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晗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文丘里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28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文丘里管,包括外文丘里管,套接在外文丘里管内的内文丘里管,以及套接在外文丘里管外侧、并通过翼板固定有前后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的探测管道,所述外文丘里管和内文丘里管的截面几何中心线均与探测管道的截面几何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外文丘里管由前收缩管一、取压喉管一和后扩散管一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内文丘里管由前收缩管二、取压喉管二和后扩散管二顺次连接而成。该文丘里管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体积小巧,便于搬运、运输;不造成不必要的流体压力损失;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A new type of Ventur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文丘里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文丘里管。
技术介绍
目前,企业对低压力、小流量且流速较慢的低压大管径气体,如煤气、烟气等较脏介质的流量测量中,常采用普通标准型节流装置,如:标准孔板计量,采用标准孔板计量存在如下缺点:1.被测介质压力较低,有时也有负压,造成管道内介质流量很小、流速很低,因此测得的差压信号极小,只能选用微差压变送器,而微差压变送器很容易造成零点漂移,测量精度低,很不易控制且微差压变送器成本非常昂贵;2.标准型节流装置所要求的安装位置很苛刻,一般要求前直管道为10倍管道直径以上、后直管道为5倍管道直径以上,在流体测量时,由于管道经常有三通、弯头、阀门等附件,所以现场不可能具备很长的直管段,来安装流量计;3.为追求测量精度一般只有放大差压信号,达到差压变送器的测量精度,人为的缩小节流元件,提高差压输出信号,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了管道的压力损失很大,往往损失被测介质压力的30%左右,而且这个损失一般不可恢复,这不符合国家所倡导的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文丘里管,其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体积小巧,便于搬运、运输;不造成不必要的流体压力损失;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文丘里管,包括外文丘里管,套接在外文丘里管内的内文丘里管,以及套接在外文丘里管外侧、并通过翼板固定有前后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的探测管道,所述外文丘里管和内文丘里管的截面几何中心线均与探测管道的截面几何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外文丘里管由前收缩管一、取压喉管一和后扩散管一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内文丘里管由前收缩管二、取压喉管二和后扩散管二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取压喉管一和取压喉管二均为圆管段,所述前收缩管二的入口端面位于取压喉管一的末端,所述后扩散管二的出口端面位于后扩散管一内部,所述内文丘里管的取压喉管上设置有取压孔,所述探测管道管壁中部上侧设置有与取压孔连通的低端取压环室和低端取压环室接口,所述前收缩管一、后扩散管一、前收缩管二和后扩散管二的内表面均呈双曲线或抛物线回转面;所述前收缩管一内表面的曲率大于后扩散管一内表面的曲率,所述前收缩管二内表面的曲率大于后扩散管二内表面的曲率;所述探测管道管壁前端下侧设置有在线检测接口,探测管道管壁下侧设置有与低端取压环室相连通的吹扫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该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结构新颖,内文丘里管的入口端面位于外文丘里管取压喉管的末端,取压孔设置在内文丘里管的取压喉管上,此种设计可以大大增加了取压孔处的流体压力;本专利技术体积小巧,便于运输。该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体积小、重量轻,非常便于搬运、运输;本专利技术不造成不必要的流体压力损失。经流体力学理论分析和大量的风洞实验验证,该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的前收缩管和后扩散管的内部均呈双曲线或抛物线回转面,使流体压力损失大约只有差压信号的3%左右,比一般标准型节流装置压力损失有很大降低;本专利技术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该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很多部件都非常便于生产、购买,因而其生产成本很低,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外文丘里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文丘里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探测管道;2-外文丘里管;21-前收缩管一;22-取压喉管一;23-后扩散管一;3-内文丘里管;31-前收缩管二;32-取压喉管二;33-后扩散管二;4-取压孔;5-高端取压环室;6-高端取压环室接口;7-低端取压环室;8-低端取压环室接口;9-在线检测接口;10-吹扫口;11-翼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包括前后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的探测管道1,所述探测管道1管壁前端上侧设置有高端取压环室5和高端取压环室接口6;所述探测管道1内部通过翼板11固定有外文丘里管2,所述外文丘里管2内部固定有内文丘里管3,所述外文丘里管2和内文丘里管3的截面几何中心线均与探测管道1的截面几何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外文丘里管2由前收缩管一21、取压喉管一22和后扩散管一23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内文丘里管3由前收缩管二31、取压喉管二32和后扩散管二33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取压喉管一22和取压喉管二32均为圆管段,所述前收缩管二31的入口端面位于取压喉管一22的末端,所述后扩散管二33的出口端面位于后扩散管一23内部;所述内文丘里管3的取压喉管上设置有取压孔4,所述探测管道1管壁中部上侧设置有与取压孔4连通的低端取压环室7和低端取压环室接口8;所述前收缩管一21、后扩散管一23、前收缩管二31和后扩散管二33的内表面均呈双曲线或抛物线回转面。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前收缩管一21内表面的曲率大于后扩散管一23内表面的曲率,所述前收缩管二31内表面的曲率大于后扩散管二33内表面的曲率。如图2所示,所述探测管道1管壁前端下侧设置有在线检测接口9,探测管道1管壁下侧设置有与低端取压环室7相连通的吹扫口10。吹扫口10可以吹扫低端取压环室内7的固体颗粒或尘埃,防止堵塞本专利技术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的工作过程是:该新型内藏式双文丘里管采用一内一外两个文丘里管组合,内文丘里管3的前收缩管二31的入口端面位于外文丘里管2的取压喉管一22的末端,流体流经外文丘里管2时,前收缩管一21对流体进行提速、整流、诱导,使经过外文丘里管2内部的流体流速明显加快,而由于外文丘里管2的取压喉管一22末端正好与内文丘里管3的前收缩管二31的入口端相连通,此时内文丘里管3再次对流体进行提速、整流,对经过外文丘里管2的流体进行二次加速作用,使流体流速更大。使用测量装置测得流经内藏式节流装置的高端取压环室接口6处和低端取压环室接口8的压力,形成压力差,所得的压力差结合流体力学理论和风洞实验,得出压力差与流体之间的数学模型,从而得出管道内真实流量。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专利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专利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文丘里管,包括外文丘里管,套接在外文丘里管内的内文丘里管,以及套接在外文丘里管外侧、并通过翼板固定有前后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的探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文丘里管和内文丘里管的截面几何中心线均与探测管道的截面几何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外文丘里管由前收缩管一、取压喉管一和后扩散管一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内文丘里管由前收缩管二、取压喉管二和后扩散管二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取压喉管一和取压喉管二均为圆管段,所述前收缩管二的入口端面位于取压喉管一的末端,所述后扩散管二的出口端面位于后扩散管一内部,所述内文丘里管的取压喉管上设置有取压孔,所述探测管道管壁中部上侧设置有与取压孔连通的低端取压环室和低端取压环室接口,所述前收缩管一、后扩散管一、前收缩管二和后扩散管二的内表面均呈双曲线或抛物线回转面;所述前收缩管一内表面的曲率大于后扩散管一内表面的曲率,所述前收缩管二内表面的曲率大于后扩散管二内表面的曲率;所述探测管道管壁前端下侧设置有在线检测接口,探测管道管壁下侧设置有与低端取压环室相连通的吹扫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文丘里管,包括外文丘里管,套接在外文丘里管内的内文丘里管,以及套接在外文丘里管外侧、并通过翼板固定有前后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的探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文丘里管和内文丘里管的截面几何中心线均与探测管道的截面几何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外文丘里管由前收缩管一、取压喉管一和后扩散管一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内文丘里管由前收缩管二、取压喉管二和后扩散管二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取压喉管一和取压喉管二均为圆管段,所述前收缩管二的入口端面位于取压喉管一的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晗
申请(专利权)人:黄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