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056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所述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包括:支撑杆;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转动与所述调节架的一侧;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设置于所述调节装置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具有升降装置带动警示装置上下移动,从而方便对投影灯的安装与维护,在夜晚使用时警示远处形式的车辆提前的减速与慢行,提高夜晚无红绿灯的斑马线行走的安全,同时投影灯的投影角度与投影范围可以调节,从而调节警示语明显的照射在行人的面前,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良好且有效的警示效果。

An Internet of things warning device for nigh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警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竟是设备在公路与马路边随处看见,随着城市物联网的发展,城市道路上的各个电子警示设备均可以在主控制室内进行观察与控制,以及时的发现故障点与事故的发生点,从而快速的到达指定的地点来解决问题,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并且斑马线附近的光线常常较暗。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的附近没有一个很好的警示设备以提醒行人注意左右的车辆,使得行人在夜晚的情况下行走在斑马线上因一时的疏忽而造成安全意外,在夜晚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斑马线没有明显的警示结构,导致驾驶人无法无法在夜晚时发现斑马线的位置和提前减速行驶。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解决了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没有一个很好的警示设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包括:支撑杆;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转动与所述调节架的一侧;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设置于所述调节装置的一侧;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前;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上;警示装置,所述警示装置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升降装置的一侧;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开设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盘的一侧与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且调节转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手柄,所述调节转盘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调节架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表面与所述定位孔的表面相适配,所述转动杆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调节架的一侧和所述支撑杆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支撑杆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并且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与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所述支撑杆的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轴心处与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内壁的顶部位于所述螺纹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杆内壁的顶部与底部转动连接,并且螺纹杆的表面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表面与所述升降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警示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限位滑槽的内表面与所述升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且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投影灯述。优选的,所述投影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转动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通过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带动转动杆同步转动,转动杆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螺纹杆同步转动,螺纹杆带动升降装置上下移动,升降装置带动警示装置上下移动,从而方便对投影灯的安装与维护,在夜晚使用时警示远处形式的车辆提前的减速与慢行,提高夜晚无红绿灯的斑马线行走的安全,同时投影灯的投影角度与投影范围可以调节,从而调节警示语明显的照射在行人的面前,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良好且有效的警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调节装置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1、支撑杆,2、调节架,3、转动杆,4、调节装置,41、调节转盘,42、调节手柄,43、定位孔,5、定位螺栓,6、传动装置,61、第一锥形齿轮,62、第二锥形齿轮,7、螺纹杆,8、升降装置,81、升降块,82、滑杆,9、警示装置,91、安装板,92、限位架,93、投影灯,94、电动伸缩杆,10、限位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调节装置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一种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包括:支撑杆1;调节架2,所述调节架2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杆1的一侧;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的一侧转动与所述调节架2的一侧;调节装置4,所述调节装置4设置于所述转动杆3的一侧;定位螺栓5,所述定位螺栓5设置于所述调节装置4的一侧;传动装置6,所述传动装置6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的内部;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的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前;升降装置8,所述升降装置8设置于所述螺纹杆7的表面上;警示装置9,所述警示装置9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升降装置8的一侧;限位滑槽10,所述限位滑槽10开设于所述支撑杆1的一侧。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调节转盘41,所述调节转盘41的一侧与所述转动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且调节转盘4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手柄42,所述调节转盘4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定位孔43,所述调节架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5,所述定位螺栓5的表面与所述定位孔43的表面相适配,所述转动杆3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调节架2的一侧和所述支撑杆1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支撑杆1的内部,通过调节手柄42可以同步带动调节转盘41转动,调节转盘41在调节架2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调节转盘41带动转动杆3同步转动,当调节转盘41转动至指定的角度或位置上时,通过定位螺栓5插入对应的定位孔43的内部,并且将定位螺栓5与调节架2的一侧螺纹连接,使得调节转盘41固定在所需调节的角度或位置上。所述传动装置6包括第一锥形齿轮61,所述第一锥形齿轮61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62,并且第一锥形齿轮61的一侧与所述转动杆3延伸至所述支撑杆1的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杆3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锥形齿轮61同步转动,第一锥形齿轮61同步带动第二锥形齿轮62转动,第二锥形齿轮62带动螺纹杆7同步转动。所述升降装置8包括升降块81,所述升降块81的轴心处与所述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1内壁的顶部位于所述螺纹杆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82,螺纹杆7在转动时可以带动升降块81上下移动,从而对升降块81的高度进行调节,同时两个滑杆82可以有效的提高升降块81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所述螺纹杆7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杆1内壁的顶部与底部转动连接,并且螺纹杆7的表面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2的轴心处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82的表面与所述升降块81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警示装置9包括安装板91,所述安装板9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杆;/n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n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转动与所述调节架的一侧;/n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的一侧;/n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设置于所述调节装置的一侧;/n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内部;/n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前;/n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上;/n警示装置,所述警示装置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升降装置的一侧;/n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开设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杆;
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
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转动与所述调节架的一侧;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的一侧;
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设置于所述调节装置的一侧;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内部;
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前;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上;
警示装置,所述警示装置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升降装置的一侧;
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开设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盘的一侧与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且调节转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手柄,所述调节转盘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调节架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表面与所述定位孔的表面相适配,所述转动杆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调节架的一侧和所述支撑杆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支撑杆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夜晚使用的物联网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啸林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极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