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管支撑换气室的软化锅炉,软化锅炉一端的的环形端板上安装有蒸汽进出组合管,该组合管的进气管与环形换气室内的换热管接通,排气管通过连接管与环形换气室接通,此设置能实现蒸汽在软化锅炉内的换热管连续不断循环,提高了油料软化或干燥的效率;另外换热拉撑管的两端穿过对应的环形换气室连接在所对应的环形端板上,起到了加固环形换气室的效果,不需要再通过焊接支撑管来对固环形换气室进行加固,减少了一道焊接工序,避免因焊接导致的排气管板变形,因此提高了生产软化锅炉时的生产效率,减小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Softened boiler with heat exchange tube supporting air exchange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管支撑换气室的软化锅炉
本技术涉及榨油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软化锅炉排气室组焊。
技术介绍
软化锅炉是浸出法制油工艺的必备设备之一,卧式软化锅主要用于菜籽、大豆等油料的软化和干燥,以提高油料可塑性,使油料具备后续轧胚工序所要求的入机条件,对油料进行入浸水分的调节,能提高油料的进出效果。现有软化锅炉内两端的环形换气室内需要焊接连接管对环形换气室进行支撑,起到加固环形换气室的效果,但是这增加了一道焊接支撑管的工序,工人将连接管和环形换气室的内侧壁焊接在一起时,不便于操作耗时耗力,焊接量大也会导致排气管板变形,因此制约了生产软化锅炉时的生产效率,加大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制造软化锅炉时的生产效率,减轻了企业的制造成本,本
技术实现思路
提出一种换热管支撑换气室的软化锅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管支撑换气室的软化锅炉,包括软化锅炉壳体、蒸汽进出组合管、换热拉撑管、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化锅炉壳体为圆筒形,其两端分别固定有环形端板,两环形端板的一侧的软化锅炉壳体内设有环形的排气管板,两排气管板将软化锅炉壳体的两端隔离出两个尺寸形同的环形换气室,所述的排气管板的端面上沿圆周开有若干圈换热管孔,若干圈换热管孔之间的间距相同;两排气管板上每间隔一圈的换热管孔内安装有所述的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口和环形换气室接通,被换热管间隔的换热管孔内安装有所述的换热拉撑管,换热拉撑管的两端穿过对应的环形换气室连接在所对应的环形端板上,两环形换气室内的换热拉撑管上开有通孔;所述的蒸汽进出组合管安装在软化锅炉壳体的一环形端板上,包括内部的排气管和同轴套在进气管外部的进气套管,进气套管上接出有若干进气管道,进气管道穿过环形端板进入到环形换气室内与换热管接通,排气管穿过环形端板进入到软化锅炉壳体内,壳体内的排气管上接有连接管与环形换气室接通。优选的,所述的软化锅炉壳体的侧面上套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两侧套接有支撑齿轮。优选的,所述的软化锅炉壳体内最里边圈的换热管上连接有拨料板。优选的,所述的换热拉撑管和端板的连接端设有密封板。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软化锅炉一端的的环形端板上安装有蒸汽进出组合管,该组合管的进气管与环形换气室内的换热管接通,排气管通过连接管与环形换气室接通,此设置能实现蒸汽在软化锅炉内的换热管连续不断循环,提高了油料软化或干燥的效率;另外换热拉撑管的两端穿过对应的环形换气室连接在所对应的环形端板上,起到了加固环形换气室的效果,不需要再通过焊接支撑管来对固环形换气室进行加固,减少了一道焊接工序,避免因焊接导致的排气管板变形,因此提高了生产软化锅炉时的生产效率,减小了企业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排气管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设有换热拉撑管的环形端板的侧视图;图中,1.软化锅炉壳体、101.环形端板、102.排气管板、103.环形换气室、2.蒸汽进出组合管、201.排气管、202.进气套管、203.进气管道、3.换热拉撑管、301.通孔、4换热管、5.换热管孔、6.支撑管、7.连接管、8.驱动齿轮、9.支撑齿轮、10.拨料板、11.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说明书附图(1-5)一种换热管支撑换气室的软化锅炉,包括软化锅炉壳体、蒸汽进出组合管、换热拉撑管、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化锅炉壳体为圆筒形,其两端分别固定有环形端板,两环形端板的一侧的软化锅炉壳体内设有环形的排气管板,两排气管板将软化锅炉壳体的两端隔离出两个尺寸形同的环形换气室,该腔体用来交换热蒸汽,所述的排气管板的端面上沿圆周开有若干圈换热管孔,若干圈换热管孔之间的间距相同;两排气管板上每间隔一圈的换热管孔内安装有所述的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口和环形换气室接通,此设置可将进从进气套管进入的热蒸汽通过环形换气室进入到其他换热管内,热蒸汽在换热管内循环流动,被换热管间隔的换热管孔内安装有所述的换热拉撑管,换热拉撑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环形换气室连接在所对应的环形端板上,这样该环形换气室内就不用再焊接支撑管,换热拉撑管既能实现对腔体的支撑,两环形换气室内的换热拉撑管上开有通孔,两通孔负责热气从环形换气室进入和排出,因此换热拉撑管在保证供热的同时,还能实现对腔体的支撑;所述的蒸汽进出组合管安装在软化锅炉壳体的一环形端板上,包括内部的排气管和同轴套在进气管外部的进气套管,进气套管上接出有若干进气管道,进气管道穿过环形端板进入到环形换气室内与换热管接通,排气管穿过环形端板进入到软化锅炉壳体内,壳体内的排气管上接有连接管与环形换气室接通,热蒸汽可以通过连接管从排气管流出,实现蒸汽的循环。所述的软化锅炉壳体的侧面上套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和动力装置连接来驱动软化锅炉转动,来对油料进行软化或干燥,驱动齿轮两侧套接有支撑齿轮,支撑齿轮和机架上的齿轮连接实现支撑,保证软化锅炉在机架上平稳运行。所述的软化锅炉壳体内最里边圈的换热管上连接有拨料板,拨料板一方面可以对油料波动是油料受热更均匀,另一方面可以推动物料前进方便排出回收。所述的换热拉撑管和端板的连接端设有密封板,该密封板对热拉撑管的端部进行密封,避免蒸汽从该处漏出。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a.高温蒸汽进入到密封套管后通过进气管道进入到前端环形密封强内接通的换热管内,然后顺着接通的换热管流动到软化锅炉壳体尾端的环形密封强内,再从该环形密封腔体内分别进入到其他换热管,顺着其他的换热管流回到前端的密封腔内;b.在蒸汽从尾端的环形密封腔体进入到其他换热管的同时也进入到换热拉撑管,换热拉撑管被蒸汽加热对油料进行加热的同时,其一端穿过前端的环形换气室连接在所对应的环形端板上,起到了加固环形换气室的效果,不需要再通过焊接支撑管来对固环形换气室进行加固;b.蒸汽流回到前端密封腔后从密封腔体和排气管之间的连接管流出,最后从排气管排除,实现热蒸汽的循环,能不断对软化锅炉内的换热管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管支撑换气室的软化锅炉,包括软化锅炉壳体、蒸汽进/n出组合管、换热拉撑管、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化锅炉壳体为圆筒形,其两端分别固定有环形端板,两环形端板的一侧的软化锅炉壳体内设有环形的排气管板,两排气管板将软化锅炉壳体的两端隔离出两个尺寸形同的环形换气室,所述的排气管板的端面上沿圆周开有若干圈换热管孔,若干圈换热管孔之间的间距相同;两排气管板上每间隔一圈的换热管孔内安装有所述的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口和环形换气室接通,被换热管间隔的换热管孔内安装有所述的换热拉撑管,换热拉撑管的两端穿过对应的环形换气室连接在所对应的环形端板上,两环形换气室内的换热拉撑管上开有通孔;所述的蒸汽进出组合管安装在软化锅炉壳体的一环形端板上,包括内部的排气管和同轴套在进气管外部的进气套管,进气套管上接出有若干进气管道,进气管道穿过环形端板进入到环形换气室内与换热管接通,排气管穿过环形端板进入到软化锅炉壳体内,壳体内的排气管上接有连接管与环形换气室接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支撑换气室的软化锅炉,包括软化锅炉壳体、蒸汽进
出组合管、换热拉撑管、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化锅炉壳体为圆筒形,其两端分别固定有环形端板,两环形端板的一侧的软化锅炉壳体内设有环形的排气管板,两排气管板将软化锅炉壳体的两端隔离出两个尺寸形同的环形换气室,所述的排气管板的端面上沿圆周开有若干圈换热管孔,若干圈换热管孔之间的间距相同;两排气管板上每间隔一圈的换热管孔内安装有所述的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口和环形换气室接通,被换热管间隔的换热管孔内安装有所述的换热拉撑管,换热拉撑管的两端穿过对应的环形换气室连接在所对应的环形端板上,两环形换气室内的换热拉撑管上开有通孔;所述的蒸汽进出组合管安装在软化锅炉壳体的一环形端板上,包括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方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宏德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