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单简专利>正文

住宅排气道防倒灌排风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09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住宅排气道防倒灌排风帽,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是由上下布置且均为圆锥台形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而成,上壳体的上端形成上通风口,下壳体的下端形成下通风口,在壳体内固定设有支撑骨架,在支撑骨架上位于下壳体内设有导流防雨罩,导流防雨罩为倒置的圆锥形;在支撑骨架上位于下通风口内设有导气管,导气管外缘与下通风口之间形成环形的通风排水口。有益效果是:能够保证住宅排烟道烟气快速、顺畅的排出,减小排气道内压力,避免同排气道住户间串烟、串味。能够实现防雨功能,提高排气道使用寿命,保证排气道工作安全,产品外形美观,结构简单,易于大众化普及应用。

Residential exhaust duct anti pour pouring and exhaust h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住宅排气道防倒灌排风帽
本技术涉及住宅通风排气产品,特别涉及一种住宅排气道防倒灌排风帽。
技术介绍
住宅排气道系统主要由油烟机(换气扇)、排气主管道、排气支管道、防火止回阀、防倒灌排风帽等部分组成,其中防倒灌排风帽安装在系统末端住宅楼顶的排气主管道排气口处,起着将烟气高空排放时防止自然风倒灌、防止雨雪倒灌进排气主管道内的作用。近年来住宅建筑标准化发展对住宅排气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性能要求,但是相对于系统其他设施技术进化发展,防倒灌排风帽技术却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相关设计应用大量选择旋转风帽等侧面排风却没有防风倒灌结构的风帽,由于侧面排风的风帽工作时外部风力倒灌,必然产生阻滞风帽排风效果的问题。在技术开发上,尽管也有防风倒灌结构的风帽,例如公开号为CN105135584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通风帽,但由于其内部结构设置复杂,结构风阻大而且排风口过小,没有形成以保证有效通风面积为目的、具有实实在在通风效能的排风帽技术开发效果。住宅排气道系统排风帽技术落后,主要是很少有针对住宅排气道系统技术特点的产品技术开发,大量技术开发过于倚重本是辅助性的诱导通风效能,而忽视自然通风装置的保证有效通风面积、减小通风阻力为主的正确通风技术思维。包括公开号为CN105135584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通风帽及旋转风帽等产品,由于倚重自然风力产生负压和射流等诱导通风功能,产品结构有效通风面积设置过小,同时自然风力变化无常,所产生的诱导通风效能具有不确定性,造成类似风帽产品通风性能过低,难以保证住宅排气道系统排风功能要求。>关键是,住宅排气道系统工作时就是一个有较大压力的排风管道系统,完全无需诱导排风,排烟道系统亟需的是尽快打开排风口,排出烟气释放压力,以免产生住户间串烟、串味以及其它不利于排烟道系统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住宅油烟机功率不断增大,设置在系统末端排风帽的通风性能直接决定排气道的压力和可能产生的功能问题,如果没有通风性能优越的排风帽技术保障,排气道系统的其他设施技术性能再优越、造价再高也都将失去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住宅排气道烟气快速、顺畅的排出,减小排气道内压力的住宅排气道防倒灌排风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住宅排气道防倒灌排风帽,包括壳体,其特殊之处是:所述壳体是由上下布置且均为圆锥台形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而成,上壳体的上端形成上通风口,下壳体的下端形成下通风口,在壳体内固定设有支撑骨架,在支撑骨架上位于下壳体内设有导流防雨罩,导流防雨罩为倒置的圆锥形;在支撑骨架上位于下通风口内设有导气管,导气管外缘与下通风口之间形成环形的通风排水口。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流防雨罩的上端口外径大于导气管的外径,以确保通风防雨效果。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下壳体的高度大于上壳体的高度,以提高通风防雨效果。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气管下端由下通风口引出,以便于安装并保证防雨水倒灌效果。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支撑骨架上位于上壳体内至少设有一个防雨圈,防雨圈为圆锥台形,以防止雨水通过上壳体和导流防雨罩之间的空隙直射进导气管内。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导流防雨罩的上端口设有圆锥形的防雨帽,以实现防雨导流功能。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骨架是由上下布置的二组十字形连接梁和均布连接在二组连接梁之间的多根立柱构成,所述导气管贯穿位于下方的一组连接梁,以提高结构的强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根据住宅排气道系统工作时烟气压力较大的技术特点,通过在壳体两端分别设置上、下通风口,在支撑骨架上位于下通风口内设有导气管,导气管外缘与下通风口之间形成环形的通风排水口,能够保证住宅排烟道烟气快速、顺畅的排出,减小排气道内压力,避免同排气道住户间串烟、串味。2、通过在支撑骨架上位于下壳体内设有导流防雨罩,导流防雨罩为倒置的圆锥形;能够实现防雨功能,提高排气道使用寿命,保证排气道工作安全,产品外形美观,结构简单,易于大众化普及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通风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住宅排气道防倒灌排风帽,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是由上下布置且均为圆锥台形的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对接而成,上壳体101的上端形成上通风口103,下壳体102的下端形成下通风口104且内径略大于上通风口103的内径,所述下壳体102的高度大于上壳体101的高度,以提高通风防雨效果。在壳体1内固定设有支撑骨架3,在支撑骨架3上位于下壳体102内固定有导流防雨罩2,该导流防雨罩2为倒置的圆锥形;在支撑骨架3上位于下通风口104内固定有导气管4,导气管4外缘与下通风口104之间形成环形的通风排水口。所述支撑骨架3是由上下布置的二组十字形连接梁和均布连接在二组连接梁之间的多根立柱构成,本实施例以四根立柱为例。其中位于上方的一组连接梁连接在所述下壳体102的上端口内缘,位于下方的一组连接梁连接在所述下通风口104内缘。所述导气管4贯穿位于下方的一组连接梁,以提高结构的强度。所述导气管4下端由下通风口104引出,以便于安装并保证防雨水倒灌效果。所述导流防雨罩2的上端口外径大于导气管4的外径且等于上通风口103的内径,以确保通风防雨效果。在导流防雨罩2的上端口连接有圆锥形的防雨帽201,以实现防雨导流功能。结构防雨方面,通过壳体与导流防雨罩2形成防止雨水直射进入导气管4内的防雨结构,使得从上通风口103进入壳体内的雨水或者落到壳体的内壁上,或者落到环形的通风排水口区间排出,而不能直射到导气管4内。使用时,根据住宅排气道的规格选择该住宅排气道防倒灌排风帽,通过导气管4与住宅排气道屋面主排气管接口连接。工作时如图2所示,排气道内汇集各住户排油烟机排气压力,烟气通过导气管4导入壳体内,主要经导流防雨罩2导流从上通风口103排出;当排气道排烟气量大时,排入该排风帽内的烟气还可以从下部环形的通风排水口排出,避免烟气在该排风帽内淤积造成排气道烟气压力过大的问题。实施例2如图3所示,当住宅排气道屋面的主排气管口径较大时,需要连接大规格的排风帽。本实施例涉及的住宅排气道防倒灌排风帽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在支撑骨架3上位于上壳体101内至少设有一个防雨圈5,本实施例以一个防雨圈为例,防雨圈5为圆锥台形,所述导流防雨罩2的上端口外径大于导气管4的外径和防雨圈5上端口的内径且小于防雨圈下端口的内径,以防止雨水通过上壳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住宅排气道防倒灌排风帽,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是由上下布置且均为圆锥台形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而成,上壳体的上端形成上通风口,下壳体的下端形成下通风口,在壳体内固定设有支撑骨架,在支撑骨架上位于下壳体内设有导流防雨罩,导流防雨罩为倒置的圆锥形;在支撑骨架上位于下通风口内设有导气管,导气管外缘与下通风口之间形成环形的通风排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宅排气道防倒灌排风帽,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是由上下布置且均为圆锥台形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而成,上壳体的上端形成上通风口,下壳体的下端形成下通风口,在壳体内固定设有支撑骨架,在支撑骨架上位于下壳体内设有导流防雨罩,导流防雨罩为倒置的圆锥形;在支撑骨架上位于下通风口内设有导气管,导气管外缘与下通风口之间形成环形的通风排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排气道防倒灌排风帽,其特征是:所述导流防雨罩的上端口外径大于导气管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排气道防倒灌排风帽,其特征是:所述下壳体的高度大于上壳体的高度。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晓晴李效禹赵丹李沫张博仪李照单简石亿兵
申请(专利权)人:单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