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夹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92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叉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抱夹叉车。一种抱夹叉车,包括车体、安装于车体前侧的导向框、安装于导向框内的升降组件以及安装于升降组件上的抱夹组件,所述抱夹组件包括活动框、沿活动框做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一活动抱夹和第二活动抱夹,所述活动框的侧面安装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板朝下的侧面粘有第一反射镜,第二安装板往车体方向向下倾斜且在第二安装板朝上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可以沿水平导向管运动至第一反射镜正下方的位置。将第二反射镜沿水平导向管运动至第一反射镜下方的位置。抱夹组件夹持的货物和货架的配合位置关系通过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两次反射后,被驾驶室内的驾驶员观察到。

A kind of holding forkli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抱夹叉车
本技术涉及叉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抱夹叉车。
技术介绍
抱夹是一种叉车属具,包括机架、与机架连接的抱臂和与抱臂连接的油缸。抱臂包括左抱臂和右抱臂,油缸一端与左抱臂铰接,油缸另一端与右抱臂铰接,左抱臂和右抱臂通过油缸控制开闭第一连接件上位于铰接点的左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孔,第二连接件上位于铰接点的右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内插有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左抱臂、右抱臂的闭合角度,从而限制抱夹的最小夹紧角度,防止左抱臂、右抱臂发生碰撞。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763244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抱夹叉车。但是该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抱夹输送的过程中,坐在驾驶室内的驾驶员在输送货物到高处时,难以直接观察到货架和货物的相对位置关系,驾驶员必须离开驾驶室观察货物位置以以便顺利将货物放置在货架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抱夹叉车,其优势在于驾驶员可以直接在驾驶室内观察到货物和货架的相对位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抱夹叉车,包括车体、安装于车体前侧的导向框、安装于导向框内的升降组件以及安装于升降组件上的抱夹组件,所述抱夹组件包括活动框、沿活动框做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一活动抱夹和第二活动抱夹,所述活动框的侧面安装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与竖直方向呈45度角的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往车体方向向下倾斜,且在第一安装板朝下的侧面粘有第一反射镜,所述车体上安装有沿水平方向的水平导向管,水平导向管内穿有水平穿杆,水平穿杆的一端位于车体的驾驶室旁,水平穿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导向框侧面,所述水平穿杆位于车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与竖直方向呈45度角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往车体方向向下倾斜且在第二安装板朝上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可以沿水平导向管运动至第一反射镜正下方的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抱夹组件被升降组件抬升到高处时,将第二反射镜沿水平导向管运动至第一反射镜下方的位置。抱夹组件夹持的货物和货架的配合位置关系通过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两次反射后,被驾驶室内的驾驶员观察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导向管的一侧内凸形成导向凸起,所述水平穿杆的一侧成型有与导向凸起配合的导向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凸起和导向凹槽配合使得水平穿杆仅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使得第二反射镜的角度不会发生旋转变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穿杆位于车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环形把手方便拉动水平穿杆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把手的直径大于水平导向管的内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形把手的直径大于水平导向管内径,避免水平穿杆从水平导向管中脱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周围一圈向下成型有包围第一反射镜的第一保护框;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周围一圈向上成型有包围第二反射镜的第二保护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保护框和第二保护框保护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使得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不易受到碰撞碎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框内侧的左右两侧边固定有第一抱夹气缸和第二抱夹气缸,所述第一抱夹气缸的活塞杆穿过第二活动抱夹后与第一活动抱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抱夹气缸的活塞杆穿过第一活动抱夹后与第二活动抱夹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抱夹气缸和第二抱夹气缸配合其中一块活动夹板后与另一块活动夹板固定连接,使得抱夹气缸除了作为驱动动力之外,还能够作为两者的运动导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框内侧的上表面开有沿水平方向的上导向槽,活动框内侧的下表面开有沿水平方向的下导向槽,所述第一活动抱夹和第二活动抱夹的上下两端面分别成型有沿竖直方向往相背离的方向延伸的导向柱,两根导向柱分别卡入两道导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根导向柱分别卡入两道导向槽内,使得第一活动抱夹和第二活动抱夹仅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柱为方形且宽度与上导向槽、下导向槽的宽度均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向柱为与上导向槽、下导向槽相配合的方形,使得第一活动抱夹和第二活动抱夹运动时更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抱夹组件被升降组件抬升到高处时,将第二反射镜沿水平导向管运动至第一反射镜下方的位置,抱夹组件夹持的货物和货架的配合位置关系通过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两次反射后,被驾驶室内的驾驶员观察到;2.通过导向凸起和导向凹槽配合使得水平穿杆仅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使得第二反射镜的角度不会发生旋转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图3中C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车体;2、导向框;3、升降组件;4、抱夹组件;5、活动框;6、第一活动抱夹;7、第二活动抱夹;8、第一抱夹气缸;9、第二抱夹气缸;10、第一安装架;11、第一安装板;12、第一反射镜;13、第一保护框;14、水平导向管;15、导向凸起;16、水平穿杆;17、导向凹槽;18、环形把手;19、第二安装架;20、第二安装板;21、第二反射镜;22、第二保护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抱夹叉车,包括车体1、安装于车体1前侧的导向框2、安装于导向框2内的升降组件3以及安装于升降组件3上的抱夹组件4。如图1所示,抱夹组件4包括活动框5、沿活动框5做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一活动抱夹6和第二活动抱夹7。活动框5内侧的上表面开有沿水平方向的上导向槽,活动框5内侧的下表面开有沿水平方向的下导向槽。第一活动抱夹6和第二活动抱夹7的上下两端面分别成型有沿竖直方向往相背离的方向延伸的导向柱,导向柱为方形且宽度与上导向槽、下导向槽的宽度均相等。两根导向柱分别卡入两道导向槽内,使得活动抱夹仅能够沿导向槽做水平方向运动。活动框5内侧的左右两侧边固定有第一抱夹气缸8和第二抱夹气缸9,第一抱夹气缸8位于第二抱夹气缸9的上方。第一抱夹气缸8的活塞杆穿过第二活动抱夹7后与第一活动抱夹6固定连接,第二抱夹气缸9的活塞杆穿过第一活动抱夹6后与第二活动抱夹7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活动框5的侧面安装有第一安装架10,第一安装架10包括与竖直方向呈45度角的第一安装板11,第一安装板11往车体1方向向下倾斜,且在第一安装板11朝下的侧面粘有第一反射镜12。第一安装板11的周围一圈向下成型有包围第一反射镜12的第一保护框13,通过第一保护框13将第一反射镜12保护在内部,避免第一反射镜12碰撞碎裂。如图3和图4所示,车体1上安装有沿水平方向的水平导向管14,水平导向管14的一侧内凸形成导向凸起15。水平导向管14内穿有水平穿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抱夹叉车,包括车体(1)、安装于车体(1)前侧的导向框(2)、安装于导向框(2)内的升降组件(3)以及安装于升降组件(3)上的抱夹组件(4),所述抱夹组件(4)包括活动框(5)、沿活动框(5)做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一活动抱夹(6)和第二活动抱夹(7),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框(5)的侧面安装有第一安装架(10),所述第一安装架(10)包括与竖直方向呈45度角的第一安装板(11),第一安装板(11)往车体(1)方向向下倾斜,且在第一安装板(11)朝下的侧面粘有第一反射镜(12),所述车体(1)上安装有沿水平方向的水平导向管(14),水平导向管(14)内穿有水平穿杆(16),水平穿杆(16)的一端位于车体(1)的驾驶室旁,水平穿杆(16)的另一端延伸至导向框(2)侧面,所述水平穿杆(16)位于车体(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架(19),所述第二安装架(19)包括与竖直方向呈45度角的第二安装板(20),第二安装板(20)往车体(1)方向向下倾斜且在第二安装板(20)朝上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反射镜(21),第二反射镜(21)可以沿水平导向管(14)运动至第一反射镜(12)正下方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夹叉车,包括车体(1)、安装于车体(1)前侧的导向框(2)、安装于导向框(2)内的升降组件(3)以及安装于升降组件(3)上的抱夹组件(4),所述抱夹组件(4)包括活动框(5)、沿活动框(5)做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一活动抱夹(6)和第二活动抱夹(7),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框(5)的侧面安装有第一安装架(10),所述第一安装架(10)包括与竖直方向呈45度角的第一安装板(11),第一安装板(11)往车体(1)方向向下倾斜,且在第一安装板(11)朝下的侧面粘有第一反射镜(12),所述车体(1)上安装有沿水平方向的水平导向管(14),水平导向管(14)内穿有水平穿杆(16),水平穿杆(16)的一端位于车体(1)的驾驶室旁,水平穿杆(16)的另一端延伸至导向框(2)侧面,所述水平穿杆(16)位于车体(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架(19),所述第二安装架(19)包括与竖直方向呈45度角的第二安装板(20),第二安装板(20)往车体(1)方向向下倾斜且在第二安装板(20)朝上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反射镜(21),第二反射镜(21)可以沿水平导向管(14)运动至第一反射镜(12)正下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夹叉车,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导向管(14)的一侧内凸形成导向凸起(15),所述水平穿杆(16)的一侧成型有与导向凸起(15)配合的导向凹槽(17)。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道利陈宏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力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