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伞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891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伞座,主要由座脚和立杆组成,立杆上下套有动滑套和定滑套,座脚内端与定滑套由铰链(6)连接,撑杆上下端分别通过铰链(3,6)与动滑套、座脚连接,定位销可横向贯穿动滑套和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立杆和座脚通过撑杆设计成三角支撑结构,可提高伞座的稳固性,而三者用铰链式连接结构,可实现折叠,方便运输,包装体积可明显缩小,运输成本降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型伞、蓬,比如太阳伞、休闲篷的立杆座。
技术介绍
现有设置在户外的各种太阳伞,伞顶面积较大,为提高抗风能力,需要有稳固的伞座。而加大、加重伞座,会造成体积较大,运输、包装成本高。已有的一种空腔式伞座,用户使用时向伞座内灌注沙子等重物,仅管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但搬移或收藏时需倒出沙子,用户仍会感到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固性好又能减小运输包装体积的折叠式伞座。本技术一种折叠式伞座,主要由座脚和立杆组成,其特征在于立杆上下套有动滑套和定滑套,座脚内端与定滑套由铰链连接,撑杆上下端分别通过铰链与动滑套、座脚连接。为使伞在使用时动滑套定位,定位销可横向贯穿动滑套和立杆。座脚有3~4根,等角度分布。本技术将立杆和座脚通过撑杆设计成三角支撑结构,可以提高伞座的稳固性,而三者用铰链式连接结构,可实现折叠,方便运输,包装体积可明显缩小,运输成本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形状图。图2为图1折叠状态形状图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实施例,立杆1上下套有动滑套8和定滑套7,动滑套8和定滑套7各有90度分布的铰链3,四根座脚2内端分别与定滑套7由铰链6连接,四根撑杆4上下端分别通过铰链3和铰链6与动滑套8、座脚2可转动连接。座脚2制成矩形框条,可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动滑套8和立杆1开有对应的通孔,以便伞在使用时定位销9横向贯穿动滑套8和立杆1,保持三角支撑状态。当需将伞座折叠时,拔出定位销9,将座脚2外端上折,动滑套8沿立杆1向上滑动到位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伞座,主要由座脚(2)和立杆(1)组成,其特征在于立杆(1)上下套有动滑套(8)和定滑套(7),座脚(2)内端与定滑套(7)由铰链(6)连接,撑杆(4)上下端分别通过铰链(3,6)与动滑套(8)、座脚(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伞座,其特征在于定位销(9)可横向贯穿动滑套(8)和立杆(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伞座,其特征在于座脚(2)有3~4根,等角度分布。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伞座,主要由座脚和立杆组成,立杆上下套有动滑套和定滑套,座脚内端与定滑套由铰链(6)连接,撑杆上下端分别通过铰链(3,6)与动滑套、座脚连接,定位销可横向贯穿动滑套和立杆。本技术将立杆和座脚通过撑杆设计成三角支撑结构,可提高伞座的稳固性,而三者用铰链式连接结构,可实现折叠,方便运输,包装体积可明显缩小,运输成本降低。文档编号A45B25/00GK2846975SQ200520116610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郭华利, 周虎华, 王忠林 申请人:浙江永强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伞座,主要由座脚(2)和立杆(1)组成,其特征在于立杆(1)上下套有动滑套(8)和定滑套(7),座脚(2)内端与定滑套(7)由铰链(6)连接,撑杆(4)上下端分别通过铰链(3,6)与动滑套(8)、座脚(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华利周虎华王忠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