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油泵控制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189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油泵控制箱,包括控制箱体、控制箱门和若干个安装机构,安装机构与控制箱体之间设置有风冷机构,控制箱体的两侧设置有防雨出风口;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和若干个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套管和加长管,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板,安装板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定位孔,顶丝穿过定位孔对加长管进行固定,加长管穿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相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外侧均设置有一对插接柱,控制箱体内部的两侧设置有一列插接孔。安装机构拆卸、安装方便,实现了对控制箱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合理安排,通过设置风冷机构,降低了控制箱体的内部温度。

DC oil pump control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油泵控制箱
本技术涉及控制箱
,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油泵控制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控制箱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控制箱在使用过程中,检修人员需要定期开箱对内部线路、零件进行检查,且当控制箱内部发生故障时,现有的控制箱不能将内部零件、线路拿出,且线路杂乱,不便于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工作,降低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控制箱体的空间结构安排不合理,不便于安装控制元件;控制箱内的控制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不排出,会影响整个控制箱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油泵控制箱,安装机构拆卸、安装方便,实现了对控制箱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合理安排,通过设置风冷机构,降低了控制箱体的内部温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油泵控制箱,包括控制箱体、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体上的控制箱门以及用于固定安装直流油泵控制元件的若干个安装机构,若干个所述安装机构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体内,所述安装机构与所述控制箱体之间设置有风冷机构,所述控制箱体的两侧设置有防雨出风口;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以及均匀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面上的若干个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套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套管内的加长管,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交错排列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定位孔,顶丝穿过所述定位孔对所述加长管进行固定,所述加长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外侧均对称设置有一对插接柱,所述控制箱体内部的两侧设置有一列插接孔。优选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风扇,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控制箱体上。优选的,所述加长管靠近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加长管螺纹连接,所述锁紧件上设置有防滑凸起。优选的,所述风冷机构与所述安装机构之间设置有均流板。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体通过三联铰链连接杆与所述控制箱门相连接。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直流油泵控制箱,安装机构拆卸、安装方便,实现了对控制箱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合理安排,通过设置风冷机构,降低了控制箱体的内部温度。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直流油泵控制箱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直流油泵控制箱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直流油泵控制箱实施例的安装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直流油泵控制箱实施例的安装机构的轴侧图。附图标记1、控制箱体;2、控制箱门;3、安装机构;31、安装板;32、伸缩组件;321、套管;322、加长管;33、第一连接板;34、第二连接板;35、顶丝;36、第三连接板;37、插接柱;38、锁紧件;4、风冷机构;41、支撑架;42、风扇;5、防雨出风口;6、插接孔;7、均流板;8、安装孔;9、三联铰链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直流油泵控制箱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直流油泵控制箱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直流油泵控制箱实施例的安装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直流油泵控制箱实施例的安装机构的轴侧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油泵控制箱,包括控制箱体1、设置在控制箱体1上的控制箱门2以及用于固定安装直流油泵控制元件的若干个安装机构3,控制箱体1通过三联铰链连接杆9与控制箱门2相连接,即使控制箱门2受压变形,也不会影响使用,开关门便捷,控制箱体1的两侧设置有防雨出风口5,若干个安装机构3均匀的设置在控制箱体1内,安装机构3与控制箱体1之间设置有风冷机构4,风冷机构4与安装机构3之间设置有均流板7,风冷机构4包括支撑架41以及设置在支撑架41上的风扇42,支撑架41固定安装在控制箱体1上,油泵控制元件工作发热,使控制箱体1内的温度上升,风扇42向油泵控制元件吹风,均流板7均匀分配气流,降温效果更佳,带走热量的风由防雨出风口5排出。安装机构3包括安装板31以及均匀设置在安装板31一面上的若干个伸缩组件32,伸缩组件32包括套管321以及设置在套管321内的加长管322,安装板31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交错排列的安装孔8,主要用于固定安装油泵控制元件,同时便于散热,安装板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33,安装板3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34,第二连接板34上开设有定位孔,顶丝35穿过所述定位孔对加长管322进行固定,加长管322穿过第二连接板34与第三连接板36相连接,第一连接板33和第三连接板36的外侧均对称设置有一对插接柱37,控制箱体1内部的两侧设置有一列插接孔6,加长管322靠近第三连接板36的一端上设置有锁紧件38,锁紧件38与加长管322螺纹连接,锁紧件38上设置有防滑凸起,在控制箱体1内固定安装机构3时,先将顶丝35拧松,再将第一连接板33外侧的插接柱37插入控制箱体1一侧的插接孔6内,拉伸加长管322,使第三连接板34外侧的插接柱37插入控制箱体1另一侧的插接孔6内,当第一连接板33和第三连接板34均顶紧控制箱体1时,拧紧顶丝35,对加长管322的伸缩长度进行固定,最后拧紧锁紧件38,使安装机构3与控制箱体1安装更加牢靠,整个安装机构3安装、拆卸便捷,便于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工作,提高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控制箱体1的内部空间结构安排合理,油泵控制元件安装整齐,方便检修人员进行维修,相邻的两个安装机构3之间设置有空隙,方便散热,安装机构3的加长管322之间可挂放电缆线,避免大量电缆线堆放杂乱。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直流油泵控制箱,安装机构拆卸、安装方便,实现了对控制箱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合理安排,通过设置风冷机构,降低了控制箱体的内部温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油泵控制箱,其特征在于:/n包括控制箱体、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体上的控制箱门以及用于固定安装直流油泵控制元件的若干个安装机构,若干个所述安装机构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体内,所述安装机构与所述控制箱体之间设置有风冷机构,所述控制箱体的两侧设置有防雨出风口;/n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以及均匀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面上的若干个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套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套管内的加长管,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交错排列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定位孔,顶丝穿过所述定位孔对所述加长管进行固定,所述加长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外侧均对称设置有一对插接柱,所述控制箱体内部的两侧设置有一列插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油泵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包括控制箱体、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体上的控制箱门以及用于固定安装直流油泵控制元件的若干个安装机构,若干个所述安装机构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体内,所述安装机构与所述控制箱体之间设置有风冷机构,所述控制箱体的两侧设置有防雨出风口;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以及均匀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面上的若干个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套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套管内的加长管,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交错排列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定位孔,顶丝穿过所述定位孔对所述加长管进行固定,所述加长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忠辉康永书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鑫诺翔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