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膜组构件、膜片组件和曝气装置;膜组构件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底部,膜组构件包括膜支架、若干个矩形框架、两个热塑性塑料板、集水管和出水管,若干个矩形框架等距分布在膜支架内部,膜片组件包括十四个平板膜片一和十六个平板膜片二,十四个平板膜片一均匀设置在若干个矩形框架的竖向内侧,十六个平板膜片二均匀设置在若干个矩形框架的水平两侧,曝气装置设置在膜支架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解决中空纤维膜易堵塞和难清洗的问题。
A membrane bio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氨氮废水的浸没式平板陶瓷膜生物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MBR)是采用生物法(活性污泥法)与膜组件相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已成为生活污水、特别是工业废水处理中不可或缺的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的膜组件多采用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膜分为超滤、纳滤及微滤,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易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膜组件不耐酸耐碱、不耐重金属、膜造价高、膜污染情况严重等。随着陶瓷产业的不断发展,已形成耐酸耐碱耐高温的陶瓷膜,并开发出相应的膜组件,广泛运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对于含氨氮废水目前主要采用生物法(生物脱氮主要是经过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共同作用,从而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达到NH4+-N的有效脱除。现有的陶瓷膜生物反应装置多为传统组件,仅能使用陶瓷膜过滤阻隔的功效,效果单一,无法满足含氨氮废水的处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膜组构件、膜片组件和曝气装置;所述膜组构件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底部,膜组构件包括膜支架、若干个矩形框架、两个热塑性塑料板、集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若干个矩形框架等距分布在膜支架内部,所述两个热塑性塑料板等距分布在膜支架左右两侧,所述集水管设置在膜支架的上下两部,所述出水管通过连接管与集水管相连;所述膜片组件包括十四个平板膜片一和十六个平板膜片二,所述十四个膜片一均匀设置在若干个矩形框架的竖向内侧,所述十六个膜片二均匀设置在若干个矩形框架的水平两侧;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底座、曝气支架和曝气系统,所述曝气底座设置在膜支架底部,所述曝气支架设置在曝气底座上,所述曝气系统通过曝气支架均匀分布在所述若干个矩形框架下方。进一步地,所述膜支架由角钢柱连接而成。更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组件为中空陶瓷件,材质为a-Al2O3,其中具有中空孔,膜孔径为0.1-5μm,纯水通量:1-4m3/m2·h·bar。更进一步地,所述十四个平板膜片一在所述若干个矩形框架内的中空体积均长为1100mm,宽为400mm,十四个平板膜片一的厚度均为25mm。更进一步地,所述十六个平板膜片二在所述若干个矩形框架内的中空体积均长为1100mm,宽为530mm,十六个平板膜片二厚度均为25mm。更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管采用外径为32mm的U-PVC材质。更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矩形框架均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转动轴、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杆、若干个搅拌架,所述转动轴外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外接驱动电源,驱动电机为市售的,所述两个固定板对称设置在转动轴上下两端,所述两个固定杆对称设置在两个固定板左右两端,所述若干个搅拌架均匀分布在两个固定杆上,若干个搅拌架均包括两个转动块、两组移动杆、搅拌杆,所述两个转动块对称设置在固定杆上,转动块与固定杆为滑动连接,两个转动块均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之间设有齿轮,齿轮外接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外接驱动电源,步进电机为市售的,所述两组移动杆一端均与两个转动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搅拌杆铰接。本技术的核心元件采用膜片组件上有微孔膜和高纯Al2O3复合膜结构的平板膜片一和平板膜片二,使膜片具有机械强度高、承压能力强、化学稳定性好、孔隙率分布均匀、水通量大、抗污染性好、易于清洗再生、使用寿命长、经济性高等特点,解决了传统中空纤维膜易腐蚀、易堵塞、难清洗的问题。同时采用矩形框架结构提升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能有效的解决氨氮出水不达标的问题;同时通过搅拌架进行搅拌,从而提高膜元件对污水渗透净化的效率。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膜组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1-1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2-2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搅拌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为反应器、2为膜组构件、3为膜片组件、4为曝气装置、21为膜支架、22为矩形框架、23为热塑性塑料板、24为集水管、25为出水管、3为膜片组件、31为平板膜片一、32为平板膜片二、4为曝气装置、41为曝气底座、42为曝气支架、43为曝气系统、5为搅拌架、51为转动轴、52为固定板、53为固定杆、54为搅拌架、55为转动块、56为移动杆、57为搅拌杆、58为齿条、59为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至图3,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反应器1、膜组构件2、膜片组件3和曝气装置4;膜组构件2下方通过螺栓装置,将膜组构件2安装在反应器1底部,膜组构件2包括膜支架21、若干个矩形框架22、两个热塑性塑料板23、集水管24和出水管25,若干矩形框架22等距分布在膜支架21内部,优先的,若干个矩形框架22优选为十四个矩形框架22;膜支架21由角钢柱连接而成,角钢柱采用L50*5,弯角采用90°弯头及三通组成,两个热塑性塑料板23等距分布在膜支架21左右两侧,集水管24设置在膜支架21的上下两部,集水管24采用φ32的U-PVC材质,出水管25通过连接管与集水管24相连,经收集后采用DN25的镀锌钢管的出水管出水;膜片组件3为微孔膜和高纯Al2O3复合膜结构的中空陶瓷件,其中具有中空孔,膜孔径为0.5μm,纯水通量:2m3/m2·h·bar;膜片组件3包括十四个平板膜片一31和十六个平板膜片二32,膜片组件3底部需要独立连接在膜组构件2上,十四个平板膜片一31和十六个平板膜片二32,上下端分别与膜组构件2上下方对应连接固定,十四个平板膜片一31均匀设置在十四个矩形框架22的竖向内侧,十四个平板膜片一31在十四个矩形框架22内的中空体积均长为1100mm,宽为400mm,十四个平板膜片一的厚度均为25mm,十六个平板膜片二32均匀设置在十四个矩形框架22的水平方向两侧,十六个平板膜片二32在十四个矩形框架22内的中空体积均长为1100mm,宽为530mm,十六个平板膜片二厚度均为25mm;曝气装置4包括曝气底座41、曝气支架42和曝气系统43,曝气底座41设置在膜支架21底部,曝气支架42设置在曝气底座41上,曝气系统43通过曝气支架42均匀分布在十四个矩形框架22下方。参考图4,如图4所示,十四个矩形框架22均设有搅拌器5,搅拌器5包括转动轴51、两个固定板52、两个固定杆53、若干个搅拌架54,两个固定板52对称设置在转动轴51上下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1)、膜组构件(2)、膜片组件(3)和曝气装置(4);所述膜组构件(2)设置在所述反应器(1)底部,膜组构件(2)包括膜支架(21)、若干个矩形框架(22)、两个热塑性塑料板(23)、集水管(24)和出水管(25),所述若干个矩形框架(22)等距分布在膜支架(21)内部,所述两个热塑性塑料板(23)等距分布在膜支架(21)左右两侧,所述集水管(24)设置在膜支架(21)的上下两部,所述出水管(25)通过连接管与集水管(24)相连;所述膜片组件(3)包括十四个平板膜片一(31)和十六个平板膜片二(32),所述十四个平板膜片一(31)均匀设置在若干个矩形框架(22)的竖向内侧,所述十六个平板膜片二(32)均匀设置在若干个矩形框架(22)的水平两侧;所述曝气装置(4)包括曝气底座(41)、曝气支架(42)和曝气系统(43),所述曝气底座(41)设置在膜支架(21)底部,所述曝气支架(42)设置在曝气底座(41)上,所述曝气系统(43)通过曝气支架(42)均匀分布在所述若干个矩形框架(22)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1)、膜组构件(2)、膜片组件(3)和曝气装置(4);所述膜组构件(2)设置在所述反应器(1)底部,膜组构件(2)包括膜支架(21)、若干个矩形框架(22)、两个热塑性塑料板(23)、集水管(24)和出水管(25),所述若干个矩形框架(22)等距分布在膜支架(21)内部,所述两个热塑性塑料板(23)等距分布在膜支架(21)左右两侧,所述集水管(24)设置在膜支架(21)的上下两部,所述出水管(25)通过连接管与集水管(24)相连;所述膜片组件(3)包括十四个平板膜片一(31)和十六个平板膜片二(32),所述十四个平板膜片一(31)均匀设置在若干个矩形框架(22)的竖向内侧,所述十六个平板膜片二(32)均匀设置在若干个矩形框架(22)的水平两侧;所述曝气装置(4)包括曝气底座(41)、曝气支架(42)和曝气系统(43),所述曝气底座(41)设置在膜支架(21)底部,所述曝气支架(42)设置在曝气底座(41)上,所述曝气系统(43)通过曝气支架(42)均匀分布在所述若干个矩形框架(22)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支架(21)由角钢柱连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3)为中空陶瓷件,材质为a-Al2O3,其中具有中空孔,膜孔径为0.1-5μm,纯水通量:1-4m3/m2·h·bar。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丽,王海舟,亢春喜,黎晓航,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