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枪弹柜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12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枪弹柜锁,属于锁具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固定结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固定结构分别安装于安装座,固定结构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固定结构用于锁定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枪弹柜锁用来对枪进行固定,在安装固定枪时,将枪放上去,枪座放置在第一支架上,枪口放置在第二支架上,扳手则通过固定结构来进行固定和锁定,这种智能枪弹柜锁可以很稳定的对枪进行固定。

A kind of intelligent gun magazine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枪弹柜锁
本技术涉及锁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枪弹柜锁。
技术介绍
枪支管理是非常需要重视的管理领域,相关的对于枪支的管理和监管制度非常的严格。枪锁是一种对枪械的使用功能实施锁止的专用锁具,其是对枪支管理和监管的硬件基础之一。由于此类锁具为枪械的专用锁具,其对于防盗要求和安全可靠性能要求非常高。因此,传统的枪锁一般还还停留于依靠钥匙开启或锁止的阶段,用于提供足够的安全和可靠性能。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枪锁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枪锁只是将枪的扳机锁定,无法对枪的整体形成有效的固定,导致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枪弹柜锁置,以改善现有的枪锁只是将枪的扳机锁定,无法对枪的整体形成有效的固定,导致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枪弹柜锁,用于放置枪,包括安装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固定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固定结构用于锁定所述枪。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枪弹柜锁用来对枪进行固定,在安装固定枪时,将枪放上去,枪座放置在第一支架上,枪口放置在第二支架上,扳手则通过固定结构来进行固定和锁定,这种智能枪弹柜锁可以很稳定的对枪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安装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安装座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固定结构位于同一平面内,令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固定结构坐在的平面为基准面。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位于不同的水平面可以让枪在放上去后可以保持水平状态,这样在下次遇到紧急情况时,取用更加的方便,且这种放置方式对枪的危害较小。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的轴心线与所述基准面平行,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的轴心线与所述基准面平行,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卡接。在对枪进行安装固定时,先将枪头放置在第一支架上,或者先将枪口放置在第二支架上,然后让扳机朝向固定结构移动,此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远离,呈打开状态,当枪的枪头位于第一支架上且枪口位于第二支架上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并卡接在一起,完成对枪的锁定,取用时,先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开,即可将枪取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呈弧形,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所述第二夹持部呈弧形,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呈弧形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在相互靠近时,可以形成一个夹持口,用来对扳机进行锁定。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夹持部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卡块,所述卡块卡接于所述卡槽。卡槽和卡块的设置可以方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进行定位,从而更好的对枪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和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和所述第三安装面沿所述安装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三安装面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三安装面沿所述安装座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三安装面之间,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固定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面。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平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平行。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枪弹柜锁还包括控制系统和控制按钮,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按动所述控制按钮令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离。在放置枪前,按下控制按钮,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开,将枪放上去后,离开控制按钮,此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并锁死。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枪弹柜锁还设置有识别装置和识别卡,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识别槽,所述识别装置安装于所述识别槽内,所述识别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相匹配的所述识别卡插入所述识别装置后,按动所述控制按钮能够令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离。每个识别装置对应设置一张或者多张识别卡,而一张识别卡只能与一个识别装置配合,这样就可以对枪的取用形成限制,当识别卡与识别装置匹配后,按动控制按钮才能让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离,如果识别卡与识别装置不匹配,则按动控制按钮也无法让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离。基于上述的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枪弹柜锁,用于放置枪,包括安装座、多个第一支架、多个第二支架和多个固定结构,多个所述第一支架沿所述安装座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安装座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固定结构沿所述安装座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固定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固定结构用于锁定所述枪。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枪弹柜锁用来对枪进行固定,在安装固定枪时,将枪放上去,枪座放置在第一支架上,枪口放置在第二支架上,扳手则通过固定结构来进行固定和锁定,这种智能枪弹柜锁可以很稳定的对枪进行固定,多个第一支架、多个第二支架和多个固定结构可以同时放置多把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枪弹柜锁用来对枪进行固定,在安装固定枪时,将枪放上去,枪座放置在第一支架上,枪口放置在第二支架上,扳手则通过固定结构来进行固定和锁定,这种智能枪弹柜锁可以很稳定的对枪进行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枪弹柜锁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安装座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固定结构在第一视角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固定结构在第二视角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夹持部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夹持部的剖视图。图中:101-安装座;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枪弹柜锁,用于放置枪,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固定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固定结构用于锁定所述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枪弹柜锁,用于放置枪,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固定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固定结构用于锁定所述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枪弹柜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安装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安装座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固定结构位于同一平面内,令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固定结构坐在的平面为基准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枪弹柜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的轴心线与所述基准面平行,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的轴心线与所述基准面平行,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枪弹柜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呈弧形,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所述第二夹持部呈弧形,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枪弹柜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夹持部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卡块,所述卡块卡接于所述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枪弹柜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和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和所述第三安装面沿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志娟卢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振越钢制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