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康大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46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康大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包括外壳体以及与外壳体内表壁滑动连接的内壳体,所述螺纹杆的侧表壁竖直截面呈阶梯形,所述螺纹杆顶部侧表壁与第二螺纹槽螺纹旋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盖板与内壳体之间的贴合,实现了分离采样大米时不会将大米甩出装置影响检测结果,又由于采用了第二卡槽与第二卡扣之间的卡接,实现了伺服电机带动锥形托盘转动,从而使得采样大米被分离甩出,方便检测出采用大米的碎米和虫米,同时由于采用了压力传感器对于锥形托盘重量的检测,实现了对于锥形托盘甩出碎米质量的检测,得出检测大米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康大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大米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健康大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和90%以上的人体所须的营养元素,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大米作为人们的日常主食,碎米、不完善粒、杂质最大限量、农残、水分、黄粒米、互混、镉、砷、铅、汞等检测项目是大米检测的重要指标。现在大米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然而现有的大米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出现了以下一些缺陷,首先,大米碎米检测时比较容易被甩出影响检测结果;其次,大米与碎米之间需要直接分离方便大量检测;最后,不同的大米直径不同,需要对于分离宽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大米分离被甩出和碎米分离以及不同大米的分离宽度条件不同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健康大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健康大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包括外壳体以及与外壳体内表壁滑动连接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顶部中心轴处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外壳体内腔下端面中心轴处开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侧表壁竖直截面呈阶梯形,所述螺纹杆阶梯形结构处上端面焊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端面焊接有轴承套,且轴承套上端面贴合有锥形托盘,所述伺服电机下端面焊接有第一传动杆,且第一传动杆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处焊接有第二传动杆,且第二传动杆下端面焊接有第二卡扣,所述螺纹杆顶部侧表壁与第二螺纹槽螺纹旋合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锥形托盘中心轴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二卡扣卡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壳体上端面贴合有盖板,所述内壳体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盖板侧表壁焊接有第一卡扣,且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卡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壳体内腔上端面中心轴处焊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侧表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槽,且第一螺纹槽与螺纹杆螺纹旋合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纹杆的阶梯形结构拐点底部焊接有滑杆,且滑杆与支杆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壳体内表壁截面与竖直轴呈10°夹角,所述锥形托盘侧表壁与内壳体内表壁平行。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锥形托盘上表壁的斜面结构,使得采样大米被容纳在锥形托盘上端面,又由于采用了轴承套对于压力传感器与锥形托盘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锥形托盘转动时不会被外壳体上端面的螺纹杆卡住,同时由于采用了盖板与内壳体之间的贴合,实现了分离采样大米时不会将大米甩出装置影响检测结果。2、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第一传动杆下端面的第二螺纹槽与螺纹杆之间的螺纹旋合连接,实现了伺服电机与外壳体之间的固定,避免伺服电机转动时发生自转,又由于采用了第二卡槽与第二卡扣之间的卡接,实现了伺服电机带动锥形托盘转动,从而使得采样大米被分离甩出,方便检测出采用大米的碎米和虫米。3、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使得螺纹杆与第一螺纹槽之间的螺纹旋合连接,实现了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相互滑动,又由于采用了内壳体内表壁的斜面结构,实现了对于锥形托盘与内壳体之间的间距调节,方便检测不同要求的碎米率,同时由于采用了压力传感器对于锥形托盘重量的检测,实现了对于锥形托盘甩出碎米质量的检测,得出检测大米是否符合安全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健康大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健康大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90°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健康大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45°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伺服电机;2、外壳体;3、内壳体;4、盖板;5、第一卡扣;6、第一卡槽;7、第一传动杆;8、第二卡槽;9、锥形托盘;10、滑杆;11、支杆;12、第一螺纹槽;13、螺纹杆;14、压力传感器;15、轴承套;16、第二螺纹槽;17、第二卡扣;18、第二传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健康大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包括外壳体2以及与外壳体2内表壁滑动连接的内壳体3,内壳体3顶部中心轴处设置有伺服电机1,外壳体2内腔下端面中心轴处开设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的侧表壁竖直截面呈阶梯形,螺纹杆13阶梯形结构处上端面焊接有压力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4上端面焊接有轴承套15,且轴承套15上端面贴合有锥形托盘9,伺服电机1下端面焊接有第一传动杆7,且第一传动杆7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16,伺服电机1输出轴处焊接有第二传动杆18,且第二传动杆18下端面焊接有第二卡扣17,螺纹杆13顶部侧表壁与第二螺纹槽16螺纹旋合连接,使得伺服电机1与外壳体2固定连接,避免伺服电机1转动时脱落发生危险。具体的,如图2所示,锥形托盘9中心轴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卡槽8,第二卡槽8与第二卡扣17卡接,使得伺服电机1转动时带动锥形托盘9转动,将碎米从大米中分离出来。具体的,如图2所示,内壳体3上端面贴合有盖板4,内壳体3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卡槽6,盖板4侧表壁焊接有第一卡扣5,且第一卡扣5与第一卡槽6卡接,使得盖板4卡在内壳体3上端面,避免大米被甩出装置影响检测结果。具体的,如图2所示,内壳体3内腔上端面中心轴处焊接有支杆11,支杆11侧表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槽12,且第一螺纹槽12与螺纹杆13螺纹旋合连接,使得转动外壳体2和内壳体3时带动外壳体2和内壳体3之间相互滑动。具体的,如图3所示,螺纹杆13的阶梯形结构拐点底部焊接有滑杆10,且滑杆10与支杆11滑动连接,使得滑杆10与支杆11相互限位,避免内壳体3和外壳体2之间晃动。具体的,如图3所示,内壳体3内表壁截面与竖直轴呈10°夹角,锥形托盘9侧表壁与内壳体3内表壁平行,使得锥形托盘9与内壳体3内表壁的间距保持统一,方便检测大米的碎米率。本申请中提到的伺服电机可以选用130ST-M06025型号的伺服电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他的伺服电机。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锥形托盘9放到轴承套15上端面,再将随机取样的大米放到锥形托盘9上端面,使得压力传感器14称量出取样大米的重量,通过第一卡扣5与第一卡槽6之间的卡接,使得盖板4与外壳体2上端面卡接,使得大米在托盘转动时不会被甩出;其次,通过第一传动杆7下端面开设的第二螺纹槽16与螺纹杆13之间的螺纹旋合连接,使得伺服电机1与外壳体2固定,避免伺服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康大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包括外壳体(2)以及与外壳体(2)内表壁滑动连接的内壳体(3),所述内壳体(3)顶部中心轴处设置有伺服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内腔下端面中心轴处开设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侧表壁竖直截面呈阶梯形,所述螺纹杆(13)阶梯形结构处上端面焊接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压力传感器(14)上端面焊接有轴承套(15),且轴承套(15)上端面贴合有锥形托盘(9),所述伺服电机(1)下端面焊接有第一传动杆(7),且第一传动杆(7)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16),所述伺服电机(1)输出轴处焊接有第二传动杆(18),且第二传动杆(18)下端面焊接有第二卡扣(17),所述螺纹杆(13)顶部侧表壁与第二螺纹槽(16)螺纹旋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康大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包括外壳体(2)以及与外壳体(2)内表壁滑动连接的内壳体(3),所述内壳体(3)顶部中心轴处设置有伺服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内腔下端面中心轴处开设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侧表壁竖直截面呈阶梯形,所述螺纹杆(13)阶梯形结构处上端面焊接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压力传感器(14)上端面焊接有轴承套(15),且轴承套(15)上端面贴合有锥形托盘(9),所述伺服电机(1)下端面焊接有第一传动杆(7),且第一传动杆(7)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16),所述伺服电机(1)输出轴处焊接有第二传动杆(18),且第二传动杆(18)下端面焊接有第二卡扣(17),所述螺纹杆(13)顶部侧表壁与第二螺纹槽(16)螺纹旋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大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托盘(9)中心轴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卡槽(8),所述第二卡槽(8)与第二卡扣(17)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仁亚
申请(专利权)人:桃源县爱来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