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网点结构导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50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网点结构导光板,包括板体与网点,网点纵横交错密布在板体的板面上,板体的一端设有发光源,网点为任意形状的凸点,网点上设有入光侧与出光侧,入光侧靠近发光源,出光侧远离发光源,入光侧与板体之间的夹角为入光角,出光侧与板体之间的夹角为出光角,入光角大于出光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网点可设计为任意形状,且入光角大于出光角,这种网点结构能够使入光侧利用全反射将光线从正面导出,出光侧将光线向后传递,导光效果均匀,有效提高光的利用率,相比常规的导光板,其亮度得到有效提高。

A new dot structure light guid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网点结构导光板
本技术涉及手机、显示屏领域,尤指一种新型网点结构导光板。
技术介绍
导光板是利用光学级的压克力/PC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压克力板材底面用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反射片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现有导光板上的导光点(即网点)一般为半圆形结构,其入光角度与出光角度基本一致,导致导光效果不均匀,光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效果均匀、光利用率高的新型网点结构导光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网点结构导光板,包括板体与网点,所述网点纵横交错密布在板体的板面上,所述板体的一端设有发光源,所述网点为任意形状的凸点,所述网点上设有入光侧与出光侧,所述入光侧靠近发光源,所述出光侧远离发光源,所述入光侧与板体之间的夹角为入光角,所述出光侧与板体之间的夹角为出光角,所述入光角大于出光角。优选地,所述网点的密度从板体设有发光源的一端到板体的另一端逐渐增加。优选地,所述网点主要为弧形或多边形的任意一种形状或多种形状组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网点可设计为任意形状,且入光角大于出光角,这种网点结构能够使入光侧利用全反射将光线从正面导出,出光侧将光线向后传递,导光效果均匀,有效提高光的利用率,相比常规的导光板,其亮度得到有效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1的网点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B剖面图。图7是图6的B处放大图。图8是实施例2的网点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C-C剖面图。图11是图10的C处放大图。图12是实施例3的网点结构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D-D剖面图。图15是图14的D处放大图。图16是实施例4的网点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板体;2.网点;3.入光侧;31.入光角;4.出光侧;41.出光角;5.发光源。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新型网点2结构导光板,包括板体1与网点2,所述网点2纵横交错密布在板体1的板面上,所述板体1的一端设有发光源5,所述网点2为任意形状的凸点,所述网点2上设有入光侧3与出光侧4,所述入光侧3靠近发光源5,所述出光侧4远离发光源5,所述入光侧3与板体1之间的夹角为入光角31,所述出光侧4与板体1之间的夹角为出光角41,所述入光角31大于出光角41。优选地,所述网点2的密度从板体1设有发光源5的一端到板体1的另一端逐渐增加。优选地,所述网点2为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三棱柱状凸点。实施例2请参阅图5-8所示,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的变化例,变化之处在于:所述网点2为截面形状为梯形的梯台凸点。实施例3请参阅图9-12所示,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的变化例,变化之处在于:所述网点2为截面形状为不规则状的台状凸点。实施例4请参阅图13-16所示,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的变化例,变化之处在于:所述网点2为截面形状为圆弧的椭圆体凸点。本技术的网点2结构不局限上述实施例的网点2结构,还可以是弧形或多边形的任意一种形状或多种形状组合。工作原理:发光源5将光线射出,传递到网点2上,入光侧3利用全反射原理将光线从正面导出,出光侧4将光线向后传递,由于入光角31大于出光角41,能够有效提高光的利用率,从而使本技术的亮度与常规网点2结构的导光板相比,亮度提高10%以上。全反射:又称全内反射,指光由光密(即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的)介质射到光疏(即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介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内的现象,在本技术中,入光角31的角度大于出光角41的角度,因而光线在网点2内传递时不会发生折射,因而能够提高光的利用率。现有导光板的常规网点结构与本导光板的新型结构网点的背光亮度对比如表1所示:表1由表1可知,本技术的各个网点的背光亮度以及平均亮度均高于现有导光板的常规网点。本技术的网点结构设计新颖,网点的分布密度越来越密集,在同样的发光面积内,网点密度越大,光的反射利用率越高,就能产生越高的亮度,因而本技术的光显示均匀,光利用率高,亮度高。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网点结构导光板,包括板体与网点,所述网点纵横交错密布在板体的板面上,所述板体的一端设有发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为任意形状的凸点,所述网点上设有入光侧与出光侧,所述入光侧靠近发光源,所述出光侧远离发光源,所述入光侧与板体之间的夹角为入光角,所述出光侧与板体之间的夹角为出光角,所述入光角大于出光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网点结构导光板,包括板体与网点,所述网点纵横交错密布在板体的板面上,所述板体的一端设有发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为任意形状的凸点,所述网点上设有入光侧与出光侧,所述入光侧靠近发光源,所述出光侧远离发光源,所述入光侧与板体之间的夹角为入光角,所述出光侧与板体之间的夹角为出光角,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红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钰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