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164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即使在对Si含量为0.2质量%以上的钢板实施热浸镀锌的情况下,镀覆密合性也高,能够得到良好的镀覆外观,且也不会使拉伸强度劣化。本公开中,在退火炉的内部,按照加热带、均热带和冷却带的顺序搬运钢板,对钢板进行退火,其后,对从冷却带排出的钢板实施热浸镀锌。向均热带供给还原性或非氧化性的加湿气体以及还原性或非氧化性的干燥气体。此时,在均热带内气体的排出部设置CO气体浓度计来测定CO气体浓度,由测定的CO浓度算出上述钢板的脱碳层厚度,以算出的脱碳层厚度成为预先设定的厚度以下的方式控制上述加湿气体的流量和露点中的至少一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连续热浸镀锌装置的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连续热浸镀锌装置具有依次并置有加热带、均热带和冷却带的退火炉以及位于所述冷却带的下游的热浸镀锌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汽车、家电、建材等领域中,有助于构造物的轻型化等的高张力钢板(高强度钢板)的需求正在提高。可知作为高强度钢板,能够制造例如通过在钢中含有Si而扩孔性良好的钢板,通过含有Si、Al而容易形成残余γ且延展性良好的钢板。但是,在以大量含有(特别是0.2质量%以上)Si的高张力钢板作为母材而制造合金化热浸镀锌钢板时,存在以下的问题。合金化热浸镀锌钢板通过在还原气氛或非氧化性气氛中以600~900℃左右的温度对母材钢板进行加热退火后,对该钢板进行热浸镀锌处理,进一步对镀锌进行加热合金化而制造。在此,钢中的Si为易氧化性元素,即使在通常使用的还原气氛或非氧化性气氛中也被选择性氧化,在钢板的表面富集,形成氧化物。该氧化物使镀覆处理时的与熔融锌的润湿性,产生漏镀。因此,随着钢中Si浓度的增加,润湿性急剧降低,经常产生漏镀。另外,即使在没有达到漏镀的情况下,也存在镀覆密合性差的问题。进而,如果钢中的Si被选择性氧化并在钢板的表面富集,则也存在在热浸镀锌后的合金化过程中产生明显的合金化延迟,明显妨碍生产率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方法:使用直焰式加热炉(DFF),使钢板的表面暂时氧化后,在还原气氛下对钢板进行退火,由此使Si发生内部氧化,抑制Si在钢板表面富集,提高热浸镀锌的润湿性和密合性。记载了对于加热后的还原退火以常规方法(露点-30~-40℃)即可。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在使用依次具有加热带前段、加热带后段、保热带和冷却带的退火炉以及热浸镀浴的连续退火热浸镀方法中,使钢板温度至少为300℃以上的区域的钢板的加热或保热为间接加热,使各带的炉内气氛为氢1~10体积%、剩余部分由氮气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气氛,在上述加热带前段使加热中的钢板到达温度为550℃~750℃且使露点小于-25℃,使接着其的上述加热带后段和上述保热带的露点为-30℃~0℃,使上述冷却带的露点小于-25℃,在该条件下进行退火,由此使Si发生内部氧化,抑制Si在钢板表面富集。另外,还记载了对氮与氢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加湿并导入到加热带后段和/或保热带。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方法:在连续退火炉中,在出于将炉内的气氛气体流动保持在恒定状态,使炉内露点稳定化的目的而控制由气氛隔壁划分的连续退火炉中的炉内气氛流动时,在气氛条件不同的带域间设置来自相邻接的带域的气体流入的带排气口的缓冲带,在位于该缓冲带的上游的带域设有排气口的连续退火炉中,检测位于上述缓冲带的上游侧的带域的CO浓度,以成为目标CO浓度的方式控制上述带域和/或缓冲带的排气口的开度。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如下技术:通过将含有0.8~3.5质量%的Si的坯料钢板在含有选自烃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中的至少1种的还原性气氛中进行退火,从而使原料钢板的表层的脱碳层的厚度为0.5μm以下,由此防止Si的表面氧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02959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7/04327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6025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1179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虽然还原后的镀覆密合性良好,但Si的内部氧化量容易不足,因钢中的Si的影响使合金化温度成为与通常相比高30~50℃的高温,其结果,存在钢板的拉伸强度降低的问题。如果为了确保充分的内部氧化量而增加氧化量,则在退火炉内的辊会附着氧化皮,在钢板上产生压痕、所谓印痕(pickup)缺陷。因此,不能采用仅增加氧化量的方法。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中,由于使加热带前段、加热带后段、保热带的加热·保温为间接加热,因此不易发生如专利文献1的直焰加热那样的钢板表面的氧化,与专利文献1相比,Si的内部氧化也不充分,合金化温度变高的问题更明显。进而,除因外部空气温度变动、钢板的种类而带入炉内的水分量发生变化以外,混合气体露点也容易因外部空气温度变动而发生变动,难以稳定地控制在最佳露点范围。如此,由于露点变动大,为上述露点范围、温度范围,也会产生漏镀等表面缺陷,难以制造稳定的产品。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方法由于为电磁钢板用的卧式加热炉,因此,无法应用于热浸镀锌钢板用的立式退火炉。原本在专利文献3中意向是将CO浓度控制为恒定,而对于连续热浸镀锌钢板,将通板的钢板的尺寸、含碳量适时变更。另外,通板速度也根据板厚·板宽而变更。因此,基于脱碳的CO气体产生量也大幅变化。因此,将CO气体浓度保持恒定没有意义。在热浸镀锌钢板的情况下,如果镀覆前钢板的表层的脱碳过度进行,则形成软质的铁素体层,因此,拉伸强度降低。在形成Si的内部氧化而降低合金化温度方面,使均热带露点上升至0℃左右是有效的,但存在如下问题:即使为相同的露点,如果过度地形成脱碳层,则也得不到期望的机械特性。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方法中,虽然在由烃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构成的退火气氛中防止脱碳,但存在如下问题:即使是在操作上不可避免地混入的微量水分(~200ppm左右)也会导致产生脱碳而无法实现,并且没有示出脱碳量的具体的监视方法,因此,无法反映于实际操作。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即使在对Si含量为0.2质量%以上的钢板实施热浸镀锌的情况下,镀覆密合性也高,能够得到良好的镀覆外观,且也不会使拉伸强度劣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意识到在通板Si含量为0.2质量%以上的钢板时,通过向均热带内除干燥气体以外还供给加湿气体并提高露点,能够促进Si的内部氧化,镀覆密合性高,能够得到良好的镀覆外观,但仅这样时并不充分,通过总是监视均热带内的钢板表层部的脱碳的程度,并基于其结果控制向均热带的加湿气体的流量和露点中的至少一者(即向均热带的水分供给量),使脱碳不会过度进行,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拉伸强度的降低。而且,发现通过在均热带内的气体的排出部设置CO气体浓度计来测定CO气体浓度,从而能够随时监视脱碳的程度。基于上述观点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主旨构成如下。[1]一种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使用连续热浸镀锌装置的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连续热浸镀锌装置具有依次并置有加热带、均热带和冷却带的退火炉以及位于所述冷却带的下游的热浸镀锌设备,所述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在所述退火炉的内部,按照所述加热带、所述均热带和所述冷却带的顺序搬运钢板,对所述钢板进行退火的工序,以及使用所述热浸镀锌设备,对从所述冷却带排出的钢板实施热浸镀锌的工序;向所述均热带供给还原性或非氧化性的加湿气体以及还原性或非氧化性的干燥气体,在所述均热带内气体的排出部设置CO气体浓度计来测定CO气体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使用连续热浸镀锌装置的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连续热浸镀锌装置具有依次并置有加热带、均热带和冷却带的退火炉以及位于所述冷却带的下游的热浸镀锌设备,/n所述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n在所述退火炉的内部,按照所述加热带、所述均热带和所述冷却带的顺序搬运钢板,对所述钢板进行退火的工序,以及/n使用所述热浸镀锌设备,对从所述冷却带排出的钢板实施热浸镀锌的工序;/n向所述均热带供给还原性或非氧化性的加湿气体以及还原性或非氧化性的干燥气体,/n在所述均热带内气体的排出部设置CO气体浓度计来测定CO气体浓度,/n由测定的CO浓度算出所述钢板的脱碳层厚度,/n以算出的脱碳层厚度成为预先设定的厚度以下的方式控制所述加湿气体的流量和露点中的至少一者。/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11 JP 2017-0949301.一种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使用连续热浸镀锌装置的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连续热浸镀锌装置具有依次并置有加热带、均热带和冷却带的退火炉以及位于所述冷却带的下游的热浸镀锌设备,
所述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
在所述退火炉的内部,按照所述加热带、所述均热带和所述冷却带的顺序搬运钢板,对所述钢板进行退火的工序,以及
使用所述热浸镀锌设备,对从所述冷却带排出的钢板实施热浸镀锌的工序;
向所述均热带供给还原性或非氧化性的加湿气体以及还原性或非氧化性的干燥气体,
在所述均热带内气体的排出部设置CO气体浓度计来测定CO气体浓度,
由测定的CO浓度算出所述钢板的脱碳层厚度,
以算出的脱碳层厚度成为预先设定的厚度以下的方式控制所述加湿气体的流量和露点中的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田玄太郎牧水洋一池田刚介高桥秀行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