的壳体和导气管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导气管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贯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搭接部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所述搭接部设置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的出气口与所述导气管道连通;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尘杯体内,所述第一气体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导气管道排气端连通。采样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过滤组件具有的技术效果有:1.第一气体管道的排气端沿径向贯穿过滤支架,使气体排放至外部的尘杯体进行初次过滤,初次过滤后的气体引入至旋风分离装置,气体经过旋风分离装置及第一集尘腔进行二次过滤,沿长了过滤路径,能够提高对于气体的过滤效果,同时,过滤组件中的第一集尘腔起到集尘作用,提高了集尘容量。2、旋风分离装置至少设置一个,分布在所述过滤支架的周侧,利用旋风分离装置增加了过滤效率。3、过滤组件整体结构紧凑,实现了对有限空间的合理应用。本技术提供的吸尘器具有的技术效果有:该吸尘器包括尘杯体、搭接部,以及上述的过滤组件,具有过滤组件的上述优点,并且,过滤组件中过滤网与尘杯体之间形成第二集尘腔,方便对经第一气体管道的排气端排出的气体进行初次过滤,整体扩大了集尘容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组件中,过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组件中,过滤支架及过滤网的分别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过滤组件;100-过滤支架;101-第一集尘腔;110-第一筒支架;120-第二筒支架;121-导气腔;122-出气端口;123-第一边沿;124-第二边沿;130-第一连接架;140-第二连接架;200-挡尘罩;300-旋风分离装置;310-进气口;320-导气口;400-过滤网;410-第一端,420-第二端;500-第一气体管道;510-进气管道;520-出气管道;521-第一弧面板;522-第二弧面板;600-气体导向座;610-导流孔;700-海帕过滤组件;20-尘杯体,21-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过滤支架,内部容纳有第一气体管道;所述第一气体管道的排气端沿径向贯穿所述过滤支架;所述过滤支架内壁与所述第一气体管道之间形成第一集尘腔;/n旋风分离装置,至少设置一个,分布在所述过滤支架的周侧,所述旋风分离装置的出气口伸入至所述第一集尘腔内;/n过滤网,围设在所述过滤支架外周,并露出所述第一气体管道的排气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支架,内部容纳有第一气体管道;所述第一气体管道的排气端沿径向贯穿所述过滤支架;所述过滤支架内壁与所述第一气体管道之间形成第一集尘腔;
旋风分离装置,至少设置一个,分布在所述过滤支架的周侧,所述旋风分离装置的出气口伸入至所述第一集尘腔内;
过滤网,围设在所述过滤支架外周,并露出所述第一气体管道的排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尘腔的底部表面高于第一气体管道的底部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尘罩,其与所述过滤支架的一端连接,包围在所述第一集尘腔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过滤支架外壁之间形成有导气腔,所述导气腔的出气口与所述旋风分离装置的进气口连通,用以将经过滤网过滤后的气体引入至第一集尘腔进行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支架包括第一筒支架及套设在所述第一筒支架外周的第二筒支架;
所述第一筒支架内部设置所述第一气体管道,所述第一气体管道的出气端口沿径向贯穿所述第一筒支架和所述第二筒支架;
所述过滤网围设在所述第二筒支架外周,所述过滤网、所述第一筒支架和第二筒支架的围设成所述导气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管道包括沿轴向的进气管道与沿径向的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出气管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的轴线与过滤支架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出气管道的轴线与所述进气管道的中心轴线相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支架设置有出气端口,所述出气管道的排气端与所述出气端口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端口包括第一边沿与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为气体的上游边沿,所述第二边沿为气体的下游边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冲程世及宋武斌孙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