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90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登山机,包括支撑装置上设有斜向轨道,斜向轨道上设置可沿着斜向轨道轴向来回移动的脚踏板,第一牵引绳连接脚踏板、第一导向轮及制动装置,使用者透过来回踩踏脚踏板拉动第一牵引绳,带动脚踏板的上升或下降,脚踏板的步幅可由使用者决定,适用各个年龄层的步幅大小;另外,制动装置能增加阻力,提升登山机的运动效益。

Mountaineer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登山机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登山机,尤指一种步伐高度可控及提供阻力的登山机,属于运动健身器材的领域。
技术介绍
图18、图19为一种登山机,特征在于有一扶手50、一倾斜的支架52、二脚踏板54和固定于该支架52底部的一连动机构56,该支架52包括相互平行的二导轨521,该等脚踏板54分别套设于相对应的各该导轨521上,且可沿着该等导轨521的方向滑动,该连动机构56包括四滑轮561及二钢丝562,该等滑轮561分别固定于各该导轨521两端的底部,各该脚踏板54两端分别设置一连接板541。其中一该钢丝562绕设于各该导轨521顶部的该等滑轮561,并固定于各该脚踏板54顶部的该等连接板541;另一该钢丝562绕设于各该导轨521底部的该等滑轮561,并固定于各该脚踏板54底部的该等连接板541,受到压力的任一该脚踏板54会相对向下滑动,则另一该脚踏板54受到连结的该钢丝562拖拉而相对上移。然而,上述登山机不具有阻力装置,身体适应来回移动仿登山训练后,训练效果会降低;此外,由于没有阻力装置的影响,各该脚踏板54来回的移动速度快且不好控制,让使用者在运动时不易维持重心,双手无法离开该等扶手50,全程必须要抓紧该等扶手50,以防从登山机上跌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登山机,其结构简单,操作装卸便利,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登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组斜向轨道,设置于一支撑装置上,该二组斜向轨道分别枢设一能沿着该二组斜向轨道轴向移动的脚踏板,该二组斜向轨道上方各设置一第一导向轮;一提供阻力的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设有一滚轴及至少一滚轮,该滚轮套设于该滚轴,所述滚轮的两侧位于该制动装置的外侧;及各脚踏板固设至少一第一牵引绳,该第一牵引绳由所述第一导向轮撑抵,且该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其中,各脚踏板上分别固设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由第一导向轮分别撑抵相对应的各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分别绕设于相对应的滚轮,且各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均固定于滚轮上。其中,各脚踏板上分别固设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由第一导向轮分别撑抵相对应的各第一牵引绳,该滚轮有两个且分别固设于该滚轴上,两滚轮位于该制动装置的侧边,各第一牵引绳分别绕设于相对应的滚轮,且各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滚轮上。其中,该第一牵引绳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择一的方向绕设于该滚轮,又该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的输入端与离开端以该滚轮的连心线作为对称,且该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的输入端与离开端顺着该滚轮切线呈反向平行延伸。其中,各第一牵引绳分别以相反方向绕设至相对应的该滚轮,各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的输入端与离开端系以该滚轮的连心线作为对称,且各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的输入端与离开端顺着该滚轮切线呈反向平行延伸。其中,该制动装置为一具可调式电磁增阻的发电装置,其固设于支撑装置上,该发电装置的轴心连动于滚轴,该滚轴穿固相对应的滚轮且同时枢设于该支撑装置,该第一牵引绳带动该滚轮且该滚轮连动该滚轴。其中,该二组斜向轨道底部相对应设置限位各脚踏板的多个安全限位件。其中,该二组斜向轨道底部设有至少二第二导向轮,各第二导向轮撑抵一第二牵引绳,该第二牵引绳两端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各脚踏板。其中,该二组斜向轨道底部设有至少二第二导向轮,各第二导向轮撑抵第一牵引绳,各第一牵引绳的两端分别绕设于该滚轮。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登山机可包括一支撑装置、二组斜向轨道、二脚踏板、一第一导向轮、一制动装置及至少一第一牵引绳,该支撑装置上平行设置该二组斜向轨道,该二组斜向轨道上相对应枢设可沿着该二组斜向轨道轴向自由移动的各该脚踏板,该等第一导向轮设置于该二组斜向轨道的上方,该制动装置设有一滚轴及至少一滚轮,该滚轮套设于该滚轴,该滚轮的两侧位于该制动装置的外侧,该脚踏板固设该第一牵引绳,且该第一牵引绳由该第一导向轮撑抵,且该第一牵引绳依同一方向绕设于该滚轮;藉由上述结构,当任一该脚踏板向下移动时会带动该第一牵引绳,由该第一牵引绳带动该滚轮旋转,进而使另一该脚踏板向上移动,该等脚踏板可根据使用者的施力大小而改变其步幅高度,适用各个年龄层的人或膝盖受伤的复健病患;另外,该制动装置能提供阻力,提升使用者健身时的运动效益,且阻力的增加让该等脚踏板移动速度减缓,能平顺地移动于任何位置,使用者不需要握持多个扶持件也可维持自身重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仰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后视图。图8为图7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9为制动装置由发电装置结合滚轮及滚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0为发电装置位于滚轮之间的剖面放大示意图。图11制动装置由发电装置结合滚轮及滚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2为为发电装置与滚轮分别位于滚轴两侧的剖面放大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具体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具体使用状态示意图(二)。图15为本专利技术踏板上下移动时,位于滚轮上的第一牵引绳转动方式。图16A为本专利技术一个第一牵引绳左旋绕设于一个滚轮的立体示意图。图16B为图16A第一牵引绳绕设以及滚轮顺时针旋转的侧面示意图。图17A为本专利技术两个第一牵引绳左旋绕设于两个滚轮的立体示意图。图17B为图17A第一牵引绳绕设以及滚轮顺时针旋转的侧面示意图。图18为习用的立体示意图。图19为习用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并搭配图9~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登山机包括二组斜向轨道10,设置于一支撑装置12上,该支撑装置12设有提供握持的多个扶持件32,该二组斜向轨道10分别枢设一可沿着该二组斜向轨道10轴向移动的脚踏板14,该二组斜向轨道10顶部各设置一第一导向轮161;以及一提供阻力的制动装置20,设有一滚轴22及至少一滚轮24,该滚轮24套设于该滚轴22,该滚轮24的两侧位于该制动装置20的外侧,该滚轴22枢设于该支撑装置12;该脚踏板14固设至少一第一牵引绳162,该第一牵引绳162由该等第一导向轮161撑抵,且该第一牵引绳162以顺时针或逆时针地绕设于该滚轮24,又该第一牵引绳162绕设于该滚轮24的输入端与离开端系以该滚轮24的连心线作为对称,且该第一牵引绳162绕设于该滚轮24的输入端与离开端顺着该滚轮24的切线呈反向平行延伸,该等第一牵引绳162带动该滚轮24,该二组斜向轨道10底部相对应设置限位各该脚踏板14的多个安全限位件30;藉由上述,当任一该脚踏板14受力向下时,会拉动该第一牵引绳162也顺势向下,同时连该第一牵引绳162连接另一该脚踏板14的一端会反向带动另一该脚踏板14向上移动,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登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二组斜向轨道,设置于一支撑装置上,该二组斜向轨道分别枢设一能沿着该二组斜向轨道轴向移动的脚踏板,该二组斜向轨道上方各设置一第一导向轮;/n一提供阻力的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设有一滚轴及至少一滚轮,该滚轮套设于该滚轴,所述滚轮的两侧位于该制动装置的外侧;及/n各脚踏板固设至少一第一牵引绳,该第一牵引绳由所述第一导向轮撑抵,且该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登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组斜向轨道,设置于一支撑装置上,该二组斜向轨道分别枢设一能沿着该二组斜向轨道轴向移动的脚踏板,该二组斜向轨道上方各设置一第一导向轮;
一提供阻力的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设有一滚轴及至少一滚轮,该滚轮套设于该滚轴,所述滚轮的两侧位于该制动装置的外侧;及
各脚踏板固设至少一第一牵引绳,该第一牵引绳由所述第一导向轮撑抵,且该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山机,其特征在于,各脚踏板上分别固设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由第一导向轮分别撑抵相对应的各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分别绕设于相对应的滚轮,且各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均固定于滚轮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山机,其特征在于,各脚踏板上分别固设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由第一导向轮分别撑抵相对应的各第一牵引绳,该滚轮有两个且分别固设于该滚轴上,两滚轮位于该制动装置的侧边,各第一牵引绳分别绕设于相对应的滚轮,且各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滚轮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登山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牵引绳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择一的方向绕设于该滚轮,又该第一牵引绳绕设于该滚轮的输入端与离开端以该滚轮的连心线作为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贤助
申请(专利权)人:川盛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