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伟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85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涉及采煤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包括输煤板,所述输煤板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刮板链,所述输煤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刮煤板,所述输煤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远离输煤板的一侧开设有滑轨,所述刮煤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两侧的内部均安装有可滚动的滚珠,所述输煤板的一端设置有尾板。该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通过移动轮和在其两侧安装有可转动的滚珠设置,降低了能量的损耗以及人工维护的强度,提升了整个装置输送煤炭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
本技术涉及采煤器械
,具体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
技术介绍
用刮板链牵引,在槽内运送散料的输送机叫刮板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的相邻中部槽在水平、垂直面内可有限度折曲的叫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其中机身在工作面和运输巷道交汇处呈90度弯曲设置的工作面输送机叫“拐角刮板输送机”,在当前采煤工作面内,刮板输送机的作用不仅是运送煤和物料,而且还是采煤机的运行轨道,因此它成为现代化采煤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设备,刮板输送机能保持连续运转,生产就能正常进行,否则,整个采煤工作面就会呈现停产状态,使整个生产中断。以往的刮板运输机结构复杂,浪费能源,而且不宜有较长的传送距离。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5076379U中公开的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该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结构简单,节省能源,刮板轮的设置减少了在刮板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节省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可以适用较长的传输距离,从动力的产生到动力的传送,最后将动力送到刮板链,从而带动刮板运动,整个过程简单,节省了中间步骤,从而能量的损耗减少,达到了节能的目的,但是,该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煤碎块等容易进入轨道内,从而使得刮板轮不易移动,产生较大的动力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包括输煤板,所述输煤板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刮板链,所述输煤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刮煤板,所述输煤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远离输煤板的一侧开设有滑轨,所述刮煤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两侧的内部均安装有可滚动的滚珠,所述输煤板的一端设置有尾板,所述输煤板的另一端设置有装置底板,所述装置底板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转轴支架和电机支架。可选的,所述刮板链贯穿于刮煤板的内部,且所述刮板链于刮煤板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移动轮的内部设置有滚珠轴承,且所述移动轮通过滚珠轴承与连接轴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转轴支架的一侧安装有可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且所述刮板链安装在转筒上。可选的,所述电机支架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可选的,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且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链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通过移动轮的设置,减少了在刮煤板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节省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将移动轮及其所在滑轨设置在外侧,即远离输送煤炭的一侧,极大程度地避免了碎煤块等进入滑轨内部,从而有利于移动轮的正常转动,降低了能量的损耗以及人工维护的强度,同时,在移动轮的两侧安装有可转动的滚珠,避免了移动轮在转动时,其外表面与滑轨的内壁发生直接接触,将滑动摩擦力转化为滚动摩擦力,进一步降低了能量的损耗,且提升了整个装置输送煤炭的效率。2、该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结构简单,节省能源,而且可以适用较长的传输距离,从动力的产生到动力的传送,最后将动力送到刮板链,从而带动刮煤板运动,整个过程简单,减少了能量的损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提升了煤炭输送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移动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煤板;2、刮板链;3、刮煤板;4、连接条;5、滑轨;6、L形连接板;7、连接轴;8、移动轮;9、滚珠;10、尾板;11、装置底板;12、转轴支架;13、电机支架;14、滚珠轴承;15、转轴;16、转筒;17、驱动电机;18、第一传动轮;19、第二传动轮;20、传动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包括输煤板1,输煤板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刮板链2,输煤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刮煤板3,刮板链2贯穿于刮煤板3的内部,且刮板链2于刮煤板3固定连接,输煤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条4,连接条4远离输煤板1的一侧开设有滑轨5,刮煤板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6,L形连接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7,连接轴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移动轮8,,通过移动轮8的设置,减少了在刮煤板3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节省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将移动轮8及其所在滑轨5设置在外侧,即远离输送煤炭的一侧,极大程度地避免了碎煤块等进入滑轨5内部,从而有利于移动轮8的正常转动,降低了能量的损耗以及人工维护的强度,移动轮8的内部设置有滚珠轴承14,且移动轮8通过滚珠轴承14与连接轴7活动连接,移动轮8两侧的内部均安装有可滚动的滚珠9,在移动轮8的两侧安装有可转动的滚珠9,避免了移动轮8在转动时,其外表面与滑轨5的内壁发生直接接触,将滑动摩擦力转化为滚动摩擦力,进一步降低了能量的损耗,且提升了整个装置输送煤炭的效率,输煤板1的一端设置有尾板10,输煤板1的另一端设置有装置底板11,装置底板11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转轴支架12和电机支架13,转轴支架12的一侧安装有可转动的转轴15,转轴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16,且刮板链2安装在转筒16上,电机支架13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7,且驱动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8,转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9,且第二传动轮19通过传动链20与第一传动轮18传动连接,本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与中国专利CN201520843987.3的工作原理相同,且本技术仅仅对中国专利CN201520843987.3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进一步减少了能量的损失。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综上所述,该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通过移动轮8的设置,减少了在刮煤板3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节省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将移动轮8及其所在滑轨5设置在外侧,即远离输送煤炭的一侧,极大程度地避免了碎煤块等进入滑轨5内部,从而有利于移动轮8的正常转动,降低了能量的损耗以及人工维护的强度,同时,在移动轮8的两侧安装有可转动的滚珠9,避免了移动轮8在转动时,其外表面与滑轨5的内壁发生直接接触,将滑动摩擦力转化为滚动摩擦力,进一步降低了能量的损耗,且提升了整个装置输送煤炭的效率,结构简单,节省能源,而且可以适用较长的传输距离,从动力的产生到动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包括输煤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煤板(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刮板链(2),所述输煤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刮煤板(3),所述输煤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条(4),所述连接条(4)远离输煤板(1)的一侧开设有滑轨(5),所述刮煤板(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6),所述L形连接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7),所述连接轴(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移动轮(8),所述移动轮(8)两侧的内部均安装有可滚动的滚珠(9),所述输煤板(1)的一端设置有尾板(10),所述输煤板(1)的另一端设置有装置底板(11),所述装置底板(11)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转轴支架(12)和电机支架(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包括输煤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煤板(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刮板链(2),所述输煤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刮煤板(3),所述输煤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条(4),所述连接条(4)远离输煤板(1)的一侧开设有滑轨(5),所述刮煤板(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6),所述L形连接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7),所述连接轴(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移动轮(8),所述移动轮(8)两侧的内部均安装有可滚动的滚珠(9),所述输煤板(1)的一端设置有尾板(10),所述输煤板(1)的另一端设置有装置底板(11),所述装置底板(11)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转轴支架(12)和电机支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用刮板运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链(2)贯穿于刮煤板(3)的内部,且所述刮板链(2)于刮煤板(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张启超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张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