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及排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排盐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及排盐方法。
技术介绍
盐碱地区的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土壤pH值高、蒸发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处在“五高一低”地区,盐碱地绿化困难显而易见,目前,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方式主要有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工程改良三种。针对于沿海地区长期受海水浸渍,其土壤重度盐碱化,绿化种植前必须对其土壤进行改良,使其土壤结构能够符合植物生长的需要。目前的排盐技术一般都是通过地下管道排盐技术来进行土壤的改良,土壤排盐时结合排水沟渠,修筑流量足够的排灌沟渠,安排好排水出处,形成树干式排水,例如采用一级排盐管和第二排盐管来达到压盐压碱的目的。但是,针对大面积的土壤排盐,需要密集地设置诸多的排盐管,这在材料损耗上十分不经济,并且管道和管道之间间隙内盐分还是会存在无法进入管道排出的情况,因而在排盐效率上也是有不足之处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及排盐方法,其主要是在相邻的管道之间设置了弧形板体,且弧形板体也是具有渗水功能,从而达到了节省管道材料和提高排盐效率的目的。为此,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包括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和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和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皆铺设于含盐土壤内,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和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之间相垂直,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位于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的下方,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包括多个平行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和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所述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和所述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皆铺设于含盐土壤(3)内,所述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和所述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之间相垂直,所述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位于所述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的下方,所述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排盐管组件(11),所述排盐管组件(11)包括第一排盐管(111)、第二排盐管(112)和弧形板体(113),所述第一排盐管(111)和所述第二排盐管(112)之间通过所述弧形板体(113)连接,所述弧形板体(113)的内部具有空心夹层(1131),且所述弧形板体(113)的上、下表面皆布置有多个第一渗水孔,所述第一排盐管(111)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二渗水孔,所述第二排盐管(112)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三渗水孔,所述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包括多根平行的第三排盐管(21),所述第三排盐管(21)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四渗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和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所述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和所述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皆铺设于含盐土壤(3)内,所述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和所述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之间相垂直,所述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位于所述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的下方,所述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排盐管组件(11),所述排盐管组件(11)包括第一排盐管(111)、第二排盐管(112)和弧形板体(113),所述第一排盐管(111)和所述第二排盐管(112)之间通过所述弧形板体(113)连接,所述弧形板体(113)的内部具有空心夹层(1131),且所述弧形板体(113)的上、下表面皆布置有多个第一渗水孔,所述第一排盐管(111)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二渗水孔,所述第二排盐管(112)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三渗水孔,所述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包括多根平行的第三排盐管(21),所述第三排盐管(21)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四渗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体(113)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渗水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12)的内部填充有第一无纺布层(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12)的顶部具有喇叭形扩口部(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12)为圆管,其纵截面呈Y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体(113)的相对两端分别相切于所述第一排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李茜玲,李尚,柳俊杰,密万兴,刘婷婷,孔凡帅,杜增耀,王卓远,王卓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