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金具M垫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57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金具M垫铁,涉及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调节机构与动力机构。该电力金具M垫铁,达到了通过旋转把手带动蜗杆旋转的效果,具备了为调节两个夹持块之间距离而提供动力条件的功能,具有便于调节的优点,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效果,通过两个滑槽相互远离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以及螺纹杆、复位弹簧、滑块、螺纹孔和夹持块之间的配合设置,达到了通过蜗杆带动螺纹杆旋转的效果,具备了带动夹持块左右移动的功能,具有可调节距离的优点,能够适用于多种直径的电杆,通过每个螺纹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具备了限位的功能,防止了滑块从螺纹杆外表面脱轨的情况发生。

A kind of M sizing block for electric power fit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金具M垫铁
本技术涉及电力金具
,具体为一种电力金具M垫铁。
技术介绍
电力金具是连接和组合电力系统中的各类装置,起到传递机械负荷、电气负荷及某种防护作用的金属附件,电力金具的种类有很多,M垫铁就是电力金具中的一种。用于电力金具业的M垫铁,基本上是用于对电杆的夹持,由于电杆的直径不同,M垫铁的型号也相对不同,所以在对不同直径的电杆进行夹持时需要更换相对应的M垫铁,极不便于使用,基本不具备可调节距离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金具M垫铁,具备了可调节距离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M垫铁不具有可调节距离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金具M垫铁,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调节机构与动力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夹持块、滑槽、螺纹杆、限位块、复位弹簧、螺纹孔、滑块和第一轴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所述底板的上方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夹持块,每个所述夹持块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且滑块卡接在滑槽内,每个所述滑块的左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滑槽相互远离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每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螺纹孔并延伸至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两个螺纹杆分别与两个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把手、转轴、第二轴承、蜗轮、蜗杆、第三轴承、固定块和第四轴承,两个所述滑槽相互靠近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每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蜗杆,每个所述滑槽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两个固定块位于两个螺纹杆之间,每个所述固定块的左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四轴承,两个所述蜗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四轴承并延伸至两个固定块相互远离的一侧,且两个蜗杆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套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相互远离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具备了可复位的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夹持效果。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蜗杆与滑块之间,具备了限位的效果,防止了滑块从螺纹杆外表面脱轨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槽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放置有转轴,每个所述转轴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蜗轮,且两个蜗轮分别与两个蜗杆相啮合,两个所述转轴的底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三轴承并延伸至底板的下方,且两个转轴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具备了为带动螺纹杆旋转提供动力条件的效果,具有便于使用的优点。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转轴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的外表面刻有槽纹,能够有效的增大手部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更加便于调节。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螺孔,两个所述滑槽均位于两个螺孔之间,能够更加便于与电杆相固定,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效果。1、该电力金具M垫铁,通过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以及把手、第三轴承、转轴、蜗轮、蜗杆、第二轴承、固定块和第四轴承之间的配合设置,达到了通过旋转把手带动蜗杆旋转的效果,具备了为调节两个夹持块之间距离而提供动力条件的功能,具有便于调节的优点,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效果。2、该电力金具M垫铁,通过两个滑槽相互远离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以及螺纹杆、复位弹簧、滑块、螺纹孔和夹持块之间的配合设置,达到了通过蜗杆带动螺纹杆旋转的效果,具备了带动夹持块左右移动的功能,具有可调节距离的优点,能够适用于多种直径的电杆,通过每个螺纹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具备了限位的功能,防止了滑块从螺纹杆外表面脱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底板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底板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调节机构、101夹持块、102滑槽、103螺纹杆、104限位块、105复位弹簧、106螺纹孔、107滑块、108第一轴承、2动力机构、201把手、202转轴、203第二轴承、204蜗轮、205蜗杆、206第三轴承、207固定块、208第四轴承、3底板、4螺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金具M垫铁,包括底板3,底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螺孔4,两个滑槽102均位于两个螺孔4之间,能够更加便于与电杆相固定,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效果,底板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调节机构1与动力机构2。调节机构1包括夹持块101、滑槽102、螺纹杆103、限位块104、复位弹簧105、螺纹孔106、滑块107和第一轴承108,底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102,底板3的上方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夹持块101,每个夹持块101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102相适配的滑块107,且滑块107卡接在滑槽102内,每个滑块107的左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106,两个滑槽102相互远离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108,每个第一轴承108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03,每个螺纹杆10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4,且限位块104位于蜗杆205与滑块107之间,具备了限位的效果,防止了滑块107从螺纹杆103外表面脱轨的情况发生,两个螺纹杆10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螺纹孔106并延伸至两个滑块107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两个螺纹杆103分别与两个螺纹孔106螺纹连接,每个螺纹杆103的外表面均套接有复位弹簧105,两个复位弹簧105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102相互远离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复位弹簧105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107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具备了可复位的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夹持效果。动力机构2包括把手201、转轴202、第二轴承203、蜗轮204、蜗杆205、第三轴承206、固定块207和第四轴承208,两个滑槽102相互靠近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203,每个第二轴承203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蜗杆205,每个滑槽102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7,且两个固定块207位于两个螺纹杆103之间,每个固定块207的左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四轴承208,两个蜗杆205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四轴承208并延伸至两个固定块207相互远离的一侧,且两个蜗杆205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螺纹杆10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滑槽102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206,每个滑槽102的内部均放置有转轴202,每个转轴202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蜗轮204,且两个蜗轮204分别与两个蜗杆205相啮合,两个转轴202的底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三轴承206并延伸至底板3的下方,且两个转轴202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三轴承206的内圈固定连接,具备了为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金具M垫铁,包括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调节机构(1)与动力机构(2);/n所述调节机构(1)包括夹持块(101)、滑槽(102)、螺纹杆(103)、限位块(104)、复位弹簧(105)、螺纹孔(106)、滑块(107)和第一轴承(108),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102),所述底板(3)的上方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夹持块(101),每个所述夹持块(101)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102)相适配的滑块(107),且滑块(107)卡接在滑槽(102)内,每个所述滑块(107)的左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106),两个所述滑槽(102)相互远离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108),每个所述第一轴承(108)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03),两个所述螺纹杆(10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螺纹孔(106)并延伸至两个滑块(107)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两个螺纹杆(103)分别与两个螺纹孔(106)螺纹连接;/n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把手(201)、转轴(202)、第二轴承(203)、蜗轮(204)、蜗杆(205)、第三轴承(206)、固定块(207)和第四轴承(208),两个所述滑槽(102)相互靠近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203),每个所述第二轴承(203)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蜗杆(205),每个所述滑槽(102)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7),且两个固定块(207)位于两个螺纹杆(103)之间,每个所述固定块(207)的左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四轴承(208),两个所述蜗杆(205)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四轴承(208)并延伸至两个固定块(207)相互远离的一侧,且两个蜗杆(205)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螺纹杆(10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金具M垫铁,包括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调节机构(1)与动力机构(2);
所述调节机构(1)包括夹持块(101)、滑槽(102)、螺纹杆(103)、限位块(104)、复位弹簧(105)、螺纹孔(106)、滑块(107)和第一轴承(108),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102),所述底板(3)的上方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夹持块(101),每个所述夹持块(101)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102)相适配的滑块(107),且滑块(107)卡接在滑槽(102)内,每个所述滑块(107)的左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106),两个所述滑槽(102)相互远离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108),每个所述第一轴承(108)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03),两个所述螺纹杆(10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螺纹孔(106)并延伸至两个滑块(107)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两个螺纹杆(103)分别与两个螺纹孔(106)螺纹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把手(201)、转轴(202)、第二轴承(203)、蜗轮(204)、蜗杆(205)、第三轴承(206)、固定块(207)和第四轴承(208),两个所述滑槽(102)相互靠近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203),每个所述第二轴承(203)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蜗杆(205),每个所述滑槽(102)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7),且两个固定块(207)位于两个螺纹杆(103)之间,每个所述固定块(207)的左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四轴承(208),两个所述蜗杆(205)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四轴承(208)并延伸至两个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书林石爽石孟念石小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众磊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