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内外表面局部铸造缺陷修补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096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体内外表面局部铸造缺陷修补优化方法,涉及泵体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泵体外观检测,对泵体的外表面检测采用人工手持泵体反复旋转,对泵体的外表面进行肉眼观察;筛选出泵体外表面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S2、分开存放,将步骤S1中表面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与表面完好的泵体进行分开存放,等待后期进行缺陷修复;S3、泵体内腔检测,对泵体的内表面采用密封检测装置向泵体流道内充入流体,密封5‑10S。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滑块与滑槽的滑动配合连接,通过拨杆推动滑块在滑槽内平稳移动,提高泵体在滑块顶部的放置平稳性,提高泵体在送料以及返程过程中的安装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内外表面局部铸造缺陷修补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体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泵体内外表面局部铸造缺陷修补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水泵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传统的水泵泵体大多采用铸铁材质制成,但铸铁制成的水泵耐腐蚀性差,特别在一些化工环境中,容易被腐蚀侵坏。不锈钢是常用的耐腐蚀材料,利用不锈钢制成的水泵,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现有的,专利号CN201711484669.2公开的一种水泵泵体熔模铸造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蜡膜成型、型壳成型和泵体浇铸成型工艺。其中,泵体蜡模成型模具分为蜡模成型模具A和蜡模成型模具B,分别用于成型泵体蜡模的A半模和B半模,其成型蜡模质量高,成型型壳硬度和透气性好,成型铸件缺陷率低;本专利技术所加工的不锈钢水泵泵体,尺寸变形小,泵体加工尺寸精度好,表面光洁度高,泵体使用寿命高。上述专利公开的水泵泵体熔模铸造工艺,利用该工艺制造出的水泵泵体在实际使用中,泵体的内外表面存在空洞和裂缝,需要其泵体进行筛选,将不合格的泵体挑选出来,以保证水泵的正常工作。现有的,专利号CN201810014324.9公开的一种油泵检测装置总成,包括矩形盆状工作台、夹紧装置和液压系统;所述矩形盆状工作台四周高中间低,所述矩形盆状工作台设置有向工作台内侧倾斜的导流罩,导流罩防止测试用油沿着工作台向外流出;所述矩形盆状工作台设置有支撑底座;夹紧装置包括水平夹紧装置和竖直夹紧装置;包括:真空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数字量输入装置。本专利技术油泵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检测油泵的真空度、关闭压力、流量、工作电流,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检测费用。上述专利公开的泵体检测装置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不足之处在于:一、泵体检测装置在实际工作运行过程中,泵体在输送装置上,输送至检测装置时存在送料和返程速度过慢,检测效率低。二、泵体检测装置在实际工作运行过程中,泵体安装在送料装置上,送料装置在送料和返程过程中容易使泵体歪斜甚至脱落,造成泵体检测不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内外表面局部铸造缺陷修补优化方法,解决泵体检测效率低,泵体检测不准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泵体内外表面局部铸造缺陷修补优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泵体外观检测,对泵体的外表面检测采用人工手持泵体反复旋转,对泵体的外表面进行肉眼观察;筛选出泵体外表面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S2、分开存放,将步骤S1中表面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与表面完好的泵体进行分开存放,等待后期进行缺陷修复;S3、泵体内腔检测,对泵体的内表面采用密封检测装置向泵体流道内充入流体,密封5-10S中,观察泵体外表面是否有泄露,筛选出泵体流道内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S4、分开存放,对步骤S3中筛选出的泵体流道内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与完好的泵体进行分开存放,等待后期进行缺陷修复;S5、缺陷修复,对步骤S2以及步骤S4中存放的泵体进行填料修补,使泵体内外表面平整;其中,上述步骤中所述的密封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顶支撑板,所述顶支撑板呈水平放置,所述顶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有密封夹具,所述密封夹具的底端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密封盘;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底支撑板,所述底支撑板呈水平放置,所述底支撑板的顶端固定有滑座,所述滑座的顶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内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嵌入在滑槽的槽内,所述滑块的顶端设置有与密封盘数量相匹配的夹持装置,每一个所述密封盘均具有第一密封盘、第二密封盘,所述第一密封盘和所述第二密封盘对称设置在夹持装置的两侧;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机支架,电动机支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电动机向外伸出一根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末端固定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外圆面设置有贯通的圆孔;所述滑块的底端设置有与滑块垂直的拨杆,所述拨杆的外壁安装有可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外壁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在导杆的顶端,所述导杆设置为圆柱杆结构,所述导杆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驱动块的圆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为了提高对泵体的夹紧力,提高对泵体两端的密封性,所述密封夹具包括固定支板和活动支板,所述固定支板固定安装在顶支撑板的底端,所述固定支板设置为方形板,所述固定支板的板中间设置有贯通的圆孔,所述第二密封盘等间距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板的底端;所述固定支板的外壁且临近于顶支撑板的底端铰接有活动支板,所述活动支板设置为方形板,所述第一密封盘等间距固定在活动支板的底端,且活动支板以及固定支板对称分布在夹持装置的两侧;所述活动支板的内侧壁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支板上的圆孔,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支撑板的外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为了提高密封盘对泵体两端的连接密封性,所述第一密封盘包括第一密封盘本体,所述第一密封盘本体设置为圆盘状,所述第一密封盘本体的外端设有台阶槽,所述台阶槽的圆心位置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台阶槽的槽内安装有流体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盘本体的内端设置有连接轴杆,所述连接轴杆铰接在支撑轴杆的端部,所述支撑轴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嵌入在压簧孔内,所述压簧孔设置于活动支板的内部,所述支撑轴杆的另一端位于压簧孔内安装有压簧;所述连接轴杆的顶端设置有半圆球结构的圆弧面,所述连接轴杆的圆弧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底部设置有圆弧状的滑孔;所述支撑轴杆的端部设置有圆弧孔,所述圆弧孔的内壁中心位置设置有挂杆;其中,所述挂杆穿过连接孔伸入在滑孔内,所述挂杆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挡块,挡块嵌入在滑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便于向泵体内充入流体检测介质,使检测操作更加简易,提高对泵体内检测时的密封性,所述第二密封盘包括第二密封盘本体,所述第二密封盘本体设置为圆盘状,所述第二密封盘本体固定在固定支板的底部内侧壁上,所述固定支板的内部设置有汇流腔,固定支板的外侧壁设置有接入口,所述第二密封盘本体的外端设置有台阶槽,所述台阶槽的圆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顶端圆心位置设置有注流嘴,所述注流嘴在所述第二凸台的内部设置有腔道与汇流腔连通,所述汇流腔与接入口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为了提高对体的夹持锁紧,每一个所述夹持装置均包括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为半圆环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顶端对称铰接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为圆弧块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外壁且位于第一夹持部的顶端对称设置有弯板,所述弯板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夹持部的外壁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在滑块的底部通过设置电动机驱动导杆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内外表面局部铸造缺陷修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nS1)、泵体外观检测,对泵体的外表面检测采用人工手持泵体反复旋转,对泵体的外表面进行肉眼观察;筛选出泵体外表面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nS2)、分开存放,将步骤(S1)中表面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与表面完好的泵体进行分开存放,等待后期进行缺陷修复;/nS3)、泵体内腔检测,对泵体的内表面采用密封检测装置向泵体流道内充入流体,密封5-10S中,观察泵体外表面是否有泄露,筛选出泵体流道内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nS4)、分开存放,对步骤(S3)中筛选出的泵体流道内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与完好的泵体进行分开存放,等待后期进行缺陷修复;/nS5)、缺陷修复,对步骤(S2)以及步骤(S4)中存放的泵体进行填料修补,使泵体内外表面平整;/n其中,上述步骤中所述的密封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顶端设置有顶支撑板(2),所述顶支撑板(2)呈水平放置,所述顶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有密封夹具(4),所述密封夹具(4)的底端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密封盘(17);/n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设置有底支撑板(3),所述底支撑板(3)呈水平放置,所述底支撑板(3)的顶端固定有滑座(5),所述滑座(5)的顶端设置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槽内安装有滑块(7),所述滑块(7)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嵌入在滑槽(14)的槽内,所述滑块(7)的顶端设置有与密封盘(17)数量相匹配的夹持装置(6),每一个所述密封盘(17)均具有第一密封盘(404)、第二密封盘(405),所述第一密封盘(404)和所述第二密封盘(405)对称设置在夹持装置(6)的两侧;/n所述滑块(7)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机(16),所述电动机(16)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机支架,电动机支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电动机(16)向外伸出一根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末端固定有驱动块(13),所述驱动块(13)的外圆面设置有贯通的圆孔;/n所述滑块(7)的底端设置有与滑块(7)垂直的拨杆(8),所述拨杆(8)的外壁安装有可滑动的第二滑块(9),所述第二滑块(9)的外壁铰接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设置在导杆(12)的顶端,所述导杆(12)设置为圆柱杆结构,所述导杆(12)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驱动块(13)的圆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内外表面局部铸造缺陷修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泵体外观检测,对泵体的外表面检测采用人工手持泵体反复旋转,对泵体的外表面进行肉眼观察;筛选出泵体外表面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
S2)、分开存放,将步骤(S1)中表面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与表面完好的泵体进行分开存放,等待后期进行缺陷修复;
S3)、泵体内腔检测,对泵体的内表面采用密封检测装置向泵体流道内充入流体,密封5-10S中,观察泵体外表面是否有泄露,筛选出泵体流道内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
S4)、分开存放,对步骤(S3)中筛选出的泵体流道内存在空洞、裂缝的泵体与完好的泵体进行分开存放,等待后期进行缺陷修复;
S5)、缺陷修复,对步骤(S2)以及步骤(S4)中存放的泵体进行填料修补,使泵体内外表面平整;
其中,上述步骤中所述的密封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顶端设置有顶支撑板(2),所述顶支撑板(2)呈水平放置,所述顶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有密封夹具(4),所述密封夹具(4)的底端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密封盘(17);
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设置有底支撑板(3),所述底支撑板(3)呈水平放置,所述底支撑板(3)的顶端固定有滑座(5),所述滑座(5)的顶端设置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槽内安装有滑块(7),所述滑块(7)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嵌入在滑槽(14)的槽内,所述滑块(7)的顶端设置有与密封盘(17)数量相匹配的夹持装置(6),每一个所述密封盘(17)均具有第一密封盘(404)、第二密封盘(405),所述第一密封盘(404)和所述第二密封盘(405)对称设置在夹持装置(6)的两侧;
所述滑块(7)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机(16),所述电动机(16)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机支架,电动机支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电动机(16)向外伸出一根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末端固定有驱动块(13),所述驱动块(13)的外圆面设置有贯通的圆孔;
所述滑块(7)的底端设置有与滑块(7)垂直的拨杆(8),所述拨杆(8)的外壁安装有可滑动的第二滑块(9),所述第二滑块(9)的外壁铰接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设置在导杆(12)的顶端,所述导杆(12)设置为圆柱杆结构,所述导杆(12)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驱动块(13)的圆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内外表面局部铸造缺陷修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夹具(4)包括固定支板(401)和活动支板(402),所述固定支板(401)固定安装在顶支撑板(2)的底端,所述固定支板(401)设置为方形板,所述固定支板(401)的板中间设置有贯通的圆孔,所述第二密封盘(405)等间距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板(401)的底端;
所述固定支板(401)的外壁且临近于顶支撑板(2)的底端铰接有活动支板(402),所述活动支板(402)设置为方形板,所述第一密封盘(404)等间距固定在活动支板(402)的底端,且活动支板(402)以及固定支板(401)对称分布在夹持装置(6)的两侧;
所述活动支板(402)的内侧壁铰接有第一连杆(403),所述第一连杆(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东姚孝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集知匠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