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杰清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781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解决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后座架与后轮架结构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有立管,立管一侧顶段设有U形连接架;U形连接架敞口端的端部设有后轮减震器连接轴座;立管一侧底段铰接有U形后叉连杆支架,U形后叉连杆支架的敞口端分别设有后轮连接口、后座连接口与后轮减震器底轴座;后座连接口上方设有后座架;后座架顶部平面下方设有储物盒,储物盒体上设有可供导线穿过的穿孔,储物盒体内设有控制电器;在后轮减震器连接轴座与后轮减震器底轴座之间分别通过销轴连接有减震器。车轮震动时,后叉连杆支架相对竖管弹性摆动,从而减震效果好,骑行舒适,同时实现电子器件收纳,美观实用。

An electric bicycl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架,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减震效果不佳,影响骑行的舒适度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为解决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有车架主体,所述的车架主体包括有立管,与立管连接的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支架,以及与电池支架连接的后座支架;后座支架下方设有储物盒,储物盒体上设有可供导线穿过的穿孔,储物盒体内设有控制电器;所述的车架主体前面铰接有前叉连杆支架,前叉连杆支架后端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第一减震机构连接;所述的车架主体后面铰接有后叉连杆支架,后叉连杆支架后端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第二减震机构连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的第一减震机构包括有分别与支架主体和前叉连杆支架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一套杆,所述的第一连杆插接在第一套杆内,第一连杆和第一套杆之间连接有用于缓冲第一连杆和第一套杆套入深度的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套设在第一套杆和第一连杆上。所述的第一套杆上设有第一调节螺纹,所述的第一调节螺纹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一减震弹簧弹力的第一调节螺母。所述的第一减震弹簧为橡胶减震弹簧、钢丝减震弹簧、液压减震弹簧中的一种材质。所述的第二减震机构包括有分别与支架主体和后叉连杆支架铰接的第二套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插接在第二套杆内,第一连杆和第一套杆之间连接有用于缓冲第二连杆和第二套杆套入深度的第二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套设在第二套杆和第二连杆上。所述的第二套杆上设有第二调节螺纹,所述的第二调节螺纹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二减震弹簧弹力的第二调节螺母。所述的第二减震弹簧为橡胶减震弹簧、钢丝减震弹簧、液压减震弹簧中的一种材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电动自行车车架的车架主体前面铰接有前叉连杆支架,前叉连杆支架后端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第一减震机构连接;车架主体后面铰接有后叉连杆支架,后叉连杆支架后端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第二减震机构连接,车轮震动时,后叉连杆支架和前叉连杆支架相对车架主体弹性摆动,从而使车座前后双减震,减震效果好,骑行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有车架主体1,车架主体1包括有立管11,与立管连接的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支架12,以及与电池支架连接的后座支架13;后座支架下方设有储物盒14;车架主体1前面铰接有前叉连杆支架2,前叉连杆支架后端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第一减震机构3连接;车架主体1后面铰接有后叉连杆支架4,后叉连杆支架后端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第二减震机构5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机构3包括有分别与支架主体和前叉连杆支架铰接的第一连杆31和第一套杆32,第一连杆插接在第一套杆内,第一连杆和第一套杆之间连接有用于缓冲第一连杆和第一套杆套入深度的第一减震弹簧33,第一减震弹簧33套设在第一套杆和第一连杆上。第一套杆上设有第一调节螺纹,第一调节螺纹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一减震弹簧弹力的第一调节螺母34。第一减震弹簧为橡胶减震弹簧。车架震动时,橡胶减震弹簧用于调节缓冲第一连杆和第一套杆套入深度,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第一调节螺母用于调节第一减震弹簧的弹力大小。从而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来调节减震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二减震机构5包括有分别与支架主体和后叉连杆支架铰接的第二套杆51和第二连杆52,第二连杆插接在第二套杆内,第一连杆和第一套杆之间连接有用于缓冲第二连杆和第二套杆套入深度的第二减震弹簧53,第二减震弹簧套设在第二套杆和第二连杆上。第二套杆上设有第二调节螺纹,所述的第二调节螺纹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二减震弹簧弹力的第二调节螺母54。第二减震弹簧为钢丝弹簧。车架震动时,钢丝弹簧用于调节缓冲第二连杆和第二套杆套入深度,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第二调节螺母用于调节第二减震弹簧的弹力大小。从而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来调节减震效果。本技术的电动自行车车架的车架主体前面铰接有前叉连杆支架,前叉连杆支架后端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第一减震机构连接;车架主体后面铰接有后叉连杆支架,后叉连杆支架后端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第二减震机构连接,车轮震动时,后叉连杆支架和前叉连杆支架相对车架主体弹性摆动,从而使车座前后双减震,减震效果好,骑行舒适。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有车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主体包括有立管,与立管连接的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支架,以及与电池支架连接的后座支架;后座支架下方设有储物盒,储物盒体上设有可供导线穿过的穿孔,储物盒体内设有控制电器;所述的车架主体前面铰接有前叉连杆支架,前叉连杆支架后端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第一减震机构连接;所述的车架主体后面铰接有后叉连杆支架,后叉连杆支架后端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第二减震机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有车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主体包括有立管,与立管连接的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支架,以及与电池支架连接的后座支架;后座支架下方设有储物盒,储物盒体上设有可供导线穿过的穿孔,储物盒体内设有控制电器;所述的车架主体前面铰接有前叉连杆支架,前叉连杆支架后端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第一减震机构连接;所述的车架主体后面铰接有后叉连杆支架,后叉连杆支架后端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第二减震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减震机构包括有分别与支架主体和前叉连杆支架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一套杆,所述的第一连杆插接在第一套杆内,第一连杆和第一套杆之间连接有用于缓冲第一连杆和第一套杆套入深度的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套设在第一套杆和第一连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套杆上设有第一调节螺纹,所述的第一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昊
申请(专利权)人:熊杰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