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036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包括一个呈圆柱状设置的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内部开设有一个呈圆柱状设置的干燥腔,所述干燥腔的下端腔体呈倒圆锥状设置,所述干燥腔内转动连接有一个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打开进料管上的阀门,将经过洗涤的中间相沥青微球排入干燥箱内后再关闭阀门,此时可以同时启动电磁加热线圈与驱动电机,电磁加热线圈通过对干燥腔内部进行加热,来对中间相沥青微球进行干燥,同时驱动电机通过转动杆带动搅拌杆与弧形板对干燥腔内的中间相沥青微球进行搅拌与翻滚,避免了干燥腔内的中间相沥青微会因为堆积降低了干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属于中间相沥青微球深加工

技术介绍
中间相沥青微球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乳化法、悬浮法和聚合,乳化法和悬浮法还在试验室阶段,实现工业化还尚待时日,聚合法是目前工业化最成熟的方法,通过将沥青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聚合球化反应,再采用溶剂溶解、洗涤分离、干燥、分级等工序分离得到中间相沥青微球。而现有的中间相沥青微球用的干燥装置在对其进行干燥时,其加工干燥的效率较低,并不能满足加工企业的需求,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包括一个呈圆柱状设置的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内部开设有一个呈圆柱状设置的干燥腔,所述干燥腔的下端腔体呈倒圆锥状设置,所述干燥腔内转动连接有一个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上端贯穿干燥箱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干燥箱外且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位于干燥箱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料机构,所述干燥箱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进出料机构,两个进出料机构均与干燥箱相连通,所述干燥箱的内侧壁上对应干燥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个电磁加热线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一根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干燥箱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转动杆的上端贯穿干燥箱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干燥箱外所述转动杆的下端贯穿干燥腔的上端腔壁并延伸至干燥腔内,所述转动杆位于干燥腔内的一端杆壁上均呈对称状设置均匀等距的固定连接若干根搅拌杆,若干根所述搅拌杆远离转动杆一端的杆壁上均固定套接有一个呈倾斜状设置的弧形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套接在转动杆位于干燥腔外的一端杆壁上,所述干燥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料机构包括两根呈对称状设置的第一刮杆,两根所述第一刮杆分别固定连接在若干根搅拌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两根所述第一刮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一根呈倾斜状设置的第二刮杆,两根所述第二刮杆远离第一刮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转动杆位于位于干燥腔内的底端杆壁上,两根所述第一刮杆与两根第二刮杆靠近干燥腔腔壁的一端杆壁均与干燥腔的腔壁相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一根进料管与一根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固定套接在干燥箱的上端箱壁上,所述进料管的上端贯穿干燥箱的上端箱壁并延伸至干燥箱外,所述进料管的下端贯穿干燥箱的上端箱壁并延伸至干燥箱内,所述出料管固定套接在干燥箱下端箱壁的中心处,所述出料管上端贯穿干燥箱的下端箱壁并延伸至干燥箱内,所述出料管下端贯穿干燥箱的下端箱壁并延伸至干燥箱外,所述进料管与出料管位于干燥箱外的一端管壁上均固定安装一个阀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四根支撑柱,四根所述支撑柱关于干燥箱下表面的中心处呈矩阵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打开进料管上的阀门,将经过洗涤的中间相沥青微球排入干燥箱内后再关闭阀门,此时可以同时启动电磁加热线圈与驱动电机,电磁加热线圈对干燥腔内部进行加热,来对中间相沥青微球进行干燥,同时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配合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搅拌杆对干燥腔内的中间相沥青微球进行搅拌,同时搅拌杆带动弧形板对干燥腔内的中间相沥青微球进行翻动,避免了干燥腔内的中间相沥青微球在进行干燥时,因为堆积而造成干燥效果与效率较差,简单便捷的提高了干燥的效率。2、本技术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在转动杆进行转动时,转动杆通过搅拌杆带动第一刮杆进行转动,同时转动杆带动第二刮杆进行转动,并通过第一刮杆与第二刮杆对靠近干燥腔腔壁的中间相沥青微球进行搅拌,提高了中间相沥青微球干燥时的效率;而当中间相沥青微球干燥完成后,通过第一刮杆与第二刮杆可以将干燥腔腔壁上的中间相沥青微球进行刮除,避免中间相沥青微球会在干燥腔内部残留,影响后续的中间相沥青微球干燥作业。本技术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打开进料管上的阀门,将经过洗涤的中间相沥青微球排入干燥箱内后再关闭阀门,此时可以同时启动电磁加热线圈与驱动电机,电磁加热线圈通过对干燥腔内部进行加热,来对中间相沥青微球进行干燥,同时驱动电机通过转动杆带动搅拌杆与弧形板对干燥腔内的中间相沥青微球进行搅拌与翻滚,避免了干燥腔内的中间相沥青微会因为堆积降低了干燥的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干燥箱的俯视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干燥箱;2、干燥腔;3、搅拌机构;31、转动杆;32、搅拌杆;33、弧形板;4、驱动机构;41、第一锥齿轮;42、驱动电机;43、第二锥齿轮;5、刮料机构;51、第一刮杆;52、第二刮杆;6、进出料机构;61、进料管;62、出料管;63、阀门;7、电磁加热线圈;8、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包括一个呈圆柱状设置的干燥箱1,所述干燥箱1的内部开设有一个呈圆柱状设置的干燥腔2,所述干燥腔2的下端腔体呈倒圆锥状设置,所述干燥腔2内转动连接有一个搅拌机构3,所述搅拌机构3的上端贯穿干燥箱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干燥箱1外且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3位于干燥箱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料机构5,所述干燥箱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进出料机构6,两个进出料机构6均与干燥箱1相连通,所述干燥箱1的内侧壁上对应干燥腔2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个电磁加热线圈7。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一根转动杆31,所述转动杆31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干燥箱1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转动杆31的上端贯穿干燥箱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干燥箱1外所述转动杆31的下端贯穿干燥腔2的上端腔壁并延伸至干燥腔2内,所述转动杆31位于干燥腔2内的一端杆壁上均呈对称状设置均匀等距的固定连接若干根搅拌杆32,若干根所述搅拌杆32远离转动杆31一端的杆壁上均固定套接有一个呈倾斜状设置的弧形板33。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呈圆柱状设置的干燥箱(1),所述干燥箱(1)的内部开设有一个呈圆柱状设置的干燥腔(2),所述干燥腔(2)的下端腔体呈倒圆锥状设置,所述干燥腔(2)内转动连接有一个搅拌机构(3),所述搅拌机构(3)的上端贯穿干燥箱(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干燥箱(1)外且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3)位于干燥箱(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料机构(5),所述干燥箱(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进出料机构(6),两个进出料机构(6)均与干燥箱(1)相连通,所述干燥箱(1)的内侧壁上对应干燥腔(2)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个电磁加热线圈(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呈圆柱状设置的干燥箱(1),所述干燥箱(1)的内部开设有一个呈圆柱状设置的干燥腔(2),所述干燥腔(2)的下端腔体呈倒圆锥状设置,所述干燥腔(2)内转动连接有一个搅拌机构(3),所述搅拌机构(3)的上端贯穿干燥箱(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干燥箱(1)外且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3)位于干燥箱(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料机构(5),所述干燥箱(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进出料机构(6),两个进出料机构(6)均与干燥箱(1)相连通,所述干燥箱(1)的内侧壁上对应干燥腔(2)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个电磁加热线圈(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一根转动杆(31),所述转动杆(31)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干燥箱(1)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转动杆(31)的上端贯穿干燥箱(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干燥箱(1)外所述转动杆(31)的下端贯穿干燥腔(2)的上端腔壁并延伸至干燥腔(2)内,所述转动杆(31)位于干燥腔(2)内的一端杆壁上均呈对称状设置均匀等距的固定连接若干根搅拌杆(32),若干根所述搅拌杆(32)远离转动杆(31)一端的杆壁上均固定套接有一个呈倾斜状设置的弧形板(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相沥青微球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一个第一锥齿轮(41),所述第一锥齿轮(41)固定套接在转动杆(31)位于干燥腔(2)外的一端杆壁上,所述干燥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42),所述驱动电机(4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章王宏成夏茂胜于雪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昭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