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温减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38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电领域,具体为一种减温减压器,包括壳体、用于安装壳体的支架,包括安装于壳体内壁的若干挡件、安装于壳体且用于向壳体内喷射雾状的减温水的喷射装置、分别安装于壳体两相向侧壁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安装于壳体的抽风机,挡件包括分别安装于壳体两相向内壁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交替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壳体内分成若干空腔,每个空腔中设有至少一个喷射装置,第一挡板的截面平行于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壳体截面。具有节约成本和资源的优点。

A kind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温减压器
本技术涉及热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温减压器。
技术介绍
伴随国家经济飞速前进,对电力行业发展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可持续发展浪潮对能源工业模式也提出更高要求。热电联产(CHP)是一项发电的同时生产蒸汽的高级技术,能安全和高效地生产电能和热能,提高能源利用率。热电联产(CHP)最主要作用是为过程工艺提供蒸汽,不同的工艺流程对目标蒸汽有多样化需求,蒸汽参数将会反应这类要求,因此蒸汽压力和温度的正确提供是至关重要的。减温减压装置是现代工业中热电联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蒸汽热能参数(压力、温度)转变装置和利用余热的节能装置,通过减温减压装置,把用户提供的蒸汽参数降到用户需要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以满足用户的要求,并且能够充分节约热能,合理使用热能。现有技术中通过向流经高温蒸汽中的管道内加入减温水,减温水吸热后汽化,从而达到减温的目的。但是减温水喷头设计不合理,减温水直线喷入管道内,形成大量水珠,吸收管道内的热量后被排出。减温水不能和高温蒸汽充分接触,就直接排除,造成能源的耗费和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温减压器,高温蒸汽与减温水充分接触,实现节约成本和资源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温减压器,包括壳体、用于安装壳体的支架,还包括安装于壳体内壁的若干挡件、安装于壳体且用于向壳体内喷射雾状的减温水的喷射装置、分别连通于壳体长度方向的两侧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安装于壳体的第一抽风机,挡件包括分别安装于壳体高度方向两端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交替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壳体内分成若干具有开口的腔室,每个腔室中设有至少一个喷射装置,第一挡板的截面平行于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壳体截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蒸汽在第一抽风机作用下进入壳体内,喷射装置喷出的雾状减温水与高温蒸汽混合并快速蒸发为低温蒸汽。相比于直接喷入液态直流水,雾状减温水自喷出会向四周扩散,增加了减温水与高温蒸汽之间的接触面积。也避免了壳体内积水而造成的水击现象。由于第一档板和第二挡板将壳体内分成若干腔室,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安装于相向的两个壳体内壁上,所以,壳体内的气体的行进路线为多段弯曲。如此,高温气体在壳体内停留的时间增加,进而使得喷射装置喷出的雾状减温水与高温蒸汽充分接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有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沿壳体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壳体,壳体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一起做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驱动所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沿壳体长度方向一起做往复运动,加快了壳体内气体的流动速度,使得高温雾气更快降温。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驱动装置包括沿壳体长度方向依次穿设于所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螺杆、用于驱动螺杆正反向转动的驱动件,螺杆螺纹连接于所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螺杆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连接于壳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螺杆正反转转动,由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只沿直线运动,不能转动,所以当螺杆转动时,所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一起沿壳体长度方向运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依次穿设有引导杆,引导杆两端与壳体内壁连接在一起,引导杆沿壳体长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设在引导杆的上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只能沿引导杆轴向运动,即沿壳体长度方向运动,不能转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喷射装置包括安装于壳体内壁的安装架、安装于安装架上的至少一个喷射壳、安装于壳体且依次连通于每个喷射壳的入气管和入液管、安装于入液管的抽水泵、安装于入气管的第二抽风机,每个喷射壳下端开有喷射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温水在抽水泵作用下,从入液管进入喷射壳内。压缩空气在第二抽风机作用下从入风管进入喷射壳。由于进入喷射壳内压缩空气的流速(一般可大于每秒数十米)远远大于进入喷射壳内减温水的速度,两者相互接触产生碰撞、摩擦使减温水破碎为细小液滴,即气体对减温水的摩擦作用力远远大于减温水的表面张力,从而使喷射壳内的减温水破碎为丝状射流或液膜,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进一步被破碎为雾状小颗粒,最后从喷射口吹出,从而使得减温水雾化。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喷射壳内都安装有内壳,内壳下端与喷射口连通,内壳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有进气孔,内壳上端与入液管连通,入气管与喷射壳上端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气体在第二抽风机作用下顺着入气管进入喷射壳内部,并从通孔进入内壳中。减温水在抽水泵作用下顺着入液管进入内壳中。由于进气孔开于内壳两侧壁,入液管与内壳上方连通,所以,从入液管流出的减温水,与从通孔中通入的压缩气体混合。如此,使得压缩气体和减温水充分混合,使的减温水最大程度上以雾态的形式从喷射口喷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内壳上端朝向入气管一端呈尖端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气体进入喷射壳内后,遇到内壳上端。被内壳上端分成两部分。如果内壳上端为平面,则,有一部分压缩气体在平面处滞留,影响压缩气体的流动速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设有反应板,反应板位于喷射装置的下方且反应板上开有若干通孔,反应板沿壳体高度方向设有至少两块,相邻两块反应板上的通孔呈错位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多个开有通孔的反应板,高温蒸体和减温雾气在通孔处相遇集中并进行热传导。由于相邻两块反应板上的通孔呈错位设置,所以,通过延长高温蒸体和减温雾气之间的接触时长,使得高温蒸体和减温雾气充分接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高温蒸汽在第一抽风机作用下进入壳体内,喷射装置喷出的雾状减温水与高温蒸汽混合并快速蒸发为低温蒸汽,节约水资源,减少成本;2、增设的挡件,使得壳体内的气体的行进路线为多段弯曲。如此,高温气体在壳体内停留的时间增加,进而使得喷射装置喷出的雾状减温水与高温蒸汽充分接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图中实心箭头表示壳体内高温蒸汽的流动方向;图2为本技术的宽度方向的剖视图,图中实心箭头表示压缩气体的流动方向,图中空心箭头表示减温水的流动方向;附图标记:1、壳体;11、滑动凹槽;3、喷射装置;31、安装架;32、喷射壳;33、内壳;331、进气孔;34、入液管;35、入气管;36、抽水泵;37、第二抽风机;38、喷射口;4、进气管;5、出气管;6、第一抽风机;7、挡件;71、第一挡板;72、第二挡板;73、滑动凸起;8、驱动装置;81、螺杆;82、引导杆;83、驱动件;9、反应板;9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减温减压器,包括壳体1、安装于壳体1且用于向壳体1内喷射雾状的减温水的喷射装置3、分别连通于壳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的进气管4和出气管5、安装于壳体1的第一抽风机6。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温减压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安装于壳体(1)内壁的若干挡件(7)、安装于壳体(1)且用于向壳体(1)内喷射雾状的减温水的喷射装置(3)、分别连通于壳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的进气管(4)和出气管(5)、安装于壳体(1)的第一抽风机(6),挡件(7)包括分别安装于壳体(1)高度方向两端的第一挡板(71)和第二挡板(72),第一挡板(71)与第二挡板(72)交替设置,第一挡板(71)和第二挡板(72)将壳体(1)内分成若干具有开口的腔室,每个腔室中设有至少一个喷射装置(3),第一挡板(71)的截面平行于安装有进气管(4)和出气管(5)的壳体(1)截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温减压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安装于壳体(1)内壁的若干挡件(7)、安装于壳体(1)且用于向壳体(1)内喷射雾状的减温水的喷射装置(3)、分别连通于壳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的进气管(4)和出气管(5)、安装于壳体(1)的第一抽风机(6),挡件(7)包括分别安装于壳体(1)高度方向两端的第一挡板(71)和第二挡板(72),第一挡板(71)与第二挡板(72)交替设置,第一挡板(71)和第二挡板(72)将壳体(1)内分成若干具有开口的腔室,每个腔室中设有至少一个喷射装置(3),第一挡板(71)的截面平行于安装有进气管(4)和出气管(5)的壳体(1)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温减压器,其特征是:所有所述第一挡板(71)和第二挡板(72)沿壳体(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壳体(1),壳体(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有第一挡板(71)和第二挡板(72)一起做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温减压器,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沿壳体(1)长度方向依次穿设于所有第一挡板(71)和第二挡板(72)的螺杆(81)、用于驱动螺杆(81)正反向转动的驱动件(83),螺杆(81)螺纹连接于所有第一挡板(71)和第二挡板(72),螺杆(81)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连接于壳体(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温减压器,其特征是:所有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刚陈建军赵文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丽达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